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郝琳娜  侯文华  刘猛 《科研管理》2014,35(4):111-120
企业RD创新需要有效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基于众包竞赛模式的企业RD创新能够充分挖掘和激发大众的创新智慧,助力企业RD创新,已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考虑RD创新模式溢出效应的不同情况下,针对企业创新模式及其投入策略选择,以及众包竞赛模式下企业间完全竞争和合作时的决策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的决策对RD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仅依靠内部资源的RD创新(A策略)收益,企业通过设置合理的奖金并结合内部创新和众包竞赛模式(B策略)是占优策略;B策略下,企业间处于完全竞争或合作的状态时,溢出效应的不同对众包竞赛模式创新能力的贡献度造成了影响;此外,企业收益、RD创新水平、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均与众包竞赛模式的贡献度正相关。最后以宝洁公司采用B策略对RD进行创新的案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相似-吸引范式,将职位层级视为高管团队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探讨高管团队中垂直对人口特征差异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RD投资倾向的关系。研究发现:总经理-高管年龄异质性、教育水平异质性均与RD投资强度负相关;总经理-高管任期异质性、职业背景异质性与RD投资强度正相关。此外,管理费用率、资产负债率、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与RD投资强度正相关,公司规模与RD投资强度负相关。最后对生物医药企业合理配置高管团队以及促进和优化RD投资等方面提出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RD投资的阶段性特征,将企业RD投资分为研究(基础与应用研究)与试验开发两种异质性投资。基于企业经济类型、资本密集度与上市板块的差异,按融资约束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类,利用2007-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金融部门资金和政府补贴两种不同渠道资金对企业异质性RD的影响,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资的综合促进作用要强于金融部门资金的作用;两类外部渠道资金对企业RD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试验开发阶段,对研究阶段的作用不明显;政府补贴缓解融资约束,对受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RD投资的激励作用更大。解决目前企业基础与应用研究投资严重不足的关键是金融功能升级,实现政府、金融部门在研发资金配置不同阶段的合理分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政府资助企业RD绩效的考察可能由于忽略内生性、行业异质性等而产生偏差。选择2003—2010年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3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基于多维行业异质性视角,考察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RD资助带动了企业RD投入增长,但直接资助的绩效由于未考虑内生性而被整体高估,并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研发强度越高,企业规模越小,资助绩效越好。而研发强度高、国资比重低的行业具有更高的创新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5.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评价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多种算法联合界定了我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区分;运用DEA-Malmqusit指数法对2008—2011年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变化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平均增幅低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较之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绩效相对集中,专利密集型产业的RD绩效变化较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绩效变化相对平稳,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不同类型产业的RD绩效增长的动因不同,并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上海市三个专利产出较多行业的736名RD人员为样本,调查到他们在2003—2007年5年内以第一发明人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总数,并将其定义为这些RD人员在2008年的专利产出能力,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回归分析研究了RD人员的专利产出能力与年龄的分布关系,发现中国的RD人员的专利产出能力与年龄的分布服从倒U型的单峰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专利作为产出指标来衡量RD人员的创造力与年龄的关系和国外学者以其他指标所作的研究结果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2009-2016年的科技产出数据为依据,运用线性模型分析RD人员投入对不同地区的高校科技产出特别是专利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RD人员投入对不同地区高校的科技产出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RD人员能够显著影响北京高校的专利产出;对非北京高校的专利产出没有影响,但非北京高校的科技论文数量能受到RD人员的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我国不同类型产业的专利产出对RD投入要素的敏感程度,采用产业专利申请量变化率与RD人员全时当量变化率、RD经费总量变化率、RD项目总量变化率的比值作为弹性的计算方法,按产业年均专利申请规模划分产业类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低规模和高规模专利产出的产业中专利申请量受RD人员全时当量的影响最为明显;中规模专利产出的产业中专利申请量受RD经费总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需要考虑产业的不同类型,以便建立最有效的RD投入组合。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本计量方法测算上市公司的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定量分析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这种溢出效应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同行的“双碳”政策感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专利申请量和专利获取量;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渠道是“双碳”政策感知在行业与企业间的传递;外部环境、企业性质和行业特征是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研究结果验证了凝聚绿色低碳转型的行业共识,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并指出激励政策和给予特殊行业补贴的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施燕 《科技创业月刊》2012,(12):49-50,53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析利用专利信息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益,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专利数据、专利信息、专利地图等形式对防雷接地技术的专利申请量、申请类型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以视觉直观的方式予以揭示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对未来的市场开拓策略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吴玉鸣 《科研管理》2015,36(4):118-127
