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出版物的质量而言,原稿质量、编校加工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及印装质量构成它的整体。图稿质量在原稿质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位居组成印刷品的五大要素之首,即:原稿、制版、印刷、纸张、油墨。尤其是图稿中的彩色图像,在色彩、层次与清晰度方面,在出版制作时必须进行重点质量检查与把关。    相似文献   

2.
图书资料和图书馆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第350页)。科学技术虽然不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是它与生产力的两个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溶化为一体的。在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一个要  相似文献   

3.
胶印制版ABC(三)分色乃恒照相制版的彩色原稿虽然种类很多,有彩色正片、负片,彩色照片,以及各种彩色绘画稿件等,但总的来说,这些稿件的色彩,都可以看成是由色料的三原色(黄、品红、青)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的。分色照相时,首先要把每张彩色原稿的黄、品红、青...  相似文献   

4.
一个具体的广告实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无不涉及要素、流程、层次和利害关系人等四个维度.因而,在广告与伦理双重视域下搭建相对完整的的理论架构,是进行广告伦理批判实践的基础.广告伦理的基本构成要素由广告道德活动、广告道德意识和广告道德规范三个要素构成;广告伦理发生和应用的环节则由广告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媒体...  相似文献   

5.
编稿,是编辑的职责。但是否可以说,凡编过了的稿子就一定比作者原来的稿子要好?其回答只能是:一般如此,未必尽然。因为确实存在已编稿与原稿相平甚或不如原稿的恃况。这固然与编辑的水平有关,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编稿之前,编辑不善于观察和不注重诵读原稿。编稿的过程有长有短,然而,一般都须经过观察诵读、增删加工、润饰完善三个阶段。其中,观察和诵读,是编前准备,是整个编稿过程的基础。一篇稿子是否需作修改?应作怎样的修改才好?都须通过观察诵读才能作出中肯的判定。  相似文献   

6.
校对质量与心理因素·孟卿出版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编校质量是支持精品图书的双足校对是校对者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或样本上差错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校对工作是校对人员与校稿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一校对过程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校对者、校对比照对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业得到了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精品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近年来,部分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质量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原稿质量不高。某些不正之风渗透到学术界是造成原稿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影响图书质量的三个因素青岛出版社高枫,李茗茗1.编辑性格对图书质量的影响编辑是一本书稿的成书责任者。一本书的成功与否,与编辑的学识。文字修养、性格、工作态度等关联甚多。一般来说,学识水平高、工作态度好的编辑,所编图书错误要少,反之则否。但决不可忽视编...  相似文献   

9.
对比产生美浅析构成理论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白姑装帧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有计划的思维过程。现代设计依赖于科学水平、技术水平、材料水平,更重要的是审美水平来实现。任何一种设计都在体现着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而“构成理论的基础是对比要素的...  相似文献   

10.
闫方军 《声屏世界》2015,(3):126-127
对于数字营销而言,我认为大数据的特点需要有四个要素:一,级别量要大;二,数据一定是可持续积累的;三,一定是要跨屏可定位;四,一定是要有闭环。这四个要素是我们做数字营销核心的四个要素。数字广告发展到今天,在我看来已经走到了第三个阶段:程序化阶段。程序化阶段的核心实质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提高广告的买卖效果。但是这个  相似文献   

11.
赖文 《大观周刊》2013,(7):24-24
党的建设科学化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框架结构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节论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含义;第二章节,探寻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特点:第三、四章节论述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第五章节有重点的探索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印象中,这是志龙的第三本个人作品集。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读完本书的清样,难抑心中的喜悦。我以为构成志龙文字魅力的独特观察和写作角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和理解:首先是"记者"的角度。志龙在《扬子晚报》《新华日报》任职二十余年,算来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在书刊的出版过程中有一道繁重、复杂的工序——校对。校对质量的好坏,是构成出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隔行的人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具有一般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事校对工作。实际上不然,校对是一项严谨细致的专门技术工作。它的职责是依据原稿核对校样,清除排版上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按出版规格和要求,校正编排技术和版式施工的问题。它还要求能发现原稿编辑加工中的疏漏,特别是有关技术性和政治性的问题,以提交有关编辑人员研究处理。一个称职的校对,特别是责任校对,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史、哲学、科技、外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有关出版方面的基础知识。不然,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整个校对工作的程序分为:一、二、三校或四校;整理工作;核红等三大程序。这里我着重谈谈校对中整理工作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编辑设计选题编写提纲之线见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周喜民图书的质量包括诸多方面,但原稿内涵质量是图书综合质量的基础。抓原稿内涵质量是提高图书整体质量的基本保证。组稿的高级阶段是编辑对选题内容做具体设计,即编辑根据既定选题,对其内容进行构思,设计撰写框架,制...  相似文献   

15.
有一本书值得介绍一下。它是供出版工作者用的手册性质的工具书。厚达600页,定价39.95美元,Prentice Hall出版社出版。1974年初版,我看到的是新出版的增订第三版。书名Words into Type,按字直译,可以是“把字转换成铅字(或活字)”,或引申一下,译成“把原稿转换成书”,都不妥当——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部工作就是“把原稿转换成书”。从内容看,主要是供出版社文字校订工作者和版面设计者用的参考书。对作者也有用,该书第一章就是写给作者看的,用了55页的篇幅,详细说明了出版社对原稿的要求,还提醒作者,  相似文献   

16.
陈彧同志在《非智力因素对校对质量 的影响》(载《新闻记者》2000年第三期)一文中,以校对的职责范围作了肯定,承认校对的行为准则是:“其一,是忠实于原稿,即原稿怎样校样也必然怎样;其二,是对原稿错,校对有权提出疑问,但按常规是无权修改的。”校对要“尊重原稿、尊重作者、尊重编辑的劳动和对原文的处理”。可是在谈到如何看待见报差错时,陈彧同志又否定了自己的观念,把校对的职责范围无限扩大了,把不是校对的过错也加到了校对的头上,所列举的事实之逻辑是编辑出错,校对负责;编辑生病,校对吃药;校对是个泔水缸,谁…  相似文献   

17.
熊炬 《出版史料》2011,(1):20-21
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红岩》,原稿是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三人创作的《禁锢的世界》。《禁锢的世界》经过四易其稿,到第四稿付印前才改名《红岩》。  相似文献   

18.
一、校对在出版社的地位校对工作是出版社整个业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被称作是编辑的继续。可以设想:一部内容质量好,而且条理清楚的原稿,它的编辑加工是不多的。这时,出版社要把这本书出好,主要工作就落在校对身上。如果校对没有校好,错别字很多,这就不是一本好书。另外,在目前“定稿发排”还没有完全做到的情况下,一部编辑加工繁重而又急于发排的原稿,往往会遗留一些问题,特别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这当然要在以后看清样时由责任编辑加以弥补。但是,实际情况是,在进行初、二、三校的时  相似文献   

19.
一、施行激励作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影响和决定期刊质量的要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一是期刊的编辑人员(包括审稿人),一是作者。作者是刊物稿件的“最初生产者”,编辑人员的大量劳动部是在作者原稿的基础上展开的。质量较差而勉强通过审稿的稿件,任凭责任编辑花上多少“加工”的力气,都难以获得较高的发表价值;而基础较好,质量较高的稿件,不但可以省却或减少编辑人  相似文献   

20.
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力,图书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工具,其质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图书的内容质量在收到稿件之时即已奠定了基础。如果原稿质量太差,后期的编校、设计和印制质量再好,也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