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1年墨西哥本土的玉米品种资源受到进口转基因玉米的基因污染。该国是玉米的起源国及品种资源的中心,该事件引起了国际上极大的关注。加拿大转基因油菜造成基因污染早在1998年已有报道。我国是水稻和大豆的起源地,野生近缘种也极为丰富,该两种转基因作物在我国的大面积商业化生产要极为慎重。转基因作物的各种生态风险以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要调动生物工程、生态学、植保、育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各领域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多学科共同攻关研究,使生物工程这项高新技术在21世纪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2.
曹田科 《今日科苑》2013,(19):26-27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在世界范围由来已久。2013年9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玉米改良工程中心主任戴景瑞等专家带领20多名网友采摘、品尝转基因玉米,掀起了民众对转基因的新一轮讨论。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品尝转基因玉米具有科普价值;而广大民众对转基因却仍顾虑重重。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真的吃不得呢?  相似文献   

3.
杨欣 《百科知识》2012,(21):13-15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可能需要长期的甚至好几代人的科学研究才能得出结果。但是,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再次显示,转基因玉米可能有害健康。这个研究结果也引发了新的争论。转基因玉米的致癌性和毒性法国卡昂大学的吉列斯·埃里克·塞拉里尼教授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喂食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NK603的老  相似文献   

4.
试论转基因植物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中国农业部批准了三种巴西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证书,由此,我国公开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达到82个。与此同时,"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转基因玉米品种和3种转基因水稻以及Bt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我国国内的违规种植呈蔓延趋势。理论研究和实验都表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植物会对附近的近缘野生种产生遗传层面上的影响,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可能威胁整个自然生态平衡,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5.
周英 《金秋科苑》2010,(22):111-112
转基因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本来只在科学家手里捣鼓的工具早已飞入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像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不饱和脂肪酸富集转基因猪等转基因食品都是大众关心和经常讨论的问题。而在科学上更常用的名词是基因工程或者称作遗传工程,2007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就授予了建立基因工程技术的三位科学家,基因工程早已不仅仅是理论的科学研究的工具,它应用到了有关人类生命、衰老、疾病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1,(9):28-29
“许多消费者对于哪些食品可能含有转基因成份,始终怀着疑问。由于目前全世界广泛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油菜等,而大豆、玉米及其衍生产品(如大豆磷脂、大豆蛋白、玉米淀粉等)最常被拿来作为食品原料和添加剂之用,也就可能添加在日常接触到的饼干、方便面乃至婴儿奶粉等食品之中,使得含有转基因成份的食品也因此无所不在。”——《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革新》2014,(9):53-53
三文鱼是西餐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有益心血管健康的奥米伽一3脂肪酸,近来在国内也开始流行.消费过转基因玉米及大豆之后,第一代转基因动物可能也要“游”上餐桌了.由美国AquaBounty公司研制的“转基因三文鱼”正等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审批,一旦通过,转基因三文鱼预计将在两年内上市.  相似文献   

8.
三文鱼是西餐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有益心血管健康的奥米伽一3脂肪酸,近来在国内也开始流行.消费过转基因玉米及大豆之后,第一代转基因动物可能也要“游”上餐桌了.由美国AquaBounty公司研制的“转基因三文鱼”正等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审批,一旦通过,转基因三文鱼预计将在两年内上市.  相似文献   

9.
当地时间2月11日,欧盟开会讨论并投票通过了一种对”玉米螟蛾”有很强抵抗力的转基因玉米的种植许可.允许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这种新型转基因玉米在欧洲推广。这种转基因玉米对害虫“玉米螟蛾”有很强的抵抗力,因为其自身会产生一种毒液.可有效防止害虫入侵。但这种毒液是否会对动物或者其他昆虫造成影响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问世已有10多年了,今天,它已被端上普通人的餐桌。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从它问世起就没断绝过,直到今天还是说不清道不明:转基因——好,还是坏?  相似文献   

11.
近日,多家网站刊出专题,渲染转基因食品已经在中国泛滥成灾。一时间,土豆、圣女果、玉米、胡萝卜等常上餐桌的食物都被蒙上了转基因阴影,一些网站还"附赠"了鉴别转基因食品的办法。专家指出,中国食品市场严格控制转基因食物准入,目前只有食用油和木瓜有转基因品种。圣女果、小黄瓜并非转基因蔬菜橙色的圣女果、超短的小黄瓜、紫色的嫩玉米、滑溜溜的土  相似文献   

12.
邱林权  张宇 《内江科技》2014,35(9):127-127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转基因技术拓展玉米传统遗传育种模式,取得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已成为当今一大趋势。所谓转基因技术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采用基因枪或根癌农杆菌质粒介导等方法进行遗传转化、基因克隆,将目标基因转入到受体中,从而获得具有高产、优质的玉米产品,玉米转基因[1]育种是这项技术应用于玉米育种的重要成果之一。然而,自转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研发团队,与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力合作,日前在北京转基因动物试验基地,顺利出生了一头健康的转人“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这头转基因奶牛出生体重38公斤,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05,(7):i0025-i0025
长期以来,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争论一直不断。近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食品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肾脏变小,血液的构成发生变化,而在喂食非转基因食品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没有发生血液变化说明,老鼠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损害。虽然,孟山都表明,出现在那些老鼠身上的异常情况纯属偶然,但是仍然引发了人们对国民教育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担忧。  相似文献   

15.
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是阻碍转基因食品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基于转基因食品产业对人类健康、物种进化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时有效地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十分必要.我国既有的转基因食品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存在诸多缺陷:未形成转基因食品全程跟踪制度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在安全性评价制度及法律责任体系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5)
玉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相关的育种工作者都十分的重视育种工作的进行,培育出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有效的借助基因工程对于玉米育种影响。当前,转基因玉米也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研究,很多的国家也建立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玉米转基因理论和技术体系,我国也不例外,基于此,文章也对于基因工程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第五名:转基因玉米导致动物异常 【谣言】2010年9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报道称:山西、吉林部分地区"老鼠变少,母猪流产"……动物的种种异常都源于它们的食物——"父本为转基因玉米"的玉米品种"先玉335"。  相似文献   

18.
6月13日晚上8点56分,一条新闻出现在新华网上:中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4687,2.00,0.04%)进口安全证书。此前几天,巴西农业部和阿根廷农业部分别对媒体表示他们获批了向中国出口三种转基因大豆,阿根廷还获批向中国出口一种转基因玉米(2424,0.00,0.00%)。在学术界和民间对转基因的安全尚有争议之时,农业部曾经在其科普宣传活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玉米是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工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主题.本文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融合"范式,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发展"的全链条态势分析逻辑框架,开展中美两国转基因玉米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比较.结果表明,美国在"转基因玉米"创新价值链上具有多节点相互衔接和协同发展的优势,保障其在目标结果端(商业化种植和生产)居于全球性垄断地位;我国"转基因玉米"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之间有一定的贯通和衔接,但创新价值链的前端和后端(生产试验、产业化)的衔接性较弱,在商业化发展道路方面任重道远.本文既是科技领域态势分析方法在"融合"范式下的新发展,也为我国转基因玉米的发展态势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朱湘 《华夏星火》2014,(1):78-79
2010年5.4万吨美国玉米因含有转基因成分被中国退货之后,2013年末,相继有6万吨、12万吨、54.5万吨玉米因含有转基因成分被退运,退运量达到历年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