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速高师英语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改善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滞后的现状,关键在发展学生的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本根据温州师范97级和99级学生参加“首届全国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分析了参赛学生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状况,针对他们在英语教师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高师发生英语教师职业素质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师的素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师专、师院英语教育专业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强化中、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高师学生的英语教师综合素质,迎接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向高师英语教育提出挑战,彻底解决高师素质教育滞后现象已成为高师英语素质教育改革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研究和确定好实施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及价值取向,对于正确处理相关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加强高师素质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应由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知识教育、职业技艺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五个方面构成,每方面又应有相宜的培养重点,共同反映现阶段高师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及价值取向,形成跨世纪“新型师资”职业素质的鲜明特点.试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全国师专师院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以下简称全国协作组)举办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National Teaching Skills Contest for the English Majors of Higher NormaI schools),每两年举办一次。特制订本简章作竞赛的操作依据。 一、竞赛宗旨与目的 1.本竞赛宗旨在于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开阔一个校外职业技能培训渠道,促进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把学、用英语与操练教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来,《新课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要从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英语教师。要想真正做好应对英语教学及教育发展变化的角色转换,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的各项技能都会影响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高师英语专业要从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的高度出发,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技能训练,这是提高其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各省级协作组、各师专师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广大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初、决赛均已在2000年10月22日和11月12日圆满结束。 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有山东、河南、广西、广东、湖北、四川、福建、吉林、贵州、黑龙江、宁夏、陕西、云南、河北、湖南、浙江、重庆、安徽、山西、辽宁20个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7,(5):107-110
高校教师是一个对职业幸福感有较高要求的群体,而高师院校大学英语男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对职业幸福感有着特殊的要求。就目前状况而言,高师院校大学英语男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水平有偏低走向,男教师自身各种因素、工作环境等都对他们产生影响。本研究在分析影响高师院校男教师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师院校大学英语男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围绕新英语课程标准,创建以微格数学理论为指导、以课程为载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的多元化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竞赛筹备阶段 1.2000年5月30日: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向各省(市、自治区)师专师院外语协作组和各高校外语系(科)寄发《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简章》(以下简称“简章”)等文件。 2.2000年6月1日—6月30日:各省(市、自治区)师专师院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向省(市、自治区)教委高教处汇报,并与各高校外语系(科)研究“通知”和“简章”,协商成立本省(市、区)竞赛组委会,联系、确定本赛区的赛点(参赛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英语专业师范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基础教育工作中。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职业技能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提高高师英语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职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口语表达技能、文字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项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并将这些内容细分成若干个项目进行考核,对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从师任教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拓展毕业生的就业面,不少有关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片面挤占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削弱对学生的教师技能培养,造成不少负面影响。有必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技能的本质和作用,并从合理设置课程、加强第二课堂训练和强化见习实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最突出表现为“双师型”师资的缺乏。面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困难,有必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发与实施对广大的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素质要求。为了尽快地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启动了“园丁工程”,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自主的教育反思能力。继续教育的实施将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并由此而培养更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职高专英语技能大赛目标和关键能力内涵进行对比,寻求两者培养高职学生的契合点,进而得出高职英语技能大赛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结论.最后,从高职英语技能大赛的视角出发,以赛促学,构建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以期促进学生英语职业技能与关键能力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语言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出“英语是学会的”,我们应当强调学习者“学”的一面,重视他们本身的悟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巩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教师应当充当起“助手”穴aide雪的角色,为学习者提供帮助,而不能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是现阶段提高高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对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从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优化组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结构、有效提升目队整体合力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把教师教育作为一个主要内容抓紧抓好,是提高全民素质,贯彻素质方针的根本保证。以教师技能训练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师范生面对未来教育,参与社会竞争和献身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As much more non-native-speaker English teachers teach alongside native-speaker English teachers, either in China or any other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y,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s...  相似文献   

20.
邹旭 《海外英语》2015,(6):103-104
As much more non-native-speaker English teachers teach alongside native-speaker English teachers, either in China or any other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y,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speaker English teacher and non-native-speaker English teacher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offers an overview of s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English teachers in terms of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eaching styles and approaches. The conclusion suggests that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 emphsised and that the two groups of teachers communicate more and exchange their ideas on how to teach the same group of students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