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鞭子举得好     
为了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危机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一些地方领导张口“下岗”,闭口“下岗”,把下岗当作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灵丹妙药。有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规定并分配有关学校下岗指标。于是,学校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工作重心也就偏移了:学校领导投票决定教师是否上岗,教师考试决定聘任与否,教师完不成招生任务就下岗,学生成绩考得不好,末位淘汰……好像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聘任制或下岗的“整肃”就能调动起来似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危机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一些地方领导张口“下岗”,闭口“下岗”,把下岗当作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灵丹妙药。有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规定并分配有关学校下岗指标。于是,学校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工作重心也就偏移了:学校领导投票决定教师是否上岗,教师考试决定聘任与否,教师完不成招生任务就下岗,学生成绩考得不好,末位淘汰……好像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聘任制或下岗的“整肃”就能调动起来似的。目前,一些学校过度依赖聘任制“整肃”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充分体现领导的意志和权威。但是教师们往往是处于听命执行的被…  相似文献   

3.
园长要用好保教人员这面“镜子”文/杨英杰曾听过一些幼儿园园长抱怨某某教养员牢骚话多,不利于幼儿园工作。还有的园长把发表与自己不同意见或敢于向园长提意见的保教人员列入与园长唱对台戏的“黑名单”,甚至对这些意见实行“一棍子打死”的政策。保教人员发表自己对...  相似文献   

4.
幸福教育工作包含甚广,本文仅从构建幸福教师一方面,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认可
  教育工作平凡而琐碎,多数教师上课、批作业、管理学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仅有的教师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学校领导也对这一流程司空见惯,久之,视若无睹,甚至埋怨为何教师本人不能做出工作亮色。如同教师批改学生试卷只关注错题一般,引起领导注意的总是教师工作中的疏漏和失误、是班级成绩的下降、班级纪律的涣散、班级卫生的死角。如此一来,领导和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教师也难以维持工作热情,陷入“痛苦教师”的泥沼。正确的做法是,校领导要及时肯定教师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要转换管理视角,由关注教师的“非”向教师的“是”倾斜,只要认真备好一节课、上完一节课、改完一次作业、教育一个学生,工作就是满分。要多去发现,及时肯定,并让教师察觉到你的发现和关注,激活自我意识,从一点一滴的工作扎实做起。这是从横向层面而言,从纵向层面来讲,教师的管理能力有差异、教学质量有高低,校领导不应只青睐于“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教研活动、课题开展乃至学校事务决策都只重视“优秀”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非“优秀”教师几成透明,极易造成其自我忽略,事事不参与、时时没意见,何谈“幸福教师”?如同激活教育末端一样,学校也要激活教师末端,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创建平台,从教学、管理、教研、科研等各个方面耐心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使他们感觉到学校的重视,形成集体归属感,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认可的核心是尊重,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一把手校长主持或参与学校课题研究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由校长主持的主课题或重点课题比例要占到课题总数的70%以上。校长亲自主持课题研究有利有弊。课题研究作为“一把手工程”,受重视程度高,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足,容易出经验出成果。再者,校长直接参与课题研究,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研究中成长为教育专家、学者。但是它也有弊端:其一,由于自己精力有限,思考不深,就难免依附教师,做沽名钓誉的事,甚至最终占有科研成果和荣誉,有损于校长的形象;其二,在教师心目中领导就是权威,领导说的总是正确的,教师往往不敢说实话、说真话,不敢发表真知灼见,校长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和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刊自10期发表了刘焕同志“我对学校开展评比竞赛的意见”—文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1、12期我们又连续发表了旷壁城、青江、李迪光等同志的文章,从虚实两方面分析了学校搞评比竞赛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违反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妨碍了教师在教学上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的发挥,妨碍了学校建立正规的教学秩序等,他们认为评比竞赛不适合学校工作特点,领导教学不能搞运动,必须深入细致地工作。有些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本期发表的向清海同志的文章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评比竞赛可以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可以鼓干劲;可以在学生中建立集体荣誉感和培养新的品德;可以深入领导教学。为了比较集中的深入的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针对向清海同志的意见或者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就以下问题踊跃发表意见:一、领导教学不用评比竞赛的方法是否就是冷冷清清没有干劲?发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的正确途径何在?二、对教学工作上大搞评比竞赛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的关系应如何认识?既搞评比竞赛又来精雕细刻是否体现了教学工作中的“两条腿走路”?评比竞赛有利还是不利于深入领导教学?三、通过评比竞赛来培养的集体荣誉感到底是回什么事?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如何作才对?四、学校需不需要有正规的教学秩序?如何建立这种教学秩序?评比竞赛对建立学校教学秩序会起到什么作用?五、学习上循序渐进的原则如何理解?我们开展这次讨论的目的,一方面为了深刻探讨学校开展评比竞赛这—方法的实质和后果.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研究领导教学搞好学习的正确途径,以指导工作。希望大家进一步从理论上从实践上进行研究或加以总结,就其中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不仅是学校行政的领导,更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但是,部分校长却存在“被领导”的现象,其典型表现为:校长去干副校长、中层干部甚至普通教师的事情,而普通教师却在那里对学校全局工作进行指手画脚,评头品足。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不仅是学校行政的领导,更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但是,部分校长却存在“被领导”的现象,其典型表现为:校长去干副校长、中层干部甚至普通教师韵事情,而普通教师却在那里对学校全局工作进行指手画脚,评头品足.  相似文献   

