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篇语言学理论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本文从语篇的三个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谋篇功能)出发,分析徐志摩的经典诗《再别康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诗歌的叙述方式、表达特点和语言风格,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语用学中语篇的角度探索诗歌分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篇衔接视角分析和研究埃兹拉庞德的诗歌Villanelle:The Psychological Hour,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同时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直观的语篇衔接模式。旨在通过对庞德诗歌的分析,发展运用衔接理论。本研究首次运用衔接理论分析庞德诗歌,拓宽对庞德诗歌的研究领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庞德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人际功能分析《最后一次等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国内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诗歌还不多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对叙事抒情诗《最后一次等待》进行人际功能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有二:(1)通过对该诗歌的人际功能分析来考察其语篇特点,揭示人物个性及心理;(2)检验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证明它是用于语篇分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以唐代王之涣边塞诗《凉州词》的意境分析为例,从功能语篇分析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这首诗的意境,从而一方面论证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广泛适用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可以成为一种解读诗歌意境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鸽 《文教资料》2011,(23):8-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的语言资源。诗歌《春夜喜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同其他语篇一样,也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结合体。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春夜喜雨》及其英译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旨在论证该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解释力度,以及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原文中评价意义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赵海湖 《海外英语》2011,(7):345-346
该文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观为理论框架,从Martin的语篇体裁理论出发,分析狄金森的自然主题诗歌。通过采用系统功能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对狄金森的一首自然主题诗歌"We like March"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能够更好理解这首诗歌。  相似文献   

7.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依据,拟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再别康桥》一诗的绘画美。通过分析,文章认为,这首诗在结构的安排、句式的运用、措辞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点,艺术地实现了诗歌的绘画美,从而再次证明选择就是意义,意义即选择,形式是意义的体现。这表明系统功能语法适用于对诗歌的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歌《虞姬》的两种英译文的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两种英译文的语音模式。旨在通过语篇衔接分析来揭示译文和原文以及各种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的接近原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来分析汉语诗歌英译问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译文的语篇重构,进而提高读者的感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主述位理论与大学英语语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的理论出发,探讨了主述位理论在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主述位理论是研究语篇的重要功能系统,本文经过对主位、述位及其主位推进模式的介绍和具体语篇的分析,说明该理论在语篇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主位推进模式运用于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学会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文章从而提高其语篇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语篇功能分析法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一诗及英译文进行分析,说明翻译过程中考虑语篇功能的重要性。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这样可以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分析功能出发,运用本功能的主位——述位系统、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及其英译文进行尝试性分析,旨在说明语言语篇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张彬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11):111-111,124
英汉语言对比可以借助于多种语言学理论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述位理论侧重于从语篇构建和信息分布等方面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发现中西方由各自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语言表达和语篇架构方面的异同。本文通过对两首同题材英汉诗歌的主位选择及其推进模式的分析对比,初步探讨了主述位理论在英汉对比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逻辑——语义关系、主位结构三个角度对著名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和它的两种英译文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诗歌及其英译文进行分析是较为客观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为语篇的对比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歌语篇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本文运用意象衔接理论,从愁苦类意象的语篇衔接手段出发,对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进行分析,以揭示该词中愁苦类意象的语篇衔接功能,为该词的欣赏提供一个新的视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一诗的六种译文进行了语篇纯理功能分析。通过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分析,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重新审视;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崔翠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68-70
利用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来分析英文儿童诗歌,可以探讨语域理论在诗歌语义分析中的价值。文章从话语范围/语场(field)、话语基调/语旨(tenor)和话语方式/语式(mode)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诗人WilliamBlake的"TheChimneySweeper"的语义和语用特征,以期帮助深入领会诗歌的涵义,从而来挖掘出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主要包括语域理论、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以及语言使用中的“选择”。借助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对经贸合同进行语篇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对外经贸合同的语篇特点,培养学生经贸合同写作能力,切实提高经贸合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过程中,传统转换生成语法所强调的词句的作用并不能保证对篇章的理解,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可以从语言的实质入手,运用功能语法理论对文章进行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篇分析理论的提出为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学习并理解语篇分析的主要理论,并且能自觉地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语篇的理解是一个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语篇的理解中,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理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本文从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理论出发着重探讨该理论在语篇理解中的运用,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其语篇理解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