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黄炎培先生诞辰130周年,深切缅怀黄炎培先生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10月18日~19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高层论坛暨<黄炎培日记>首发式在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黄炎培先生诞辰130周年。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和缅怀黄炎培先生,全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10月18日.“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高层论坛暨《黄炎培日记》首发式”在南京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周远清同志作了重要讲话;10月24日,“黄炎培诞辰130周年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与会同志深入研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缅怀他对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大贡献,称赞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历久弥新。本刊特约和选用部分交流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黄炎培先生诞辰130周年。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和缅怀黄炎培先生,全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10月18日,"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高层论坛暨《黄炎培日记》首发式"在南京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周远清同志作了重要讲话;10月24日,"黄炎培诞辰130周年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与会同志深入研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缅怀他对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大贡献,称赞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历久弥新。本刊特约和选用部分交流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教育探索》2007,(5):F0004-F0004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创办的我国第一所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5.
为庆祝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75周年,为职教社承担的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验——作开题准备,职教社总社于5月6日—8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会上总课题组提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初探”的研究报告,与会同志认为这是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的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一篇论文,对全面理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是有裨益的。全文分6个部分,本刊于七、八、九三期连截。会上的优秀论文,本刊亦将择要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特点及主要内容的阐述分析,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现状,论述黄炎培先生职业思想的前瞻性及黄炎培的思想对当代职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月逝者     
1965年12月21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逝世,享年87岁。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1917年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此后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博仔 《湖南教育》2005,(20):14-15
名家小资料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韧之,江苏省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和理论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事业,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中国教育史要》、《黄炎培教育文选》等著作传世。教育思想要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大职业教育主义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敬业乐群“黄花心事有谁知,傲尽风霜两鬓丝。”此乃黄炎培1947年1月在南京写下的诗句。这位著名教育家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历经艰险,几度死里逃生。在国运多舛、政治…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部委托.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高级研修班”于2006年8月12日至18日在南京和苏州举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张榕明出席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林玉英,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李树海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唐永泽主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姚寿广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0.
1917年5月,为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沟通教育与职业的联系,黄炎培联络当时教育界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严修、沈恩孚、蒋梦麟、穆藕初等48人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研究、倡导、实施职业教育的全国性的教育团体,职教社成立后,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20年间,其同仁团结一致,怀抱“教育救国”的信念,致力于引入、介绍西方职业教育的经验,研究职业教育的有关理论,探索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开展职业指导活动,有力地推进了职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一、引入、介绍西方职…  相似文献   

11.
杨超 《职教论坛》2001,(7):29-29
黄炎培是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先驱,著名教育家。作为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黄炎培主要的实绩在于不仅提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理论,而且,一手创办了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为目标的中华职教社,创办了作为实践他教育思想的基地中华职业学校。世纪之交,一座与上海一流城市相匹配的现代化教学大楼,耗资3000万元,可谓气势恢宏,设施完备,在80年前由黄炎培创办的中国第一所职业学校的故土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上崛起。面对这样一所开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先河的学校,面对上海“十五”计划由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化城市功…  相似文献   

12.
黄炎培先生极力倡导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职业教育实践,形成了职业教育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对于现代中国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加强职业学校管理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其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对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指出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在不断地吸收外国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应当发掘、整理和继承我国近代以来以黄炎培先生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想,探索面向新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黄炎培先生毕生从事职业教育,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理念,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以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命名的"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已举办了三届,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战线的最高奖项,深得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职业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先进典型,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  相似文献   

16.
黄炎培(1878-196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其一生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国初期首倡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教育观;二是自1917年起提倡、实验并推广职业教育。其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5月1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发行及赠书仪式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传承、推进、改革、创新——伎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张榕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楼志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黄炎培之子、中华职教社名誉副理事长黄大能,中国高教学会会长、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周远清,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李重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中华职教社总干事陈广庆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06年5月1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发行赠书仪式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张榕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教学会、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等部门领导,职业教育界有关专家学者,部分职业院校领导等近150人参加了研讨会。 ‘h==^^  相似文献   

19.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他毕生都致力于改革传统教育,推行与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更加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模式.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他为近90年后的我国职业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积累了宝贵的实践财富?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和研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仍具有龟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乱世中,黄炎培忧国家之忧,努力寻求救国出路。在其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之前,他力图通过教育达到救国的目的。于是,他积极投身于新式教育、实业教育。 ●1917年,黄炎培倡导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他的职业教育思想逐步形成。此后,他将热情倾注于职业教育工作上。 ●在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慢慢成熟,最后形成体系完整的“大职业教育主义”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