9.
学控常有这祥的情况:课任教师只管教学,把思想和纪律教育胥成是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事。学生不交作业找班主任,课堂纪律不好也找班主任,甚至当堂把违反纪律的学生拉出教室交给班主任或学校领导,给班主任和学校造成很大压力,影响了学校教育工作。这种状况与我们学校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是不相符的。怎样把教书育人统一起来,把教学与教育工作融为一体呢?近两年来,我  相似文献   

10.
教导处必须忠实地贯彻学校领导的意图,同时又必须善于倾听教师们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筛选,传达给学校领导。真诚地对待教师和校长成为教导处的工作准则,这一准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尊重每一位教师,不管是年长教师还是年轻教师。②对教师的态度必须是真诚的。教导主任其实是教师的一员,不应摆领导架子。③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意见必须认真考虑并尽可能及时作出反应。可以解决的应迅速表态,不必再“研究研究”;一时不能解决的应向教师说明原因;不能接受的意见也应表示明确的态度。绝不能对教师的意见没有回音。否则,你就听不到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今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和陆定一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发表后,南京市山西路小学教师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反映。有的说:“学生劳动了,作业也不交了,个别补课又没时间,劳动与质量有矛盾。”有的说:“领导就抓劳动,一点也不重视教学。”有的甚至以消极或抵触的情绪对待生产劳动。面对这些情况,学校在党支部领导下,放手发动  相似文献   

12.
有些老师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认为,音乐教师很轻松,上课无须备课,上课前更不需要做课前准备工作,上课时,音乐教师只要手拿一本课本,或拎一只录音机在课堂上放放录音让学生听音乐或跟着唱就是了,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乐课省略,或把音乐课改上其它“重要”的课,音乐课显得可有可无,甚至把音乐教师上课的工作量津贴定设为比其他课时标准低,  相似文献   

13.
学习角色理论了解教师心理当好校长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角色理论”,研究“角色理论”在学校中的应用,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定有不少的益处。角色理论中的许多主要观点,都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启发或引导意义。有些观点甚至要以直接用于解释校长、教师及学生角色的相互关系。根据角色理论,正确认识校长、教师及学生角色,处理好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校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当好班主任,从工作实践中,我得出了如下结论,即要处理好十种关系。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班主任置于学校的领导之下,应该具有全局观念,想为学校之想,急为学校之急,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争创“文明班级”、“先进班级”、“智育班级”等。处理好与科任教师的关系班主任可定期召开科任教师会,交流学生情况,群策群力,共同拟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要经常征求科任教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单独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作业情况,让科任教师感到班主任对工作的热忱,激发科任教师配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科任教师形成协助治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如果对教师的工作分配得当,就会既使全盘工作协调一致,又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如果教师工作安排得不好,则会使有些教师用其所短,失其所长,既不利于教学,又容易加重教师负担,甚至导致校领导与教师间的矛盾,产生意见,影响学校的全面工作。要使教师的工作安排达到“最佳状态”,最主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工作需要、教师特点、个人志愿、教师合作这四方面关系。工作需要,是这四个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最终目的是要满足学校的工作需要。但在具体安排中,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常常发生矛盾,领导往往多从工作的需要出发,而有些教师则只考虑个人的一些情况。因此,领导分配教师工作,在考虑工作需要的同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指示精神和长春市关于启动“教师发展型学校”工程的指导意见及我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我校全面启动“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既着眼于教师又着眼于学生,使学校具有让教师获得持续有效发展的功能,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丽 《中学教育》2008,(11):46-47
一、引子每个新学期伊始,大多数学校领导都照例会召开教师工作会议,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一定的要求与期望,将其作为学校管理的方式之一,旨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形成一定的规约制度或条文,使得教学秩序更为有序。有些学校的管理条例可谓花样百出,应有尽有。某小学规定教师批改作业时,“√”要统一打在作业本的右侧,连“√”的大小和角度也规定了。  相似文献   

18.
座谈会,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为做好以后工作而进行的讨论会。作为学校来说,召开的座谈会一般有三种: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可时下,一些学校对这“三会”一点儿都不重视,有的学校一学期甚至一学年也不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如此,学校怎能知道家长对学生、学校的意见或建议呢?就是开了学生座谈会,也只是应付了事,不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使学校的教育做不到有的放矢。开教师座谈会更是少得可怜,使得对学生、对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看法、意见等都成了“空对空”的演习。我想,只有定期召开有实效性的“三会”,才能增进师…  相似文献   

19.
应良帆 《广东教育》2003,(11):66-66
“学校工作依靠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在人性化管理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这成了学校领导的口头禅。但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却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自己成了学校的主人翁,有的甚至还感到非常压抑。坐班制就是令教师反感的一种管理制度。尽管各校坐班的要求不尽相同,但都要求教师在上班期间必须自始至终坐在集体的大办公室里,学校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点名,缺席者轻则批评,重则扣款处分。乍看上去,坐班制奖勤罚懒,制度严密,可操作性也很强,似乎是得力措施。领导来检查,办公室里教师各就各位,看上去十分“紧气”,肯定会赞不绝口。也许正因此,坐班制得…  相似文献   

20.
互动式作文批改,指的是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留出一些空间,让学生参与批改活动,达到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在传统的作文批改中,学生的习作“一批定性”,好或差由教师说了算,学生一般没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而在互动式作文批改中,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可以提出不同甚至反对的看法,而教师必须认真给予答复或共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