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第一册(上)实验六的改进蒲圻市车站学校(437300)刘移国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实验六中生有根毛的幼苗或幼根,照课本图示采用豆类发芽而成,根毛较少,由于分组分发实验材料后,干置时因湿度小而使根毛萎缩,水浸则由于湿度大而使根毛粘连,影响观察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长期的实验和比较,我用上海青白菜籽培养出幼根,在完成观察根毛教学实验后,再撒入花盆(或地面土壤中),约15~18天后,当植株长出3~4片真叶时,选用生长旺盛的幼嫩白菜叶作验证光合作用的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实验前取盆栽(或地面土壤栽)生长  相似文献   

3.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做人教版初中生物(上)实验五“观察根毛”时,总是苦于根毛的纤弱、不明显,致使实验效果不理想。在此介绍用玉米培养根毛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白色根毛又长又密,非常明显。由于玉米根毛显而易见,不仅使学生观察到根毛,而且能观察到根尖以...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小麦种子为材料培养根毛,效果良好。方法一:沙基培养法。选取新鲜、子粒饱满的小麦种子20~30粒,在清水中浸泡24h让其充分吸水膨胀,然后在培养皿中铺一层2cm厚的湿润细沙,将膨胀的小麦种子摆放在沙土上,注意保持沙土湿润,置于较温暖处。36~38h后便可见每粒小麦长出许多幼根,上面的根毛清晰可见。方法二:纸培养法。将吸水纸(或祭祀用的草纸或包装盒纸板)根据培养皿大小剪成圆形,放入培养皿中让其充分吸水,再将膨胀的小麦种子均匀摆放在上面,36~38h后,长出的幼根及根毛清晰可见。方法三:试管培养法。取1cm×10cm的…  相似文献   

5.
常常在一些书本中和期刊上见到推荐用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的根来作为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的观察材料,如云南省教委教研室编的(生物实验册,初中一年级(上)》的第8页第六行:“用肉眼直接观察根毛(如凤眼莲,即云南各地俗称的‘水葫芦’的根毛)。”经我们在实验中用显微  相似文献   

6.
高中新教材有许多学生必做实验 ,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更节约地做好实验 ,我对一些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1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由于实验用的黑藻必须到池塘、小河中采集 ,取材不方便 ,我试着用新鲜的白菜幼嫩叶或叶柄的表皮细胞 ,带根毛的小麦根 ,南瓜幼苗的茎和叶表皮细胞 ,黑藻做实验材料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通过比较 ,发现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较明显 (以叶绿体为参照物 ) ,白菜幼嫩叶和叶柄表皮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效果也不错 (该材料细胞大 ,有叶绿体 ) ,南瓜幼苗的茎和叶表皮细胞做实验材…  相似文献   

7.
观察导管的两种材料和方法河北藁城市教委教研室(052160)刘建华吊兰1.取材若参加观察的学生少或实验材料多,可直接将叶片横折断取叶脉,切取叶脉透明部分待压片;若参加观察的学生多.吊兰材料不充足,可将吊兰叶片用双面刀片横切数段,取一段叶片沿叶脉两侧用...  相似文献   

8.
把吸水纸围在试管的内壁上,取几粒玉米种子放在吸水纸与试管内壁之间,往试管里注入清水,以不浸没种子为度,把试管放在温暖的地方。待幼根周围长出大量的白色“绒毛”时,倒去清水,注入保存液,用包装泡沫塞住试管口,点燃照明蜡烛,倾注蜡烛液封住试管口,贴上标签,即成简易根毛浸制标本,可供学生分组实验连续使用。简易根毛标本的制作@龙正炳$湖南省凤凰县第一中学!416200  相似文献   

9.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中,需要生出根毛的幼苗。在市场上购买葱等带根的植物,由于在其拔出和冲洗过程中折断了根尖,很难观察到根毛。我们采用“绿豆种子沙培发芽”的方法获取大量生出根毛的绿豆幼苗,时间短、用肉眼观察效果明显。方法如下:用烧杯或培养皿,在其底部铺上一层2~4cm的细沙,再在上面撒一层从市场购买的绿豆种子。加水至刚好浸没种子,放入恒温箱(25~30℃)中,36~48h,即能看到发芽的绿豆种子根尖长出大量白色绒毛———根毛。操作的关键是:加水多少的控制,种子萌发后沙层既不要过干,否则根尖枯…  相似文献   

10.
对“根的结构”进行探索式教学 ,关键是做好两个实验 ,即“幼根外形的观察”和“根尖永久纵切片的观察”。由学生动手实验 ,观察 ,总结 ,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投入实际应用 ,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 ,整堂课以“根的生长”为主线 ,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最后以“适应”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重点。本课件由FLASH5 .0制作完成。课件开始设计一张放大的“玉米幼根”的图片 ,是将拍摄的玉米幼根的照片扫描后 ,建立一小一大不同比例的关键帧 ,用其本身的createmotiontween设置一由小到大的渐变过程。该设计意在检验…  相似文献   

