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静 《新闻前哨》2009,(4):99-100
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当记者不能有私心。一个记者必须明白他的社会责任。那么,记者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根据职业特点和社会分工.记者有三大责任:传播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2.
关于嘉禾高考舞弊案报道的争论,归根结底,其实是对记者角色定位的理解问题。在今天,过于笼统地声称“记者不能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过于偏激地强调报道是“记者的天职” (参见 2000年 7月 19日 )《中国青年报》的一组争论文章《在职业精神和道义责任之间》 ),对人们深入思考问题已没有太大意义。记者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纠缠着复杂的关系。记者 (乃至媒体 )在社会责任和职业精神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抉择,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试图以嘉禾高考舞弊报道为案…  相似文献   

3.
开展舆论监督,是张扬社会良知的需要,是树立媒体威信的需要,它既是记者的职业责任,也是记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勇于拿起“批评”这个武器。驻站记者这个特殊群体应该怎样开展批评报道?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批评报道不能过多过滥。我们的新闻工作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力求“少而精”,力求“帮  相似文献   

4.
侯亮 《新闻窗》2007,(6):125-126
范长江说过,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影响太大,不能作普通人看待。他认为有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记者应当是社会所尊重的人物。如果在人格上有了根本缺点,就不能算作新闻记者。新闻记者责己要格外严,律己要格外密,要让社会人士提起新闻记者就觉得真诚可敬。  相似文献   

5.
刘晨辉 《视听》2016,(1):109-110
在众多职业群体中,记者与其它职业群体一样,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记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个体记者的幸福不可能与他的本职工作分离。本文认为记者的幸福是一种职业幸福,是通过为受众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承担起监测社会、守望社会的职能,最终得到受众的认同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记者作为一门不错的职业,和作为社会良心的维护者,感受完全不同,甚而困惑。因为,在一个原始积累的初级发展阶段,职业记者缺乏,社会良心则更难得。先说说作为一门社会职业,记者们的收入、声望和权力(利)。在当今中国,记者收入偏中上,否则,名校的传播系不会十挑一挤破了头。一般地,京沪穗等大城市的记者/编辑月入在五六千元,写稿能手月入过万元的也稀松平常。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报道的事件要具有真实性,绝对不能信口开河,道听途说,因此,记者必须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严格各项监督机制,要让记者从心里不愿、不敢、不能写虚假新闻。近期发生的陈永洲事情严重损害了记者职业在社会公正形象,广大同仁一定要引以为戒。本文作者针对记者如何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怎样才能杜绝虚假新闻,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记者作为一门不错的职业,和作为社会良心的维护者,感受完全不同,甚而困惑。因为,在一个原始积累的初级发展阶段,职业记者缺乏,社会良心则更难得。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对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才能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是"小切口"?为什么要用"小切口"?这要从记者这个职业谈起。记者的职业,从两个方面看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记者对社会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不能亲自看到和听到许多事情;另一方面,社会变得如此纷繁复杂,即使一个人看见或听见某些事情,他也不可能确切知道他所经历的事情的原委和全貌。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记者的任务是报道和解释。既然报道是给人阅读的,那么要符合这两方面的需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三说     
做学者型记者 学者不一定要做记者,但记者应当做学者。 记者对社会接触的广度和深度,往往是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世象百态,七十二行,官贾渔樵,古今中外,都可能溶进记者的报道之中。“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用以形容记者的职业,也不算夸饰。  相似文献   

12.
“无冕之王”一般是人民群众对新闻记者的一种尊称,是社会对新闻职业的一种赞誉。对此荣誉,记者应该谦虚谨慎,不能自冠其名,然而对一种概念,每人可以有各自的理解。笔者认为,在纯新闻写作思维的境界内,记者可以谦称“无冕之王”、堪称“无冕之王”、敢称“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13.
片羽 《新闻界》2001,(5):63
当记者是我中学时代的梦想。范长江等老一辈记者的职业风范一直为我所景仰。今年7月,我从大学新闻系毕业当上报社专职记者就整整6年了。记者这个特殊职业确实给我不少磨砺,不少人生体味。记者,总是在对轰轰烈烈的社会“说长道短”,而社会对记者的评说则不被人注意。有些被采访对象给我聊过记者,褒扬已印象不深,对记者的贬斥和反感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他们在评价记者时所表现出的对记者职业道德和人格的怀疑,严重挫伤了我的职业荣誉感。虽然我已过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总使我想为此写点什么,和我的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 "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者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者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者和宣传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者"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成为一名记者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但当真正从事这一职业,却发现好记者难当。目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飞速变化的社会现实,记者这个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压力与新挑战。如何顶住压力,迎接挑战,在新闻战线上做出一番成绩,成为考验记者决心与能力的重要课题。坚持理想,洁身自好任何从业者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做记者也不例外。记者的理想就是通过采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坚持这个理  相似文献   

16.
学者不一定要做记者,但记者应当做学者.记者对社会接触的广度和深度,往往是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世象百态,七十二行,官贾渔樵,古今中外,都可能进于记者的报道中.用“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形容记者的职业,也不算夸饰.  相似文献   

17.
关于记者的社会责任,历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何理解记者的社会责任,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不管人们如何定义、如何理解,有一点是大家都明确而又统一的,那就是记者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有关记者社会责任感的论述也有很多,但是总起来看,大多谈及的是记者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即职业的社会责任感。我认为,记者不仅要具有职业的社会责任感,还应该具有职业之外的个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记者队伍中有不少人虽然拿着记者证,但还不是“正式”的、正规的新闻工作者。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记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新闻信仰和良好的新闻素养;培育职业精神,积累职业实力,用好记者的业务优势,多干一些一般通讯员不愿写、不能写、写不了的稿件;多一些常人难以付出的艰辛,多去常人难去的地方,多写常人难以写出的文章,以此凸显记者的职业身份。塑造记者的业务形象。  相似文献   

19.
久喜佳 《中国广播》2006,(11):26-27
如果说,农民的职业是种地,工人是做工,士兵是戍边卫国,警察是保一方平安……记者的职业是什么?是记录新发生的事实,告诉人们真相。记者以乎等的视角,平和的心态深入采访,客观冷静地叙述,把激情藏之于心,但穿透力极强,每句话都能让人感受到背后涌动的急流,给人平实的感动,推动社会的点滴进步。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对于其从业者是一个饭碗。但对于社会,记者职业有比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体现在社会大众与记者本身对记者职业的不同理解,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容易出现道德失范以及公众对记者的道德审判。本文以对姚贝娜逝世的报道为例,从事件中记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的具体表现以及各方的评论观点入手,探讨二者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