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解释性,试在介绍场域、资本和惯习的基础上,采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分析晚晴小说翻译的场域斗争、资本占有及转化和译者惯习。在翻译场域进行的各种斗争、协商、妥协或胜出,充分体现了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仅仅地描写翻译现象是不够的,对各类翻译现象的社会性解释研究才能真正推动翻译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翻译评论是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的必要环节,它伴随着翻译实践的产生而产生,由于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理论家的努力,这一领域已经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翻译机构是与翻译相关的实体组织,与翻译学科存在极强的关联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有机体理论和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微观探讨了翻译机构的有机性特征。本文总结了翻译机构的四项有机性特征,分别为: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和谐性,旨在有效引导翻译机构的良性运作,以发挥翻译机构在译学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刘云虹教授与中国当代翻译研究界领军学者许钧教授围绕翻译批评展开的一次对谈,表达了诸多重要的观点,其中包括: 一、翻译批评在当今中国的有效在场不够,翻译批评遭遇了生存危机; 二、翻译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和翻译批评的历史意识这两者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三、翻译批评的学术合法性基础之一在于它是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构建之间的互动场域,必须真正发挥翻译批评在翻译理论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真正让批评介入翻译场域和系统。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因此,对翻译的研究,必然离不开社会学。惯习和资本对译者的翻译活动有很深的影响。惯习时刻影响译者做出的任何决定,决定他们选择什么文本,采取何种翻译策略;而资本则决定着译者能翻译什么,翻译质量如何。拥有较多资本的译者或者译者群,在翻译场域占主导地位,并能使其惯习成为该场域中的规范,从而以之影响场域中的其他人。  相似文献   

6.
翻译学研究经历了从语言层面的分析到文化转向再回归社会这个更为宏观的层面.由于翻译的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翻译的外部因素,所以属于翻译的离心式研究.为了保持翻译学研究的生命力,需要适度的文本回归,即离心式研究与向心式研究的结合.基于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通过分析新月派翻译实践及中国文学场域的自主化过程,尝试从三个方面,即分析符号资本的传递及转移、习性与场域的双向作用以及场域的自主化过程,进行翻译社会学的微观化及逆向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语域理论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翻译研究当中。文章分析了医学英语语篇中的语域特征,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层面探讨语域理论对翻译实践和评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科技、经济及文化等领域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在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方面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而翻译教学必须运用恰当的翻译理论.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讨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的关系.翻译课教师应明确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把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透过《红楼梦》杨戴译本、霍译本厘清翻译"生产"实践过程中所涉翻译活动发起者、参与者如何在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影响下对翻译网络展开动态建构.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翻译场域中主体"惯习"和"资本"转换因素,认清促成两种不同译本海外宣介的传递性与局限性.以社会翻译学视阈探索逐步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路径,探究中国文化"走出去"输出模式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杨凡 《海外英语》2012,(2):171-17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说是翻译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翻译理论不仅能指导翻译实践,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实践和翻译现象。翻译研究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融合各种范式的合理成分,大量吸取其他学科的学术养分,翻译研究者也必须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一个辩证稍等额的认识,促进翻译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的实例讨论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者认为翻译实践既是翻译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翻译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的翻译理论是前人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并能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在高度重视翻译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实践的同时不应忽视相关科学翻译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秦思 《中学生英语》2023,(4):95-107
20世纪70年代迄今,美国出版多部中国禅诗英译选集及禅宗隐逸诗僧诗作单行本,英译中国禅宗诗歌逐渐形成中国古典诗词在美译介一个醒目的翻译诗学特征与诗歌翻译次场域。禅诗翻译既是翻译文学,也是诗歌文学和宗教文学。本文试图从禅诗英译发生时美国的宗教、文学、以及诗歌翻译三个方面回溯与梳理禅诗英译次场域形成的历史脉络,再现禅诗英译在美的滥觞与发展。归根结底,禅诗翻译的形成与建立,源自宗教、文学与翻译场域的历史互动与对话融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究了翻译硕士的培养模式:一是教学模式以翻译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翻译课题、翻译社团、翻译培训、翻译比赛、翻译实习基地、对译语料库及海外实习项目等多种翻译实践模式;二是管理模式实行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实习单位一体化统筹模式。课程设置与实践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网络指导与实地考察一体化指导模式,校内与实习单位一体化激励机制,是翻译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翻译的理论与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翻译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但在译界,人们对理论、对实践的认识却并不一致。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翻译技巧的解说,加深译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认识与重视,从而提高翻译的整体水平,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以《冰河世纪3》的台词翻译为例,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著名的语域理论对影视作品翻译的启迪和贡献,指出"语域翻译理论"有待完善,以期语域理论与翻译实践做到更好的相容和促进。  相似文献   

16.
进口影片的引进和发行是多方行动者追求利益的手段.每一部进口影片的翻译事件不只是译者的实践,更是一种集合了多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并受到特定规范的制约.本文借鉴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空间理论,分析进口影片翻译事件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描写进口影片翻译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非互相矛盾。本文将从中国翻译史上的四个翻译大潮中涌现的翻译名家们中列举少数,论证翻译实践对于翻译理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并呼吁业界翻译研究者们应当更好的落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不只是空想理论,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8.
翻译研究中忽视理论和忽视实践都是偏颇的,因此,翻译研究要重视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翻译界争论的翻译实践是否需要翻译理论指导的问题,对比了张经浩先生和孙致礼先生的《爱玛》中译本,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两位译者的翻译观,得出了翻译实践离不开翻译理论的结论。并指出,忠实与通顺是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翻译机构的需求直接反映出高校需要培养怎样的翻译人才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校翻译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翻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翻译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机构的需求研究新疆地区高校如何根据地域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应用型的翻译人才,为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