11.
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的实验观察材料一般采用蚕豆幼根和其他双子叶植物幼茎的横剖面切片,我在组织学生实验中用市售的黄豆芽做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效果很好.黄豆芽两片子叶以下的伸长部分是胚根和下胚轴发育而成的.豆芽的下部是胚根发育成的初生根,内部有4束外始式的初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在外,后生木质部在内,4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从外观上看,此处是豆芽末端开始变细,并呈极浅的黄褐色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周围事物。 2.让幼儿尝试寻找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让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活动一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石头、塑料玩具、曲别针、空瓶子、木块、橡皮泥、铁盘子、铁碗、塑料碗若干,七八个盛有水的盆,红色和蓝色的空盆各一个。 2.记录材料:笔、纸、垫板若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根毛是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这节课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根吸收水分的具体部位,应让学生直接观察植物的根及根毛,估算根毛的数量和总长度,从而直观地认识到根毛的巨大数量及对吸收水分的重要性,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收水分”的意义。因此,根毛的培养和观察,就成了学好本节课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多次实验,总结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第一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需要淀粉酶。若用唾液做实验材料,取唾液时,不省时且取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若用小麦麦芽提取淀粉酶,则取材容易,实验能节约时间、节省经费,且实验的效果颇佳。1 提取淀粉酶的原理淀粉种子小麦在萌发时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淀粉酶  相似文献   

15.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常会在实验材料的选用上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地区做实验前较难觅到新鲜的紫色洋葱,或因学生撕取洋葱外表皮较难操作,影响了实验效果。本文就一些替代材料与洋葱内、外表皮在实验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实验材料在实验中的效果。还尝试用40%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并观察效果,以期找到一些更合适的实验材料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一、实验过程1、对新选择的材料分别按课本要求制成临时装片。此处有必要把各种花瓣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介绍一下:取一片新鲜花瓣于食指和拇指间,用食指和拇指稍…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提高实验技能是中学生物教学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实验效果 ,真正达到实验目的 ,则是实验课的重要任务 ,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备好课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要细心具体观察小麦根尖结构的实验 ,我是这样做的 :1 上课前的准备工作1 .1 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1 .2 师生课前同时开始准备。把小麦种子用温水浸一昼夜 ,播在培养皿内湿润的吸水纸上 ,把玻璃皿放在温暖的地方 ,让种子萌发。以后 ,每天打开玻璃皿检查水的干湿和种子的萌发情况 ,等到幼根长到 2— 3cm长的时候 ,剪下长约 2 cm…  相似文献   

17.
菜心是小白菜的一个变种 ,其幼苗是观察根毛和根尖结构实验 (实验内容见初中生物教材第一册P3 7)的好材料。菜心幼苗作为该实验的好材料 ,具有以下优点 :①菜心幼苗根尖明显 ,根尖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结构易于区别 ,特别是成熟区易于识别 ,该部位的根毛纯白、浓密、纤细 ;②菜心种子发芽期短 ,实验前 3~ 5d培育就能用于实验 ;③菜心幼苗可供实验的时间长 ,发芽后 ,两周内实验 ,现象依然明显 ;④菜心幼苗适应期长 ,南方实验室全年均可培育 ,尤以 4~ 11月为最佳 ,此时正与教学同步 ;⑤菜心种子材料易得 ,各种子店均有销售 ,…  相似文献   

18.
实验材料:硬币、名片、玻璃杯。 实验步骤:1.把名片放在杯口。2.在名片上放一枚硬币。3.用手指快速地把名片弹出去,硬币会“扑通”掉进杯中。实验原理:名片和硬币因惯性而呈静止状态,快速把名片弹开,静止不动的硬币会因重力的作用而掉到杯底。所谓“惯性”指的是任何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时,将继续保持它原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分配     
儿童分桃若干枚,若人数多6人,每人所得少3枚;若人数少3人,每人所得多3枚。求儿童数及桃数。面对一筐桃子,儿童们试图把它公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在教科书中指出:该实验材料是紫色的洋葱,不需染色即可直接观察到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洋葱的表皮,实际上只有外表皮呈现出紫色,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极难取到只有单层细胞的观察材料,多层细胞的材料往往相互重叠呈象,观察效果很不理想。撕取洋葱的内表皮很易获得只具有单层细胞的薄膜材料,但内表皮却又是无色透明的,用其直接作观察材料.显然效果也不理想。通过反复摸索,笔者发现对洋葱细胞活体染色后,再取内表皮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效果就好多了。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