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颜元的人才培养观是他的实学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人才是国富民安的根本;教育要培养经世致用的"实才实德之士";人才培养的机构是学校;学校要以"真学"、"实学"为内容,以"习动"、"习行"为方法教育学生,这些观点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颜元的思想倾向和阶级性质,梁启超和候外庐先生早有论述。梁氏认为颜元“对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在诸儒中尤为挺拨”。①候老更进一步肯定“他是中国十七世纪思想界的一支异军。他在当时启蒙的人物中,对于理学的批判,比王、顾、黄三人更加彻底,毫无保留。”②近年来在一些学者的论著中,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不能称颜元等为启蒙思想家,认为他们的思想只是“地主阶级开明思想而已”。③还有人认为颜元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是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  相似文献   

3.
颜元教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元是清初知名实学家 ,也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为了培养能够辅世济民的实用人才 ,颜元不仅对教育内容做了苦心孤诣的改革 ,而且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一、远其志而短其节颜元所处的时代 ,学校教育基本都围绕科举考试这个指挥棒运转 ,其动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功名富贵。颜元反对科举 ,鄙夷八股 ,戮力实学教育。他要让学生努力向学、刻苦自强而不辍 ,并认为也需要让学生产生动力 ,于是就采取了“远其志而短其节”的方法来激励学生 ,以使其好学、乐学。颜元说 :“学贵远其志而短其节。志远则不息 ,节短则易竟而乐。”① 远其志 ,就是鼓励…  相似文献   

4.
颜元是我国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认为拥有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废除科举制度,打破理学教育,大力提倡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实学”、“实行”、“真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   素质教育中有个重要的内涵叫“全面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中也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   相对于应试教育下人才的畸型发展,“全面发展”显然是矫枉之举。但有人也有异议,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真正的人才都不是“全面发展”的,并进而说人们为了“全面发展”,必然避长补短,时间久了,短未补齐,倒是舍弃了他的长。在这里,他是把“全面发展”误解为“均衡发展”了。但他偏激的观点中有一定的合理成份。“全面…  相似文献   

6.
颜元生活在商品经济萌芽的明末清初,他一反传统儒学“重义轻利”的思想而提出既重义又重利的思想。针对宋明理学教育的空虚无物,他提出了“实学”的教育思想,从而他的教育也突出表现出工具性价值取向。颜元的教育价值思想比较全面,不但重视教育的理性价值,而且更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对颜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佛年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认为教育要培养大量的有文化的优秀劳动者和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他提出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建立培养“尖子”人才的专门学校,活跃学术自由氛围,促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破格培养、提拔优秀人才,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途径,其人才培养观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认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重视学校教育,关注人才培养,提出了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是毛泽东关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毛泽东提出了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同生产相结合,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从1658年开始设学执教,到1704年逝世于习斋学舍,其教育生涯长达47个年头。40多年的辛勤耕耘,颜元不仅培养了大批学生,成就了一个学派,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使中国的学校从“理学教育”和“科举教育”中解放出来,成为培养实用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杰出教育思想家颜元在倡导实学教育的同时,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矛头直指理学教育。他认为传统理学教育是“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教育,此种脱离实际的“习静”、“书本”教育弊害深重,实足以冒乱圣学、损毁人才、旷废政事、败坏风俗,必须彻底摧毁。颜元对传统理学教育的批判意在激发青年的民族意识,与清朝统治者利用理学麻痹青年的教育政策作斗争,虽有过激之言,然重实求是的思想光芒于今犹鉴。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外语教学就语用的正确与得体、语用知识与语言知识以及语用能力进行分析和论述 ,阐明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强调外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要培养语用能力。同时 ,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交际准则差异 ,尽量少犯语用错误 ,避免语言表达不得体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2.
作为清初出色的思想家与教育家,颜元经过为学三交的心路历程,即由深喜陆王心学到尊崇程朱理学而最终走向它们的对立面,突破宋明理学教育哲学的束缚,建构起一种新的理学形态的教育学说。即以“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为旨趣的实用理学教育学说。颜元以“实学”为宗旨,批判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教育哲学,指出宋明理学教育为无用之学。因应于“非气质无以为性”的人性论,颜元突破宋明理学教育哲学对“格物致知”命题的阐释,认为读书穷理不足以为学问,强调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致知,倡导“经世致用”型的理想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在过渡语语用能力发展的认知理论框架下,对高中生目的语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高中生语用能力滞后的原因,并结合高中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提出了语用能力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e concepts of idealism, individualism and pragmatism represented in the scenario-model of the ATEE-RDC19 are applied to teac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In respect to idealism the marked scholarly approach of the current German training system and its organisational problems are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individualism and pragmatism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special psychological demands on students made by teacher training with an individualistic or pragmatic orientation. Finally, the relevance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 is shown with regard to reform models that are currently debated in Germany.  相似文献   

15.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20、30年代中苏两国的教育影响是中苏两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容忽略的。由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所具备的反传统的特性及代表教育新时代的理论素养,国情不一的中苏两国教育在破旧立新,融身世界洪流中,都不约而同的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开路先导,从而使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苏两国曾产生盛极一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期重大演化,初期发展的墨学、法学实学教育思想强调治国、强国的功利追求,中期与后期的实学教育思想则更明显地体现出抗击外族入侵的民族斗争意识,其发展的趋势呈现出由技术之实到科学民主之实再到革命之实的层层递进。中国与西方的实学教育思想各具特征,融合多元化实学教育资源,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果导向主义的实用主义为我们观察法律和分析法律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提供了一种更具解释力的研究路径。认识论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分别对应着学术批评和理论建构。对波斯纳的实用主义理论进行实用主义的借鉴,有助于提升我国学术批判意识、消解法学研究中的法条主义以及经验性地理解法官的行为和司法活动。我国的法学研究需要实用主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Practicum experience in counseling and therapy training can be an anxiety-inducing time as students begin to apply their acquir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site supervisors closely monitor students’ development by making use of example-based involvements to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indings from a pragmatic inquiry, where seven on-site supervisor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supervising counseling and art therapy practicum students. By us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s were able to elicit themes that demonstrated important qualities for al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students during this learning stage, as well as for art therapy students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9.
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对英语教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重新受到重视。他关于从做中学、活动课程论、思维与教学过程以及师生关系的精辟见解,值得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借鉴。在实用主义教学思想的启示下,英语教学改革将朝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以思维发展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做中学英语”的方向前进。这一发展趋势己在现阶段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初显端倪。  相似文献   

20.
颜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论均体现了“实”的特征,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虚”的桎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实学”教育体系,对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