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辉 《中国教师》2006,(11):60-61
教育惩罚的存在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它能够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延续至今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同时无论从教育理论界还是社会现实中,人们也都没有全盘否定教育惩罚。其实无论是恶性惩罚事件,还是教师对惩罚的弃用,并不是教育惩罚的本质原因所致,而主要是由于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惩罚方式而已,从而使教育惩罚失去了教育的效用。寻找一种良性的惩罚策略,增强惩罚的实效性成了现代教育急需解决的难题。一、规避暴力性,回归教育性:增强惩罚实效性的基本要求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弄清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笔者认为现在教育惩罚失效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与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惩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本质与目的、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均对人的发展提出要求,惩罚是保障教育要求的有效手段.当前,学校教育陷入了惩罚认识的误区.如何走出当前惩罚在教育中的误区,实现惩罚之教育意义,是理清教育手段及方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与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惩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本质与目的、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均对人的发展提出要求,惩罚是保障教育要求的有效手段。当前,学校教育陷入了惩罚认识的误区。如何走出当前惩罚在教育中的误区,实现惩罚之教育意义,是理清教育手段及方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赏识教育过度泛滥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教育政策的极端性。如果说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是一对矛盾体的话,我们需要重提惩罚教育,因为只有矛盾的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才能达到和谐。我们说,惩罚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中如果没有惩罚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教育,不等同于“体罚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丹 《华章》2009,(12)
教育中的惩罚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一个争议的焦点.但是在赏识教育盛行的现在,却有许多人不敢提出教育惩罚.其实,惩罚在教育中是不能缺少的,以人性论为哲学基础和人本思想为理论支撑的教育惩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赞赏和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会惩罚就不会成为良师。但是惩罚,必须运用合理的、智慧的方法和形式,让惩罚伴随着爱的温馨潜移默化地教育我们的孩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中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推崇西方教育方式,极力反对惩罚教育.对此,本文作者提出了正确认识教育中惩罚,运用好“惩罚”这一教育艺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把握好惩罚,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8.
杜绽蕾 《文教资料》2007,(33):119-120
教育中的惩罚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一个人们争议的焦点。但是在赏识教育盛行的现在,却有许多人不敢提出教育惩罚。其实,惩罚在教育中是不能缺少的,以人性论为哲学基础和人本思想为理论支撑的教育惩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来讲,是不应该有惩罚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讲,是不应该没有惩罚的;作为一个受教育者来讲,最希望是没有惩罚的  相似文献   

10.
父母惩戒(以及学校教育惩戒)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惩罚虽然是一个微观的教育问题,但它又是一个教育生活的日常课题,有关惩罚的理解事关教育的健康发展。(檀传宝,2004)关于父母惩戒(或惩罚)在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但在实际当中的运用却是普遍的。在教育现实中,对于惩罚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一味地宽容;一种是使用惩罚过重,甚至过滥。虽然因血缘关系的存在,这种体罚不大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国家和社会对此也更为宽容。  相似文献   

11.
惩罚是为了抑制人的不良行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常常使用惩罚对有过失的学生进行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惩罚是负强化,是一种消极的激励因素。 惩罚得当,可以使学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推动自己不断前进,惩罚不当,则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削弱甚至导致相反的教育效果。因此,熟悉和掌握惩罚的心理学原则,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金捷 《文教资料》2010,(5):151-153
在当前中学教育实践中.对违纪学生的惩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其实,将合理的惩罚制度及方式运用于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本文通过对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惩罚教育观和惩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冷静分析学校教育者的惩罚教育观.并深入思考如何正确地运用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3.
究竟在教育活动中需不需要惩罚,目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认同的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我认为,当孩子犯错误或出现行为过失的时候,教师或家长给予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这种惩罚不该是消极的,要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帅琴 《培训与研究》2007,24(9):94-95
时下赏识教育、人文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致使人们谈教育惩罚而色变,其实这是从一个极端走上另外一个极端。本文试图从行为修正理论来探讨教育惩罚在学校存在的必要性及教育惩罚实施的目的和教育惩罚实施的理性要求和感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丛林 《辽宁教育》2003,(6):29-29
学校教育中,教师常采取各种教育措施,诸如惩罚、奖励来引导学生朝着教育既定目标发展。惩罚成为教师们常用的教育手段由来已久,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是呈现一个负性刺激或剥夺一个正性刺激以使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当一个学生因上课随便说话遭到老师批评后,他下次力求少说话以避免挨批评,这是负性刺激带来的反应减少;当一个学生因忘记扫除而不得不在大家游戏时补上自己的任务时,这是剥夺正性刺激以使他下次不再忘记自己的责任。时下有些教师对“惩罚”的理解尚有偏见,误认为惩罚就是体罚,以至连正常的“惩罚”手段也放弃不用;或者用也心虚,结…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教育中,关于是否运用教育惩罚,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不加分析地肯定或者否定它,都是不正确的。本文试图就教育过程中,是否运用惩罚手段以及如何巧妙运用惩罚手段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教研 《下一代》2013,(6):26-26
时下,在家长对孩子的管理过程中,"重教育轻惩罚"或"只教育不惩罚"似乎正在成为一种倾向,使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对孩子的教育虽然是必须的,是第一位的,但适时、适当、必要地对孩子加以惩罚,只要错罚得当、罚当其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之所以对惩罚孩子讳莫如深,主要缘于对孩子实施惩罚的错误理解。一提到对孩子进行惩罚,就会被认为是对孩子的斥骂、痛打、  相似文献   

18.
教育场域中存在着惩罚与欺辱现象,前者是必要的,后者则应当杜绝。教育惩罚与欺辱行为的区别是:在行为目的上,教育惩罚具有鲜明的目的指向,体现为规训教化,旨在防止违规行为的再次出现;在价值属性上,教育惩罚意味着对违规学生施以"有意义的痛苦",而非仅仅是"有用的痛苦";从实施过程看,教育惩罚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惩罚行为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是合理合法的,惩罚过程同时伴随着对人的尊重和关爱;从发生机制看,教育惩罚行为应当符合学校的正当程序,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9.
吴珊鸿 《教学随笔》2016,(8):130-130
在学校教育中,关于是否运用教育惩罚,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不加分析地肯定或者否定它,都是不正确的。本文试图就教育过程中,是否运用惩罚手段以及如何巧妙运用惩罚手段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有关教育该不该有惩罚的问题在网络和报刊上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它是一个无需太多讨论的话题, 因为教育不可能没有适当的惩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教育中的惩罚要有艺术、有魅力,要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