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谈讽喻诗     
谈讽喻诗孟昭燕在谈箴言诗时我们曾拿画家作画打比方。如果诗人的肖像画既不用工笔画法,也不用写意画法,而在画漫画了,那诗就会是讽喻体了。元代张鸣善有一首曲子小令《普天乐》,曲文是这样的:"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  相似文献   

2.
箴言     
箴言生活就是这样:有的人在成功中退却,有的人却在失败中奋起,也有的人渐渐在习惯中麻木。──生活并不完全是一首抒情诗。箴言...  相似文献   

3.
清明与扫墓     
清明与扫墓杨安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描写清明时节的情景,诗中写道:"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看到家家扫墓祭祖的景况,路上行人心头涌起无限惆怅,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清明扫墓祭祖的风俗。中国古代大...  相似文献   

4.
《老子》中道论罗炽老子以其道德论而成为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开山祖。其所著《老子》亦因之成为千古不朽的哲理诗。《老子》是一部箴言录,其八十一章不相连属。全书以"中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论,作为先秦哲学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圆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5.
郑飞 《世界文化》2012,(9):42-43
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梅特钦科曾说过:"叶赛宁的诗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抒情日记。日记主人公毫不隐讳地记下了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每一个想法。"叶赛宁在《波斯抒情》组诗里的《做一个诗人,意味着要这样》一诗中也说:他的诗总是要"剖开自己柔嫩的皮肉,用感情的血液抚慰他人的心房"。《给母亲的信》正是这样的诗歌,叶赛宁敞开自己的心胸,直面自己对母亲那深沉又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母亲深情的倾诉,还有对母亲强烈的惭愧与忏悔的诉说。叶赛宁诗歌的感情可以概括为一个"爱"字。他的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温柔、深沉,还有浓郁的忧伤。  相似文献   

6.
痖弦 《寻根》2001,(4):85-92
苦命的天才诗人杨唤,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我是忙碌的》:  相似文献   

7.
力量的平衡     
我在八、九岁时,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电影界的巨头,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负责人。我的母亲参加了许多次知识界组织的活动,帮助将“文化”带入声名显赫的好莱坞。我母亲看了我那首小诗后,禁不住哭了。她说:“巴迪,这首美妙的诗不会真是你写的吧?”我不好意思地、结结巴巴地说是我写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母亲对我大加夸奖,“噢,这首诗简直是天才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说官箴     
说官箴夏桂苏,夏南强《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杜预注:"阙,过失也,使百官为箴辞,戒王过。"杨伯峻先生注引《尚书·盘庚》:"犹须顾於箴言。"《左传·宣公十二年》载:"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汉王符《潜夫论...  相似文献   

9.
诗苑奇葩回文诗葛磊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回文诗是诗苑中一株绚丽多彩的奇葩,文彩四溢,妙趣横生,被人称为中国古代的魔方。回文,又称作"文"或"回纹",也有叫作"回环",是一种使词序回环往复的措词方式,正读倒诵,皆能成文,人称...  相似文献   

10.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讲出了一个平凡的道理:人的阅历越多则越容易明白世情;接触的人多了则阅历也会多起来。这说明实践经验的重要。刘禹锡讲的这十个字包含深刻的道理值得记取。(栗)“经事还谙事...  相似文献   

11.
翻检杜诗,见一首以诗代简的诗信,用大白话实说日常生活,简直是一篇唐代朝官生活的特写,甚有趣味,是正儿八经史书上读不到的。当时杜甫在左拾遗任上,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入朝为官。信是邀诗友毕四曜来喝酒,大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吴承学 《中国文化》2010,(2):113-120
<正>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蹈遍陇头云。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上引是一首自宋代以来相当流行的诗歌,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但是这首诗不但作者身份是含糊的,题目也是众说纷纭。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姑且把这首诗称为《梅花诗》。最近,为了回答同学关于此诗作者的询问,我利用网络数据库之便进行检索,同时也阅读了一些纸质文献。没有想到,原先觉得应该是很简单的问题,越是用心去梳理,就越是一团乱麻:历来对这首诗的时代与作者有太多说法,而且差异太大。在时代方面,分别有唐、宋、元之说,作者则有无名氏的尼姑、和尚、模糊的"前人"等,有姓名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在谈到《诗经》时,曾指出:"诗达情。"①在此之前,朱熹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在论及《诗经》时,朱熹认为,《诗经》的特点之一在于"感物道情,吟咏情性"。②不难看到,二者都把情感的表达作为《诗经》的重要方面。确实,"诗"与"乐"有相通之处,早期的儒家学派对"诗"和"乐"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我们读《论语》就可知道,其中常常提到"诗"和"乐"。"诗"和"乐"的相通之处主要就在于,二者都涉及情感的表达。从总体上看,《诗经》之中确实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从日常生活到社会政治领域,从世俗的追求到终极的产切,都不难注意到情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欧阳 《世界文化》2007,(10):37-37
《黄金中的银线》 《黄金中的银线》是美国的一首非常出名的爱情歌曲,曾创下过200万张唱片的销售纪录。它的曲作者哈特·丹克斯在偶然读到了一首描写一对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的诗后,大为感动,遂为这首诗谱了曲。不料,在这首歌曲公开发表一年后,他自己却与妻子离了婚。但还有一个比丹克斯更“言行不一”的歌曲作者,他就是曾创作过《喂,我的宝贝》、《爱的梦幻曲》、《让我做你最后一个情人》等美国著名爱情流行歌曲的乔·霍华德,这个总是在讴歌着忠贞与永恒爱情的人,自己却结过9次婚。  相似文献   

15.
王颖 《世界文化》2007,(8):10-11
1922年,艾略特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诗慌厉劢,震惊了整个英美诗坛。这首诗把一战以后,失去爱与信仰的西方社会比喻为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被认为表达了一代人的精神幻灭。然而,艾略特本人对评论界的这种说法却不赞同。他极力表明他所要表达的不过是个人生活中的满腹牢骚而已,这首诗并不具备人们所理解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朝的行卷     
唐朝的行卷□李秉钅监中唐诗人朱庆余有首《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字面上看是一位新嫁娘在见公婆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新郎的询问。诗题却透露出是为科举考试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原来是以新娘...  相似文献   

17.
郁东把新出版的又一本诗集《追赶春天的花朵》送给我,一看,一百多首诗近三百个页码,算是泱泱诗文了。这是近年来,他在云南这片隐密的土地上生活的诗的又一次喜人收获,也是祥云诗群的又一次证明。而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一生写了二百来首诗,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一比较.是赞扬郁东在诗歌创作上的勤奋,以及祥云诗群在大理的活跃。  相似文献   

18.
程巢父 《东方文化》2002,(2):110-118
《答北客》是就汪鉴籛1953年冬迎陈寅恪先生北上任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一事而发。陈先生这首诗古典今典涵蕴很多层次,须以剥蕉见心的方法层层披解,始能贯通。诗的首句是:  相似文献   

19.
论杨朱思想及其与先秦诸子的关系黄海德杨朱是先秦时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及其学派,在战国前期和中期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据《孟子》记载,当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思想,孟子曾大声疾呼"距杨、墨"。《庄子·徐无鬼》亦言,...  相似文献   

20.
《陌上桑》新探□万志海《陌上桑》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诗中盛赞采桑女罗敷惊人的美貌和她热爱劳动、忠于爱情的坚贞美好品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精神风貌,流露出健康、明朗的审美情趣,历来评论者很多。诗的最后一节描写罗敷夸说自己丈夫的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