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古华  王馨 《文教资料》2012,(16):21-22
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独特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社会风貌,鲜活地塑造了女主人公黛西这一多维女性形象,她曾经是盖茨比的初恋情人和一生梦寐以求的恋人,现在是汤姆·布坎南的妻子。她是一个资产阶级富家小姐,是能体现美国"爵士时代"资产阶级贵族人生观、价值观极富代表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有美国“爵士时代”桂冠诗人和代言人的美誉,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成功塑造了黛西这一女性人物形象。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出发,剖析黛西自私、寄生性的本我以及扭曲的自我,探索其超我的反抗与逐步消退,有利于拓展黛西形象研究的新视角,进而为受众打开感知黛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与《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巴恩斯是"迷惘的一代"文学中的青年典型,他们在一战后美国物质化时代中不同的人生抉择折射出了美国梦的变迁,也由此体现出作家对美国文化的时代反思。  相似文献   

4.
夏古华  李剑 《文教资料》2011,(16):23-2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也是公认的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成功之处之一是对女主人公黛西多重个性格特征的生动细微的刻画。黛西个性鲜明,性格复杂多变,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资产阶级富家小姐,是体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东卵区资产阶级贵族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物,正因为作者对她成功地塑造,使作品成为那个时期最伟大的文学性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5.
改编自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13年10月上映的热门电影之一。影片通过盖茨比对黛西一厢情愿的爱情悲剧,唱出了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恋情挽歌。本文结合剧情,通过分析主题曲歌词、曲调以及在作为电影背景音乐时的种种变化,探讨主题音乐是如何与人物情绪、场景气氛、情节发展环环相扣从而实现渲染和深化其"爱情"主题的。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部现代化反映美国中上阶层的经典作品,主要阐述了主人公盖茨比在美国纽约目睹的上流社会现状及与黛西爱情故事。其中盖茨比的梦想正是当时美国梦的缩影,是物质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矛盾。本文将从作品中体现的价值观入手,对作品中盖茨比等人物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美国梦最终破灭的原因,从而帮助人们了解这部作品,深入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篇幅不长,却生动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将象征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菲茨杰拉德刻画出的主人公盖茨比这一形象无疑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梦"的幻灭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对女主人公黛西的塑造,揭露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女性表面的美丽掩饰不了她们扭曲的内心,但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此人物,她又是父权制意识形态下的不幸者.  相似文献   

9.
盖茨比梦想自己能够发财致富并步入上层社会,进而获取黛西的芳心,最终寻求到幸福快乐。他所做出的全部努力均围绕着这些梦想而展开,然而除了发财梦之外,他的所有梦想皆化为了泡影。盖茨比的地位梦和爱情梦不可避免地被严酷的现实所击碎,最后,他成了美国社会和自己梦想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毕鹏晖 《考试周刊》2008,(25):193-195
娇媚且冷漠的主人公黛西是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塑造的一个从梦幻少女到与金钱社会融合进而蜕变成为物质至上的邪恶时风的女性代表.本文试析黛西形象的蜕变及价值观的沦丧,从而折射出"爵士时代"下"美国梦"的虚幻.  相似文献   

11.
杨磊 《大学时代》2006,(11):42-43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中,盖茨比之所以被让为是“了不起”的,有两个方面:首先,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种信念——对于生活和爱情的执着的追求。它显示了生命的某种不可排斥的价值,因而他是了不起的。然而,“了不起”又具有讽刺性。盖茨比怀着献身爱情的理想,开始奋斗,不择手段挣钱,而后又挥金如土地生活。这一切只是为了吸引他的至爱黛西的注意。这恰好是他所处时代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所以“了不起”即是平庸。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优秀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小说史上的名篇,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菲兹杰拉德在这部作品中用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现实主义的描写,把战后美国繁荣时期拜金潮流下的人性本质剖析得淋漓尽致,揭示了"爵士时代"、"美国梦"破灭的根源。通过象征的手法、小说的叙事技巧、小说悲剧的结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盖茨比的善良和黛西与汤姆的丑恶。这部被称为"金钱浪漫史"的小说对人们不失为一部警世之作,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是有其必然性的。在开始阶段,他舍弃了自己的出身,去追逐财富和地位。后又把肤浅的贵族女子黛西作为自己美国梦的另一重要内容--爱情的象征。而本身两人的身上都体现着不切实际的虚幻性。盖茨比暴富后,他举行无休止的盛宴,设计与黛西旧情重燃,但两人早已在金钱至上的价值体系中堕落。美国梦随着他的毙命而终告破灭。葬礼与盛宴的对比,显示了赤裸裸的社会现实。美国东西部两种文化的碰撞,也向着悲剧性的方向发展。实际上,盖茨比的悲剧就在于,他不断在金钱至上的价值体系挣扎、屈服,他对美国梦的追求本质就是建立在其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4.
冷华辉 《文教资料》2008,(20):33-3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浪漫、悲壮、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反映了在浮华享乐、迷惘失落的爵士时代,年轻人对"美国梦"的狂热追求及其遭遇破灭的过程.在文中,作者大量运用色彩来表现其深邃的思想与主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化解读的视角,结合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原型和对文本的解读,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角黛西的名字的内涵及其隐含的盖茨比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揭示小说细节安排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新批评派的细读法(closereading)来分析女主人公黛西,她在盖茨比心目中是“美国梦”的象征。文章将她与乔丹·贝克做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王友鸿 《文教资料》2011,(24):34-35
盖茨比,爵士时代的梦想家,是爵士时代的代表,追求金钱、名誉,地位和奢华的生活,甚至为此而不择手段。但同时又渴望纯洁的爱情,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通过分析盖茨比的双重性格,我们可以揭示盖茨比悲剧的实质及"美国梦"与美国现实间的巨大落差。盖茨比的悲剧是他本人的性格与他的追求之间矛盾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时代年轻人的共同悲剧。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半自传体作品.书中的两位男性角色:主人公盖茨比和讲述者尼克,分别代表着作者浪漫感性和冷静理智的一面.这两个角色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菲茨杰拉德在喧嚣的爵士时代的传奇人生和细腻感悟.  相似文献   

19.
格莱斯开创了会话逻辑研究之先河,提出了经典的"会话含义"理论与"合作原则"理论。对合作原则相关准则的完全遵守与刻意违背都会导致会话含义的产生。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黛西等主要角色在进行会话交际时策略性地违背或遵守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小说中角色的会话方式和语言风格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间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杰出的文学代表。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时代特色——美国梦的破灭。盖茨比悲剧性结局在于他的理想之梦与物欲世界的激烈碰撞所致。然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献身精神却不会,也不应受到时代与地域的限制。这一道德寓意赋予《了不起的盖茨比》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