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小刚:我不当贺岁片的奴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大腕》在京上映后,期待已久的观众开始重返影院,各大影院的生意重新红火起来,票房收入一路飙升,疲软的电影市场再次出现生机和活力。 虽然业界对冯小刚的电影褒贬不一,但电影院里观众那爽朗的笑声,无疑是颁给冯小刚的最高奖项。他以他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再次满足了影迷的心理预期。这令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观众为什么喜欢冯小刚的贺岁片?他拍的片子为什么具有票房号召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于重审自2007年以来的七年中对冯小刚电影的研究,并从文献的数量、学科和质量上进行了分析,其中特意提到了官方背景对此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这七年中产业环境、创作环境的变化对冯小刚创作的影响,特别是由冯小刚带来的主旋律外化问题,以及新媒介环境的电影逻辑;最后,将今天的冯小刚置于"回归与螺旋"的体系建构中予以阐释,强调其今天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对电影学界未来如何进行冯小刚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李宽 《东南传播》2016,(4):22-24
冯小刚作为我国银幕上一位异军突起的导演,曾致力于对意识形态下所形成的电影模式的反叛,致力于电影艺术潜力的感性挖掘。1997年他开创了内地贺岁片的风潮,并始终把注意力集中于喧闹的当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状态,他的电影继承了王朔小说中的戏谑、反讽等特点,对人生的调侃和对大众文化的嘲弄推向了极致。本文试图归纳出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规律,以期从中折射出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为今后对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谢培  王迅 《新闻天地》2010,(9):47-47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无论是“催泪弹”也好,“伪灾难大片”也罢,“电视剧电影”也成,但它绝对是2010年最大的电影赢家。3天破亿、4天1.7亿、5天破2亿、7天破3亿、11天破4亿。截至本刊发稿,这部以1976年大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命名的电影,票房已经超过6亿——这也刷新了冯小刚和整个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  相似文献   

5.
冯小刚于1997年推出内地第一部贺岁片至今已10年有余,从《甲方乙方》的1100万元到《集结号》的2.6亿元票房的收入.冯小刚不仅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丰收.也在电影市场萎靡不振的今天,为中国电影如何崛起带来了希望,树立了典范.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贺岁片大师,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影蓬勃发展,冯小刚电影面向市场、服务受众的创意艺术,遵循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特点;华谊兄弟面向市场成功打造了冯小刚电影品牌,其运作机制和创意经济以及双方强强联手共创辉煌的创意之道,对探索当前电影企业的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的存在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无疑是独特的和极具研究价值的。在众多的阐述视域中,佛教不啻为对其人其作进行深度解读的重要维度,但也是迄今为止尚未被充分重视的维度。2000年以来,冯小刚电影中带有鲜明"佛教意味"的视听艺术创作渐成自觉,至当下已经显现出了不可忽视的风格魅力。而其中,佛教元素的传播和佛教情怀的表达不仅可以成为探讨佛教文化对冯小刚导演艺术影响的重要层面,而且能够由此窥及到当代中国电影文化中多元思想的存在与碰撞。  相似文献   

8.
薛宝海 《视听界》2013,(6):126-126
9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广东接到毕福剑的电话:“明天我在央视节目推介会上采访冯小刚,你帮我想想怎么跟冯小刚交流。”我的撰稿思路是.抓住两个关键词:冯小刚,春晚。“冯小刚”的呈现就是他的几部电影片名,也就是说,用冯小刚的电影名字来套用他跟春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如影片推广的随意性、观影人群的不稳定、盗版行为的猖獗.这些不仅给电影的生产者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导致了观众对电影产品的不信任。为了能够实现产品与观众的互动,缩减营销成本,打造电影品牌十分必要。电影品牌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商品为本质属性,以导演、明星和影片类型为可识别性要素。冯小刚贺岁片系列电影品牌的成长,给电影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要尊重电影的商品属性.兼顾产品品牌和个人品牌特点,定位于大众消费群体,打造鲜明的影片类型。如此,随着一个个电影品牌的树立.电影市场也将不断走向成熟和繁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如影片推广的随意性、观影人群的不稳定、盗版行为的猖獗,这些不仅给电影的生产者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导致了观众对电影产品的不信任.为了能够实现产品与观众的互动,缩减营销成本,打造电影品牌十分必要.电影品牌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商品为本质属性,以导演、明星和影片类型为可识别性要素.冯小刚贺岁片系列电影品牌的成长,给电影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要尊重电影的商品属性,兼顾产品品牌和个人品牌特点,定位于大众消费群体,打造鲜明的影片类型.如此,随着一个个电影品牌的树立,电影市场也将不断走向成熟和繁荣.  相似文献   

