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方式,是现代体能训练的重要发展方向。近两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开始涉及学校体育领域,但相关研究还不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运动素质,作者试图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帮助体育教师拓展教学思路、为提高课堂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供理论依据。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方式,重视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强  相似文献   

2.
<正> 什么是练习法?练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以达到发展身体和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它的实施是一个由教师组织和指导的学生身体练习的过程。体育课教学特有的方法是与身体练习分不开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遵循认识规律,通过听觉、视觉来领会和感知动作的形象、过程、要领和完成的方法外,更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体育教学的这一基本特点,无疑就决定了练习法在整个体育教学方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女性身体观是对女性身体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女性体育是以身体为作用对象,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以身体改造并进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女性体育的发生、发展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影响.由于两者都作用于身体,所以女性体育受女性身体观的直接影响.研究认为女性身体观对女性体育起着导向、规范和动力的作用.女性体育在女性身体观规定的框架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女性身体观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讲授过程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体育教学过程不仅如此,而且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与学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动感化的讲解与示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学生在积极的身体练习中伴之以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自我身体之目的。但是多年以来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安排学生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练习是被动的、机械  相似文献   

5.
刘日红 《中华武术》2014,(10):49-51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锻炼方法,是发展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它使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娱乐气息。体育游戏是锻炼身体、改善心态、发展非智力因素、开拓思维、适应社会环境的一项有价值的活动。那么,在学校又如何运用好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呢?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6.
初中作为培养学生养成健康身体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从学生们的角度来考虑其身心发展,让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本文将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以快乐体育为导向的现状,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为增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牛霜月 《体育博览》2011,(7X):106-106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以及进入社会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一、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信息、心理活动、情感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耐久跑,单调、枯燥,如何帮助学生克服  相似文献   

8.
<正>体育教学区别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的特点是什么?这就是身体练习。从事身体练习就要掌握运动技能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那么,小学低年级阶段体育教学的技能发展的特点又表现在何处呢?一、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既是体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配合,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与技能,并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这个特点说明,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体力,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茁壮成长的前提是幼儿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期作为人生的第一个关键生长发育期尤为重要。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发展均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身体功能运动训练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训练方法体系,以其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效果被应用在竞技体育中的各个项目中。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但是在学校体育中,尤其是幼儿体育中却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主要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干预手段,以教学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情景故事教学训练的案例分析,以大班幼儿体质发育状况为研究对象,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引入幼儿体育活动中来,研究该训练对于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从体育教学实践操作的角度,就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身体"为指向标、"体育教学思维"为突破口、"身体练习体验"为核心点、"运动技能层次"为串联线、"体育学习动因"为关注面、"练习行为表现"为评价体,对操作要义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抛砖引玉。一、以"发展学生身体"为指向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如何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形成相应的教学理  相似文献   

12.
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1]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教育,作为身体活动的竞技运动可以成为体育的构成要素。竞技运动具有的种种特性,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需求。但体育课程中的竞技运动,必须要遵循教育标准而不要以竞技运动标准来设置。一、实践中的误区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对竞技运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较有影响的两大学派:技术技能教育观和体质教育观。进而导致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出现两种误区:第一种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直接搬用专业化、成人化…  相似文献   

13.
具身认知理论产生于第二代认知革命,它实现了传统认知理论桎梏的突破,成为了教育领域最新的认知策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深入挖掘、探索身体、情境及其交互作用,明确身体感受、体验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媒介,寻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可以通过人体运动感知觉、本体感觉、深度直觉直接获得认知,从而形成相应的动作技能。在这样的环节当中,学生的身体为认知主体,通过不断的交互作用完成学习。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学与具身认知理论有着深度的契合。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于具身体育教学新理念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一、中学体操教学必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依据教育部编制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科学锻练身体的方法,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和体育道德品质教育。而其中增强学生体质则是首要任务,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掌握体育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现代体育教学正逐步朝着求立体、多层次、重效果、讲效益的方向发展,以研究学生由"学会"向"会学、会用"的转化为出发点,把教会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培养学生的自练能力作为归宿点,最终使学生获得一种良好的自我锻炼能力,为终生自我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邓辉  李勇 《体育世界》2014,(12):54-55
大学阶段是人的重要成长发展阶段,大学体育教育无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解决学生“身体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身体和全面认识学生身体这一基础之上的。通过对“身体教育”领域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梳理出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身体教育思想脉络,提出了:大学体育要充分认识到身体是人之存在的基础;大学体育教育是高校身体教育的重要组成,但非全部;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身体;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是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兽身与人性”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内涵等观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赵霞  王帅 《体育学刊》2015,(2):77-80
以1995年我国学生体质监测各项指标出现全面下滑为节点,对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思想以及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分析,认为改革呈现出身体运动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从单维向多维转变中,体育功能的泛化模糊了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1992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大纲颁布实施10年间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方式巨变,大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出现身体运动相对弱化;1997年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大纲减少了实践部分课时,降低了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在考核中的比重;课程标准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理论上尚未健全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的新体系,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与能力的欠缺弱化了体育教学实践身体运动的有效性。建议应充分重视体育课程身体运动弱化的倾向,以改善运动不足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端正教学指导思想 近几年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对教学有三种观点:以“三基”为主,以增强体质、普及、经常为主;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并结合课程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经过实践与讨论,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并结合“三基”教学作为教学指导思想。这一观点较符合现状,教学效果良好。但随着体育功能的开发,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又逐步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将朝着“快乐化、生活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中将追求长远效益,即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参加工作后,仍能自觉地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与健康的身体娱乐。终身体育将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为此,今后我们要尽快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形式、体制、计划等,使体育教学纳入终身体育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主要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正是体育教学的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角色不断变化,以及许多体育内容的学习包含着集体合作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显得更为可行和直接。一、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为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使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变得复杂多变,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其他学科的教学组织工作相对单调、容易,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演示为主,在教学中师生角色基本不发生大的变化。而在体育教学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组织形式的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问活动,它不但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根据不同身心发展水平阶段的学生设置不一样的活动,让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阶段的符合自身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项目活动中得到身心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体育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只要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着它就一直促进着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