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师书法教学在加强学生书写技能的基础上,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更重要的是在传统艺术中挖掘素质教育的素材,增强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完美人格,使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高校的素质教育营造出新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和”、“和谐”,而元代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不和谐的社会。关汉卿杂剧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从创作心态、团圆心理、死亡意识及剧中人物的人格美等方面表现了他对包容性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继承。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美学精神上简析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创新之美。这是中国传统的特有的一种艺术观念,即中国书法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自己的民族精神的挖掘、宏扬和创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是新的世纪里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青少年有责任继承和宏扬书法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在当前推动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的良好环境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结合自身优势,我尝试在高一年级开设"书法欣赏和书法体验课",带领学生探寻自然之美的书法艺术,引导他们从书法的"无声之  相似文献   

5.
经历一段曲折后,中国书法又向继承传统的方向回归。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出来的。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古典关学的中和之关。分析书法中和之美的形成与表现形式,阐述中和之关对书法学习的指导作用有助于理解传统、把握传统、继承传统。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和谐观念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也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在社会和谐、生态和谐及生命和谐等方面为高校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书法教育的文化矿藏,以书养德、以书养学、以书养身、以书养美,是书法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国家之重,而文化自信的培养应该在教育中开展,教育要体现出民族风格和文化自信。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代语文基础教育中,这一教学却受到冷落,书法教学是一个亟须重返语文基础教育舞台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书法及书法教学的重要性、书法教学在中国语文教育中的演变历程及书法教学如何重返当代语文教育舞台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是相通于众多姊妹艺术、具有综合性的一门艺术。从浩瀚的中国书法传统文化入手,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有的文化现象,从笔画、结构、章法等基本要素,分析了书法艺术在表现客观事物美和人格美的同时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进而阐述书法艺术在高职高专艺术类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书法艺术每一次创造性的发展都深深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而书法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中国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文章将从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相互促进的角度入手,剖析二者在历史中的互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2.
书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不仅表现在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面上,而且还表现为汉文化的载体。纵观书法艺术在中国的漫长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书法艺术与平面广告设计进行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刘丁明 《考试周刊》2013,(43):37-37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中国书法中汉字书写的元素对中华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汉字书写在形成中国文化思维和美学思维中的作用及中国书法与世界文化、现代文化的联系三方面出发,探讨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希望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月亮意象。这既是文化审美传统的影响所致.也与当时文人的“乱世心态”有着密切关系。月亮意象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多种美的形态。通过分析这一时期诗人对月亮意象的选择.我们进而探索月亮意象的多种美:残缺美、疏淡美、冷清美、和谐美以考察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书法之"意"是书法之美的本质,是书写者人格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凝练的呈现,带领学生于书法之"象"中会悟书法中的"情""法""思""趣""史",可以滋养孩子们的仁义心、秩序心、智慧心、情趣心和民族心。对孩子们而言,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涵养化育、滋养性灵的过程,是一个能让他们觉得书法有趣而美好,从而真正爱上书法,自觉传承书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代哲学思想。大学生学习书法作用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学习、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7.
书法教育是传统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书求仕"、"书以养性"、"以书求美"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儿童书法教育势在必行,要有教材,要进课堂;儿童书法教育的文字内容应与国学经典相结合,可以参考借鉴传统蒙学教材,将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结合起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动漫教材;培养懂得儿童心理的书法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营造并形成良好的儿童书法学习氛围,使儿童书法教育成为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开展书法教学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书法教学能使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受到美的熏陶,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得到丰富和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创美能力得到培养,对高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大学书法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开设"书法教学"公共基础课、"书法艺术"选修课等,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通过自己独特的形式,创造了丰富的意境,被人们公认是一种善于表现人类高贵品质和时代发展精神的艺术,散发出无穷的艺术美。中国书法的美感,主要体现为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和意境美。■一、线条美中国书法首先讲究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中国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笔锋柔软而富有弹性。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顿挫都在纸上留下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透过线条体现的是和谐美和动态美。1.和谐美。方笔、圆笔是书法中最基本的两大类。写起来的笔画看起来是圆的就叫圆笔;看起来是方的就叫方笔…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并存的时代,中国的当代书法批评如何摆脱审美与功利这对冤家的纠缠,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批评应占有的位置,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审美文化心态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