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内涵建设与应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数字化校园"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也有着自身值得研究的内容和探究的空间,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经验做法,首先阐述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推进多媒体教学、建设数字化资源、构建网络化平台的具体建设思路,其次对"数字化校园"在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缺陷补偿、学校管理和发展方面进行了应用创新的策略研究,指出在应用中求创新,以应用推动创新,这样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特殊教育赢得改变和发展.本文为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太仓市经贸小学创办于1989年,是一所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目前有教学班41个,学生1858人,教职工97人。进入"十三五",学校提出了"承‘三敏’校训,育‘三有’学生,扬经贸文化,办幸福教育"的办学思路,成为一所融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和幸福校园为一体的优质学校。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学"数字化校园"在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必须先从管理体制入手,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统一协调"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信息化的战略上升为学校战略,填补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数字鸿沟,使得"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真正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实验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学校信息化工作发展目标。几年来学校以校园网络开发,建立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有思路才有出路,没有思路永远踏不上成功的脚步。”我们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向管理要质量”,才能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就以我校为例,建校以来,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全体学生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每一位教职工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依托,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成为吉安市唯一一所“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愈来愈得到社会的首肯与赞许,成为素质教育窗口名校。这正是因为学校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仅被师生们所接受和认可,而且还从中不断得到孕育和创造。现谈谈我校学校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青岛艺术学校是一所综合性艺术中等专业学校,作为首批青岛市职业教育重点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创建特色抓"校本"、创新管理抓"人本"、创造效益抓"成本",在办学思路上以"艺术化"为特色选择,以"数字化"为特色定位,以"精品化"为特色追求,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实现了办学思路个性化、办学模式多元化,成为岛城艺术教育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智慧校园",就是以"新三基"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智慧的学生创造优质的物质条件,使教育的实践过程与实践水平,在"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环境下,变得更为"智慧"。  相似文献   

8.
郑峰 《滁州学院学报》2011,(6):90-91,102
随着Internet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面地推动了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很多院校都将"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然而,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以及如何建设"数字化校园"众说纷纭,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校园发展历程和内涵,然后重点介绍了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最后提出了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初,我校提出了创建成"市智慧校园"的工作目标。一年来,学校始终以"智慧校园"创建为抓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智慧园",逐步让"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和追求。一、明确方向,制定方案,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的发展。它是以数字化校园为基础,利用云技术、物联网、虚拟化等技术,对来自于校园基本个体的各种信息数据实现感知、传递、采集、检测和分析,构建校园人与物、人与资源之间的联系、沟通等交互方式,拓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高速发展,全面地推动了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很多院校都将"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然而,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以及如何建设"数字化校园"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本文就"数字化校园"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并就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坐落在丹阳市美丽的越渎河畔,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底蕴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秉持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逐步形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努力"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求知的乐园"。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蕴育"柳文化"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丹阳市农村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镇江市数字化校园""镇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陈凤 《学子》2015,(6):30
数字化书香校园是对以纸质文本阅读为基础的"书香校园"的发展,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媒介,建立起来的对阅读资源与阅读活动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我们可以真正的让儿童守望那一片童心童真的原野。一、利用学校网站,为师生提供健康丰富的阅读食粮"不读满100本书,就不是合格的小学生",阅读能点  相似文献   

13.
正顺德养正西山学校创办于2005年,是一所高标准建设的九年一贯制优质民办学校。学校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数字化校园,构以绿色信息化学习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于2010年10月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2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2013年又正式加入"粤教云工程示范学校"。学校建立了功能完善且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主控室,建立了协同教育平台,利用"校讯通""家校连心桥""博客家园""微博室"及"校园微信平台"等家校互动桥梁,加强家校交流。学校管理实现了"一站式"登录综合性服务,包括十大系统和校本教学资源库。养正西山学校是顺德区最早大面积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进普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纳入国家、省、市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打造"数字化校园"也成为笔者所在区创建教育强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数字化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设好"数字化校园",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涵、"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期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校园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被明确的提出,各地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都将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如何根据学校当地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基本概念,对比常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模式,分析了基于BPR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的特点,为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校园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被明确的提出,各地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都将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如何根据学校当地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基本概念,对比常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模式,分析了基于BPR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的特点,为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数字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怎样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是每位教师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上党高级中学在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加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并以此作为突破口,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已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充分利用已建环境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学校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面向中小学的轻量级数字化校园模型",该模型基本覆盖了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文章也提供了一个应用此模型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学校案例,该模型及案例对类似学校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余荣辉 《教育》2013,(21):26-27
文化是一个学校得以发展和传承的根本,当一所学校无论是在软建设(制度管理、人文精神和理想的追求),还是在物质建设(校园硬件建设、校园的硬件设备等),当上升到文化的程度,如同一个人,有了血肉一般,那么这所学校就具有了"灵气",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发展的根本基础,当各种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这所学校也就具有了"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是一种特质,在这所学校的每个人身上或是每个角落都能够体现出来。如果这所学校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学校必须适应社会新需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建成了校园局域网,架设了校园网站,在此基础上,如何强调信息的全方位应用?如何解决好信息平台与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问题,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观点被提出,并逐渐被各地区教育机构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