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财政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一项重要的自治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利益的重要体现。财政自治权的有效实现是其他各项自治权利得以落实的基础保障,是振兴民族经济,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民族自治地方应在国家统一的财政体制下,结合民族与地区特点,依法实现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力微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需要国家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财政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重要自治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利益的体现.虽然国家对财政自治权也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但是却难以真正得以实现.本文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导致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提出一些落实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中应当注重的原则。强化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现期应抓紧的工作 :提高民族区域自治意识 ;优先制定单行条例 ;确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规划 ;提高自治立法的质量 ;维护民族自治地方人大的权威 ;加强民族法学特别是自治立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育财政投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教育投入的主体和受教育对象的范围特点,回顾人类教育历史,分析得出6种典型的教育财政体制。并通过总结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规律,结合我国当前教育财政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政策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董天鹅 《职教论坛》2012,(10):73-76
在目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中职教育免费由省级政府统筹,省级政府的财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免费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本文以省为单位分析各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保障能力:一是考察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总投入,包括中职财政投入总量及占GDP比例、中职财政投入负担情况;二是考察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生均投入,包括中职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中职生均预算内经费及其相对指数.以此判断各省中职财政投入保障能力的强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中职教育免费对省级财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财政自治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于民族自治地方重要的自治权 ,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 ,并出台相应的细则  相似文献   

7.
财政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重要自治权利,是民族自治地方利益的体现。虽然国家对财政自治权也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但是却难以真正得以实现。本文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导致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提出一些落实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是在主观、客观等多维度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体原因包括投入者对民族教育发展需求认识不充分、地方财政实力较弱、高校财政拨款机制存在局限、资助体系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及教育经费法制不健全等.为此,应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应提高对现阶段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投入需求的认识,实施高校差异调整性财政拨款机制,改革资助体制和健全我国教育经费相关法制.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对中职的财政投入保障能力关系到中职免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本文从两个方面考察中职财政投入保障能力,一是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总投入,包括中职财政投入总量及占GDP的比例、中职财政投入增长情况和负担情况;二是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生均投入,包括中职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增长率、中职生均预算内经费及相对指数。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各省中职财政投入保障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以此判断各省中职财政投入保障综合能力的强弱情况,并对免费后中职教育地方财政提出了若干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立法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之一,对发展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宪法和法律法规非常重视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教育事业。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教育立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加强民族教育立法是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及其改革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是学院模式的代表,其教育资源的分配是通过拨款委员会进行的。但近年来,由于受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已经进行改革,并以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财政自主化等为发展目标。文章通过对现行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和改革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同时教育投入的主要收益来自于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大量净输出,这种人力资本的净输出导致教育财政投入与收益归属不对等,且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的运行。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能够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的“投入——收益”状况.为优化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教育平等、满足教育需求、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投入效益、科学分享管理权力等方面的分析,制定民办教育政策要努力争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的平等法律地位;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增加可供选择的多样化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量;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的创新;发挥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激励作用,提高财政投入教育的产出水平;落实分级负责,多部门共同承担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和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春季我国在西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措施,至今已在全国城乡推广开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地理空间上为交互"叠加"关系的地区。如何把国家对该地区有限的义务教育投入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相关制度建设,树立民族地区可持续减贫的理念,使有限的公共财政支出发挥更大的绩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深入恩施州几县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恩施州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实施之后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状况,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 financial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China started in the spring of 2006.By now,it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l over the country.Hubei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not only a compact community of minorities but also a poverty-stricken rural area.The problems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are how to optimize limited disposition of the state input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is region,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and construct relevant systems,and how to uphol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poverty reduction in ethnic regions to give full play to better performance of limited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In this study,a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made in a few counties in Enshi Prefecture to analyze financial input and applic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financial mechanism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o as to find ou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地方教育财政管理依然存在着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够匹配、地方财政负担较重、转移支付尚需完善、财政管理层级过多、教育支出效用有待提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提高地方政府教育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做到权责统一;科学衡量地方教育财政需求与供给能力,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用;继续进行省直管县的实践探索,完善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加强对教育支出效果的评价,提高支出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情况,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不是税费改革造成的,而是以往一些问题的延续。为保证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能够得到切实保障,需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财政预算体制;中央政府要切实改善教育投资结构;省级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教育的责任;教育财政要公开透明,加强审计,实行收费听证制;构建教育财政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通过对金融融入高等教育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以及对经济增长作用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今后金融业如何加大对高等教育产业的支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最终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投资比例欠妥、缺乏科学的管理监督等问题,因而制约了义务教育的正常发展,加大了地区和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据居民收入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监督,加快教育法制建设,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正常、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政策制定来看,民族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这个层面来看,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深受教育平等理论、民族平等理论、积极差别待遇与补偿理论的影响。从现实条件这个方面来看,我国制定民族教育政策主要依据是我国的国家制度与性质、我国的民族宗教状况、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民族主要工作任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民族地区的现实需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育财政公平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其适龄入学子女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无论是在家乡的农村还是在客居的城镇,都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较好的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日趋严峻。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政府公平财政责任缺位造成的。各级政府财政努力程度不够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财政制度缺陷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部门、地方利益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筹措措施不力。要解决新时期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必须做到:遵守和完善现有法律,依法治理农民工子女教育;树立教育公平理念,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财政资助;最重要的是进行制度改革,逐步改革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逐步规范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和建立较完善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