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发展历程与版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对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图书馆计划实施至今所发生的事件进行简单历史回顾,然后分析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经济目的与文化目的,最后重点对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合理使用、"opt-out"与和解协议存在的版权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谷歌不能以合理使用来抗辩其行为.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初,谷歌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旨在创造一个图书搜索引擎的计划———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该计划自诞生之初就在全世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文章介绍了谷歌数字图书馆事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推崇者与敌视者观点,对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进行了合理使用分析,对谷歌数字图书馆和解协议进行了评析,认为和解未必不是解决该纠纷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3.
最近,由于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谷歌苦心经营了长达5年的数字图书馆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被谷歌扫描上网,谷歌或将面临着国内相关权利人的侵权指控。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9,(20):35-35
最近,由于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谷歌苦心经营了长达5年的数字图书馆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被谷歌扫描上网,谷歌或将面临着国内相关权利人的侵权指控。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将其搜索业务退出中国内地,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此事件引起了关注,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本文力求客观全面地分析这一事件所体现的表象缘由及背后所隐藏的根源症结.看看"Don't be evil"是谷歌这家公司的道德践行理念,还是资本家的公关口号?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发布消息称,570位中国权利人的17922部图书在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之内,而权利人未获得任何报酬.谷歌在之后提出的和解协议中称愿赔付作家每部作品60美元.60美元就打发了?一时间,谷歌的和解协议引起众怒.作家棉棉首次以个人名义扛起了向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行为说"不"的大旗.  相似文献   

7.
张森 《出版广角》2011,(2):29-32
2010年1月法国《图书周刊》杂志发起了一项有关近十年来书业重大事件的问卷调查。据调查结果,谷歌数字图书馆、网络售书、电子书分别以37%、17%、14%的样本比例,高居法国书业十年十大标志性事件的前五位(其排名依次分别为1、3、4)。如果将排在第二位的定义略略显得有些过于宽泛的"哈利波特现象"撇开不谈,还是可以惊讶地发现,曾经导致法国本土漫画出版商大量破产、几乎攻下法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08年,记者被抓事件频频发生.1月4日,西丰县公安局以"涉嫌诽谤罪"进京抓捕<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5月9日,<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建峰因"窝藏、妨碍执行公务和受贿"被山西临县警方抓捕;12月1日,<网络报>记者关键涉嫌"受贿"被张家口警方抓捕;12月5日,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犯罪"刑事拘留央视记者李敏.由于事关记者这个特殊的职业,这些事件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10月13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称,Google数字图书馆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11月18日,中国作协在中国作家网发布<中国作家协会维权通告>表示:"中国作家协会为维护中国作家的合法权益,郑重向Google公司发出维权通告."一时间,Google数字图书馆事件闹得沸沸扬扬.Google原本雄心勃勃地进军中国数字图书馆市场,结果因为版权问题惹了众怒,遭遇众多国内作家的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10.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1,(18):47-48
谷歌和解协议或于7月修订谷歌、美国出版社和作家协会近日被告知,将于7月份修订谷歌关于绝版书和"孤儿"书的扫描协议。谷歌和解协议在3月份被美国法官陈卓光(DennyChin)驳回。他说,创建数字图书馆的计划将使谷歌获得更大竞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回顾谷歌数字图书馆发展历史,并从负责任创新分析其影响,从而探讨其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启发。系统收集并分析谷歌数字图书馆的大量一手档案和材料,梳理该项目的发展历史谷歌数字图书馆在技术、经济、伦理和社会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扩大数字出版物市场规模、影响版权人权益等。借鉴谷歌数字图书馆发展经验,智慧图书馆建设可以采取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用户使用体验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倩 《图书馆界》2003,(4):10-14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交流与服务模式,其实质是网络时代图书馆原有服务模式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放大与延伸,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解决数字图书馆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冲突与矛盾,需要从著作权法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与数字图书馆自身的合法化、规范化操作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全球数字图书馆计划现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探讨目前全球六个主要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现况与发展,包括:古腾堡计划、全球数字图书馆、谷歌图书搜寻、开放内容联盟、世界数字图书馆、欧洲数字图书馆等.并针对六个数字图书馆计划间的相同点与差异点进行比较,让读者清楚了解这些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谷歌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谷歌数字图书馆法律问题研究、竞争与反垄断研究、影响研究的现状,认为国内外学者对谷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均存在不足,国内学者对谷歌反垄断与竞争、和解协议、optout等众多领域未给予关注或研究深度不足,对我国版权法的完善未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等,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 (NSDL)组成部分之一,在线心理学实验室项目是一个用来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进行心理学教育的数字图书馆.文章对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及目的进行了综合性的述评,包括项目概述、项目构成和界面、实验提交过程、项目目的以及评估.  相似文献   

16.
从"林嘉祥事件"看网络传播伦理与法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高官林嘉祥涉嫌猥亵11岁女童"事件前不久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对于事件的性质、恶劣程度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林个人思想道德和党性素养方面的问题,已经长时间成为各方争论和评判的议题,因此笔者无意赘述.本文搁置和越过上述视角,从大众传播伦理和法律出发,深入探讨在"林嘉祥事件"中存在哪些媒介伦理和传播法制上的缺失,同时还有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如何在媒体权力和媒体权限中寻找制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谷歌数字图书馆因为未经相关著作权人的许可,擅自扫描图书,在众多国家引发了沸沸扬扬的版权争议。谷歌数字图书馆到底是做什么的,是让人们共享知识成果,还是要攫取垄断利润?是否也有中国作者的著作权被侵犯?中国相关权利人的态度如何?谷歌下一步会采取怎样的行动?这些问题或许中国的有关权利人还并不十分明确。本文试着从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欧洲的反应与对策,以及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对中国权利人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等方面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有法律环境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形态的制约,比较了"谷歌"、"读秀"网以及中国教育数字图书馆"E读网"的服务模式,论证了"以文献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功能,强调了数字图书馆文献共享平台的馆藏权限管理意识,描述了以本地馆读者服务为主、异地馆藏资源利用为辅的文献共享服务形态,认为现实国情下"E读网"平台服务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谷歌版权事件"引出机构知识库的版权问题,分析了机构知识库所收资源的版权状态,指出了机构知识库在获取、存取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版权风险,介绍了国内外知名机构知识库对版权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对机构知识库版权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谷歌"版权门事件"将新媒体的领地又推进一步.出版人可与谷歌一起分享下载,广告等权益,且占63%.自报刊缴械投降之后,书籍亦将投怀于新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