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二语学习者中介语会话中的话语标记语OK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它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借助语料,我们分析了OK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几种常见的语用功能:修补阻碍标记语、缓延标记语、衔接标记语、情感表达标记语等。对话语标记语OK的研究,旨在更好地认识二语学习者中介语会话特征,以进一步促进其中介语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语用迁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迁移理论证明,中介语的语用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的一种非常复杂,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异现象,迁移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母语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从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的角度阐述了研究中介语语用学对提高语用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僵化现象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僵化现象主要有语言的僵化和语用的僵化两个方面,本文从中介语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中介语僵化现象及其原因,并指出培养语用能力可以克服一些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介语理论是二语言习得中一个重要课题,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中介语的概念、基本特征、形成原因、石化以及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来探讨中介语理论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理论由 Selinker等人最先提出.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中介语的语用失误不可避免.本文通过实例解析了英语中介语语用失误的类别及其成因,并阐述了其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了此理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是二语/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介语及其理论研究对于二语/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着重探讨了中介语的定义、产生根源、性质特点以及中介语的石化与变异现象等,并提出中介语及其理论对二语/外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理论从一个新角度来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促进二语研究与教学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中介语的产生因素和特点的介绍,并结合当今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中介语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帮助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8.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中介语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中介语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高中阶段学生英语学习中介语语言失误周期和语用失误的表现和特点,阐述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依据中介语失误特点有效地缩短中介语失误周期和延缓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何艳 《考试周刊》2009,(9):147-148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本文对二语习得、中介语及石化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评述。文中探讨关于这方面历来的研究手段、观点的发展演变过程及中介语石化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类型学中的“蕴含共性”、“标记理论”和“语法层级”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实证研究运用这些理论对中介语语音和句法的习得特征进行预测和阐释,结果发现:类型学共性对二语语音、句法习得的顺序和困难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基于类型学理论的中介语研究,有助于中介语语言学的构建、二语习得研究的拓展和外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语际语用学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与说本族语者相比,外语学习者在语用能力方面远远滞后,而另一方面,语用能力是可以通过语用教学培养的。本文在总结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外语环境下开展英语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外语语用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过渡语与语用移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简单地回顾了从1972年Selinker提出“过渡语”这一术语至今有关的发展状况,涉及到过渡语的合理性问题,过渡语与母语和目的语的关系问题,过渡语的不同构成成分(包括错误部分和正确部分)问题,过渡语的性质及其发展问题,指出过渡语是一种动态平衡,其次,论述了移情的概念,阐明了移情在跨文化差异敏感性中所处的最高层次,认为移情是相互的,应该有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磨合点,提出移情是提高语用能力的关键之一。最后探讨了过渡语的可渗透性及过渡性与移情的关系,指明语用移情的培养是过渡语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外语语用能力:定义、教学与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定义、教学和测试三个方面讨论了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外语语用能力被认为是种知识,由语用系统知识和恰当使用语用系统的知识组成。对外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研究还不多,已有的研究大都表明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得到提高,而且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虽然对外语语用能力测试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目前已研究出的几种测试方法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语用学视角下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及其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忧虑,大学生语用能力差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直接相关。必须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增加语用测试有其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母语痕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可视的、高度结构化的语言输出现象。中介语的形成离不开母语的迁移作用。由于受到母语的迁移作用,中介语中留下许多的母语痕迹。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二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语用失误的研究主要以归因视角为主。现以学习者中介语语用能力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宏观、微观和对实验数据质疑三个方面对语用失误归因分析进行反思:(1)语言环境不是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2)母语迁移可以导致语用失误的观点值得商榷;(3)语用失误分析的数据不具有普遍性,数据效度值得商榷。语用失误归因分析并未真正地揭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英语口语偏误的研究,可帮助英语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英语口语偏误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语用、文化差异几个方面。纠正英语口语偏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直接法、重复法、自我纠错法。  相似文献   

18.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s related to their success i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gnitive approaches, mainly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and Analysis/Control Model, have provided some insights into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second language(L2)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cognitive theoretical constructs suggest that pragmatic activitiesthat draw learners' attention and help them control attention to relevant and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e those forms in real time of communicat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