利用中国省域工业面板数据,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研发资本存量,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域企业、大学研发及产学合作研发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结果表明,没有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经典OLS方法获得的估计结果有偏,而考虑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修正了经典估计结果;省域工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依赖性,专利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集群效应而新产品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溢出效应,企业研发资本和人力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显著,但大学研发的影响不明显,产学合作和人力资本的贡献显著,该结论对提升区域工业协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刘晴 《软科学》2012,26(10):21-25
从公共资本投入的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活动的特征,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考察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活动中的互动和均衡,得到以下结论:政府投入公共资本会促进私人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活动,而私人资本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将激励政府完善私人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研发投入角度实证检验了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一,我国上市公司创新决策受到同群企业决策的显著影响,且同群企业平均研发强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其二,创新行为的同群效应在不同市场结构和相对市场地位下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处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以及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其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创新行为的外在驱动力,并为激发企业创新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后发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推动技术追赶进程,论文从专利计量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技术追赶的机制。通过对中国和日本代表性白色家电企业专利数量及质量的分析发现:日本家电企业的专利数量近年基本维持稳定,中国家电企业的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并超越了日本家电企业;整体上中国家电企业重点布局成熟技术,日本家电企业则更加注重产业前沿性技术的研发。对于专利质量的一系列评价指标表明,中国家电企业日趋注重研发水平的提升,专利质量快速上升,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15.
新兴技术及技术密集程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性之一,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特性的定量评价标准对于识别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价,目前还未见到相关成果。提出用R&D人员比例、R&D投入强度和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描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专利联盟在序贯专利竞赛条件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在多样化专利关系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同时描述企业研发投资和专利许可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在比较有、无联盟两种模型均衡的基础上,得出联盟对各阶段研发强度的影响,及联盟提高长期社会福利的充要条件.结果表明,不受专利关系影响,专利联盟总会提高各阶段研发强度,因此是鼓励创新的;且联盟能抑制领先者垄断市场的动机,提高外部参与者的研发积极性;但当且仅当专利互补程度足够高时,联盟才是提高长期社会福利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了产业政策对研发投资增长及差距的影响机理与效应。以2008-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更高,并且研发投资增长速度快于未受支持企业;受政策支持的行业内部企业研发投资差距增大,出现了研发投资分化的“马太效应”。产业政策的支持偏向性分析显示,研发投资强度大、研发人员密集度高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增长更快,在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内部资源配置存在择优汰劣的选择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在产业政策和研发投资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引致性研发投资增长,财政补贴是加剧研发投资行业内部差距的主要因素,而税收优惠促进研发投资共同增长但不会增大研发投资差距。此外,在制造业中政策支持企业相对未受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增长低于非制造业企业,产业政策通过提高研发投资有利于提高专利申请数量。研究结论为产业政策的实施优化以及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燕妮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71-1078
 以2007-2009年年报披露研发投入的52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高管长期股权激励和短期报酬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长期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研发投入越多;高管短期报酬激励与研发投入也呈正相关关系。高管短期报酬越高,研发投入越多;相比非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受长期股权激励的影响,低成长性和低盈利性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受短期报酬激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发展思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和成败影响深远,它应当是充分论证和统筹兼顾基础上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同时又是针对现实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策略应坚持研发优先、创新驱动而非投资驱动。政府工作应当正确定位于机制设计以激活创新动力,并以政策调控改善发展环境,而让市场主导微观项目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新兴技术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模糊性,在此情况下,新兴企业如何进行技术整合、探索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这些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技术空间,到底是应该和行业的技术空间保持一致性呢,还是保持差异性?本文聚焦于"新兴企业如何构建技术空间"这一问题,从企业技术能力及其组合的角度切入,以48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企业技术能力组合情境中,企业-行业的技术空间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高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与新兴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无论新兴企业的一般能力是高还是低,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技术能力组合的视角拓展了技术空间异质性的研究,也为新兴企业的技术空间构建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