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学校施行本国语文高层次教育的传统课程,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可是,目前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已渐渐偏离了它的根本。面对现状,作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可从教师的个性魅力、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等方面,加强教师魅力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期更好地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的发展关键在于理论建设,这包括对近30年来"大学语文"课程理论的研究,也包括对上世纪初以来的"大一国文"历史资料的研究。该文通过对大学语文理论研究的现状、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提出大学语文应朝着"母语高等教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来,高校一直把大学语文课程局限在语言文字学范畴,这与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课程的身份是不符的。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课程,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这一目标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汉语言文字"、"文学审美"和"中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递进完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大学语文正处于一种危机状态。大学语文教育已经被严重地边缘化,而相关课程的教师倍感挫折和失落。我们都知道,每个教师都可能对自己的专业有过度的偏爱,因而可能夸大设立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如果中国语文重要,那么历史不重要吗?哲学不重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直至停开,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未能与职业教育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它的内涵以及它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同于过去,它已成为一门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学科。这里我们结合国际信息和国内情况,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利于培养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各类专业的发展,由此而引起教育界以及社会对这门学科的重视,使之置于适当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推动我国科学的发展,促进四化建设。从宏观角度看,语文这门学科已成多科性渗透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培养新型人才不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整体语文教学的重要学段,科学确定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历史与现实,研究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的历史与现状,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当代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课程生存环境的相对改善,使我们能够开始探究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相互适应,使得这门课程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教学改革中求得长久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是促使我们从宏观上考虑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构成的现实客观依据。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或许是当下大学语文走出困境获得新生的一个最佳选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来探索一条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实践的一个总结,介绍了“大学语文与实用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方法,并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直至停开,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未能与职业教育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些具有重要性的问题总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激活。在现今学界热切关注的“大学语文”课程方面,六十多年前即有大致相当的课程,并且也引发了争论。历史语境虽有所差异,但仍可从中找到一些“历史呼应”。它对于今日大学语文课程的编订,包括确定选目、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等方面,仍不乏积极意义。而重提这一争论,是希望教材编者们能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域来考量这一工作,以祛除因过于切近的“当代意识”而带来的某些蔽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语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004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直接介入并连续发表了有关大学语文教育的文章。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各类分析、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文章不断涌现,各种进行大学语文教改的努力和尝试也在不断深入。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接着在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纪要》中也提出建议“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大学语文重要性的共识、大学语文课程受到高度关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从很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仍在削弱。有些学校干脆停开了大学语文课程。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管理者们态度冷淡,认识不到这一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教改热情空前高涨的同时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沉默不语。在教育管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依然保留着太多的教条和所谓的“规范”,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举步维艰的处境之一;其次。也和教育管理者们有关。由于他们的决策,使得学校追求功利性办学效果,学校重视学科专业的发展、重视教师科研水平,大学语文和其他人文教育课程受到冷遇;再次,是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危机,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西省4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有逐步弱化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要正确认识大学语文的作用与意义,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摆脱目前的现状,使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教学笔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语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004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直接介入并连续发表了有关大学语文教育的文章,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各类分析、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文章不断涌现,各种进行大学语文教改的努力和尝试也在不断深入。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接着在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纪要》中也提出建议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大学语文重要性的共识、大学语文课程受到高度关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从很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仍在削弱,有些学校干脆停开了大学语文课程。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管理者们态度冷淡,认识不到这一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教改热情空前高涨的同时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日渐边缘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高校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以及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三个方面分析大学语文教育困境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大学语文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然而在当今社会大学语文却遭遇尴尬处境,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一文的解读中得到一些启发,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包含知识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和价值教育四项基本内容,这四项基本内容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水平就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有人强调审美性和人文性,有人侧重思想性和教育性,也有人主张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应该说都有其道理。我们以为,要学好大学语文,既要培养大语文观的语感,重在领悟、赏析,又要注重字词义的准确性,掌握具体的写作手法。只有把宏观的领会同微观辨析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学深学透,弄懂弄通。多年以来,学员比较普遍地觉得大学语文难学、难考,其间既有观念问题,也存在具体的学习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路成  王沁洁 《文教资料》2021,(3):105-106,99
作者结合多年大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和探讨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互融合的有效教学实践,积极践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新理念,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力度不断增强。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大学语文相对于哲学、历史等其他人文学科独具特色和优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其人文教育功能,就必须突出人文精神。本文从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语文在人文学科中的独特地位、大学语文教学中突出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韩晔 《成才之路》2009,(1):54-54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而面向全校各类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中,其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当今在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主课题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