11.
冯氏电影     
《中国新闻周刊》2004,(48):93-93
★《没完没了》 冯小刚1999 年拍摄的贺岁片。 该片在当年的贺岁片热中一枝 独秀,赢得了其它五部贺岁片 相加也无法赶超的高票房,虽 然它是冯小刚电影中票房最差 的一部。傅彪因在片中出演了 一个大配角而一炮走红。★《一声叹息》一部深入讨论家庭伦理的电影,据  相似文献   

12.
冯小刚和他的电影在业界一直都可算得上是于个“异类”。除开他相当独特的聪明人调侃讥讽的个人风格之外,在这个功利的时代争相标榜自己的“艺术”和“化”的时候,冯小刚大概是唯一一个高举商业电影大旗,以票房为直接口号的中国电影导演。  相似文献   

13.
魏亮 《今传媒》2013,(5):75-76
中国电影市场每年的贺岁档都会有一部国产大片在中国观众的期待中诞生,2012年由冯小刚导演历经19年的沉淀之作——《一九四二》重磅上映,讲述的是一段渐渐被人淡忘的河南灾民逃荒史,试图以电影的形式立体生动地再现我们民族面对天灾和人祸时的生存态度。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以电影《一九四二》作为分析的文本,探析国产大片在创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国产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若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变丽 《传媒》2015,(7):68-70
近年来,随着城市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来推销自己,和电影紧密结合的城市隐性营销就是其中之一,在电影中植入城市元素让很多城市受益匪浅.本文通过对冯小刚电影中植入的典型城市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电影中城市隐性营销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隐性营销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华莱坞大片经过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张艺谋、冯小刚、姜文、周星驰、徐克、吴宇森、李安、成龙、李连杰等为主的电影品牌,但是,在品牌发展中却存在市场意识不强,缺少核心定位等问题。华莱坞大片品牌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以导演和以绝对优势作为品牌核心的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由《新周刊》杂志主办的2012"中国新锐榜"12月15日揭晓,冯小刚获颁年度电影和年度新锐人物两个奖。冯小刚在领奖时情绪激动,现场哽咽:"我觉得一尊奖杯把华谊损失的票房全部找回来了。"《一九四二》上映后,票房远低于预期。冯小刚称,当自己要做这件事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左权县西关村,在这里,有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自筹资金10余万元筹建了一个抗战纪念馆:《辽县人民抗战纪实》收藏馆。由知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集结号》在上海曾经举办过一个电影宣传活动,当时这个老人也应邀出席,在活动现场,冯小刚拉着这位老人的手跟主演张涵予介绍说:“这就是咱们电影里面谷子地的原型王艾甫老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为纪念1942年河南大饥荒70周年,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河南作家刘震云编剧的电影《1942》近日在全国上映。拥有1942年河南大饥荒翔实档案资料的河南省档案馆成为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关注采访的焦点。据统计,从2012年初至今,已有来  相似文献   

19.
姚利权 《新闻界》2009,(1):178-179,177
本文从2009年贺岁大片--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来分析和探讨杭州"生活品质"的城市品牌是如何借助知名导演的电影这种公关形式来进行推广和传播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雅虎搜索邀请中国三大名导冯小刚、陈凯歌、张纪中为其制作了三部小电影广告,这一破天荒的举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标志着中国小电影广告模式走向成熟。这是继电影贴片广告和电影植入式广告之后,电影与广告联姻的又一种形式。本文将案例与传播理论结合,讨论我国小电影广告的现状、特点和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