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这里所说的“祭”,指的是每年清明节,我们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举行的祭祀人文初祖黄帝的礼仪活动。  相似文献   

2.
"敬道"礼仪     
现在我们每年要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祭祀黄帝陵的礼仪活动.这种礼仪与祭祀神灵的宗教礼仪不同,它表达的是后人对于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表达人们对于认识把握了"道"的有道之士的景仰之情.其特点在于,它并不是崇拜神灵的仪式,而只是人们崇敬"道"的表现,它应该属于我国古代以来形成的"敬道"礼仪.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们每年要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祭祀黄帝陵的礼仪活动。这种礼仪与祭祀神灵的宗教礼仪不同,它表达的是后人对于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表达人们对于认识把握了“道”的有道之士的景仰之情。其特点在于,它并不是崇拜神灵的仪式,而只是人们崇敬“道”的表现,它应该属于我国古代以来形成的“敬道”礼仪。祈祷、祷告、赞颂、参拜、献香、跪拜、磕头等,都是宗教信仰活动的特定礼仪方式。关于向神灵进行祈祷或祷告,在古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者,总的态度是,既不从事,也不支持。即使举行祭祀活动时,也不进行祈祷或祷告等活动。儒…  相似文献   

4.
黄帝祭祀的五个阶段和三大类型王安稳宁国良在黄帝时代,已经具有比较统一的祭祀制度。在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遗址中发现有秩序井然、布局整齐的墓葬群,在新石器晚期的甘肃武威齐家文化遗址,还发现了以牲畜为牺牲的祭祀场。这都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和鬼神...  相似文献   

5.
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陕西黄陵县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绵延数千年的黄帝陵祭奠从黄帝逝世时起,就开始了祭祀黄帝活动,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去世后,他的大臣左彻就开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社会中,祭祀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人对自然、鬼神等的盲目崇拜而产生了原始宗教信仰,形成了名目众多、仪制繁缛的祭祀之礼。封禅即是其中尤为尊贵的一种祀典。“封”为祭天,“禅”为祀地,封禅是封建帝王祭祀天地一种礼仪,是古代政治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应从黄帝嫘祖时代算起中国从黄帝嫘祖时代开始迈进文明史之门,这与考古发现是吻合的。一般共识,新石器时代即是野蛮时代。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超过六七千处”①。据碳14测定,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类型和磁山文化的“绝对年代...  相似文献   

8.
黄帝祭典及其文化意蕴何炳武在中国历代祀典中,对黄帝的祭典引人注目。自古以来,对黄帝的祭祀的记载多种多样。有的把黄帝当为始祖祭祀。据马《绎史》引证《竹书纪年》及《博物志》:"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这说明黄帝死后,他的巨子把他当作祖先而加...  相似文献   

9.
正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圣王同祖""华夷共祖"的理想型人物,是由古代中国文明进程的特征所决定的。以黄帝起始的中原地区部落联盟制度中以"礼"为标志的政治文化与世俗性特征,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政治文化的鲜明特点。人们往往将黄帝及其部族所开创的政治文明及世俗化礼仪制度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认同的标志,而将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始祖及政治文明的开创者。一、文明与国家文明与国家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整修黄帝陵的宏伟工程已在陕西省黄陵县开始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墓。"黄帝崩,葬桥山"。从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时代起,千百年来炎黄子孙都是在陕西黄陵县的桥山祭祀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从史料记载看,秦文公就已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三星堆-金沙出土器物是用于古蜀国祭祀礼仪中的贵重器物,不同的器物及其组合,认为祭祀礼仪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举行,每种仪式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整个祭礼活动是以动态行为进行的.主要形式如面具、神树、神坛、神殿等组成大型祭祀礼仪中心场景,表现出古蜀国已具备比较规范的礼仪制度,特别是乐舞的出现,代表着古蜀王国最高等级的祭祀规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三星堆一金沙出土器物是用于古蜀国祭祀礼仪中的贵重器物,不同的器物及其组合,认为祭祀礼仪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举行,每种仪式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整个祭礼活动是以动态行为进行的。主要形式如面具、神树、神坛、神殿等组成大型祭祀礼仪中心场景,表现出古蜀国已具备比较规范的礼仪制度,特别是乐舞的出现,代表着古蜀王国最高等级的祭祀规格。  相似文献   

13.
上古之时,以祭祀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形成了宗教生活和文化的最初形态。周代祖先崇拜盛行,宗庙祭祀与郊天、社稷共同成为国家规定的三大主要祭典活动。作为周代的诗歌总集,《诗经》毫不吝惜地展示着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诗经》是"唱着以人生和宗教为主题的较短的抒情诗"。在《诗经》中,不仅可以窥见周代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亦可一睹周代宗教文化的全貌。周代祭祀的献祭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幽冥世界及鬼神信仰源流甚古,它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地只人鬼成为冥界鬼神的主要来源。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宗教的繁盛时期,中国本土的道教尚未成熟,佛教刚刚传入,社会充满着浓厚的原始信仰与祖先崇拜,人们所崇拜祭祀的神鬼多种多样,无所不在,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面。同时,随着人们精神需要的增加,大量新的地方神、民间神也被塑造出来,与原有的神灵一起,构成了庙宇林立、庞杂而无不包的三界鬼神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十分重视礼仪,其中就包括祭祀。祭祀是在人类有了较为系统的神灵观念以后才产生的原始信仰活动。最早的祭祀活动很简单,只在崇拜对象的灵物前放置象征性食品以示报恩崇敬而已,希望通过祭祀活动,使自己得到神灵的庇佑。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祭祀也变得多而复杂,在我国先民的心目中,祭祀亦是一种神圣而严肃的仪式,所以古人对于祭祀特别注重,讲究祭祀场所、祭器、祭品及主祭人等。  相似文献   

16.
丰家骅 《寻根》2009,(6):59-63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洗澡是个人卫生的日常小事,或是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活动。但是在古代则不然。洗澡不仅具有礼仪上的功用,而且还包含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古人洗澡叫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那时无论上朝或祭祀,都必须先洗澡,  相似文献   

17.
犹如中国的春节,有祭祀祖先和拜年的各种礼仪一样,西方的圣诞节也有其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程序。 圣诞节的礼仪可分宗教礼仪和世俗礼仪两种。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黄帝和黄帝居邑,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不过,肯定黄帝传说中的真实历史素材,并以此为基点对黄帝史实进行的相关探讨,不仅深化了对于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认识,而且推进了中国文明起源之研究。从目前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来看,倾向认为黄帝是部落联盟首领或部族具象化。考古学文化和古代族属的对应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随着考古新发现的出现,许多学者尝试把史前遗址和黄帝联系起来,这种尝试有一定的历史根据,有  相似文献   

19.
黄帝祭典及其文化意蕴姚敏杰,何炳武一《史记》开宗明义:“黄帝崩,葬桥山。”肯定了黄帝的陵寝所在地为桥山之巅(今陕西省黄陵县)。黄帝仙逝后,一直受到人们的祭祀。据王国维校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不黄帝之像,师诸侯朝奉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4日至8日,由黄帝陵基金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延安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和延安举行,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50多人,开幕式由研讨会组委会副主任、黄帝陵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保华主持,研讨会组委会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文彬致开幕词.到会学者多是学有专精的著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思维方式和方法,展开讨论,就黄帝祭祀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