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漫画选     
农家抬趣﹁鸡窝﹂﹁驴棚﹂某公养﹁牛﹂﹁牛圈﹂漫画选@王成喜$烟台日报!美术编辑、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  相似文献   

2.
漫画专页     
前多年欣﹁高加林﹂蹬了的﹃刘巧珍﹂,朱里富裕后义活出了折姿态。 曹放刻过几巴的﹁留畜﹂,今天不仅没有收效,还沐时地﹁晚尾巴﹄呢! 让城里人小晚的﹃小芳﹂。不知走了啥运?竞在大都市落脸叹。 当了丰翠于农民。个日是厂长兼家长,时常自己把成份娜弄不清雌! 下肉不久便上岗并担任﹃一把手﹄的﹃再生﹄,在希望的田舒上又收获了丰盈和欢欣。 荒店年代的﹁夹老九﹄,用白旁价位的扭健头,摄下了不感之午的挥垃。 早不吃香的r犯九双﹄,拚幅织出了风头,让愁气的吝吐又当丁配角。大展旁手。现在虽面临困难.往直前在国企但仍勇 怒不到跟父毋逃荒声…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漫画家方成,曾任<人民日报>高级美术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生导师.一生从事漫画创作与会积弊.在给人愉悦会心一笑之后,更多的是揭示与发人深思.方成对事业追求执著,乐此不疲,作品在国内外有深远的影响,被人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在人民日报大院方成的寓所,我曾几次看望他并作访谈.这期间,他还赠我一幅他的自画像,果然是"画如其人",幽默得趣.  相似文献   

4.
方成何许人也?谁不知道他是当今著名的漫画家、杂文家呢?漫画作品两千余幅,出版著作、文集十多本,人们熟悉的《武大郎开店》、《钓鱼》、《官商》,就是他的杰作。他怎么画起漫画? 方成的漫画,方成的杂文,都充满了幽默感,让你笑——或苦笑,或嘻笑,也狂笑。或许因为他的作品常常让人们忍俊不禁,有的人就说,漫画家的生活,一定也充满了幽默吧?  相似文献   

5.
如今,方成先生已经90多岁了。方成一直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方成与丁聪和华君武一向并称中国漫画界的三老。方成以独有中国特色的水墨漫画,将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绘形纸上,比如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等侠义之士皆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6.
图片报道     
1、必修课.性病知识教育。2、加%;学员中性病的比例。3.老泪:63岁的李海(化名)不知怎样面对老 伴,儿女和3岁的刊仔.4、消毒:防疫站的工作人员每天早晚对有性病 的学员组进行重点消毒。5.期满:博士生张暄(化名)为自己的失足付 出了代价:被开除党摘和公职.女友也杳无 音讯。未来的路是未知数。6、探视:以媒妇为消遣的卫刚(化名)知道自 己深深地伤害了妻子。,洲川川州川司.翻州州|创习翔||曰||||||||||||J︸川﹃司一叫训州IJ阅11明J一洲祖翎﹁|55图片报道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画看了让人意会、捧腹、回味、深思?看过画的人都会首推漫画,因为它的幽默、逗乐,因为它的寓庄于谐。那么漫画家的幽默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如何在简单明了的一幅幅漫画里,去表达潜在的思想、深刻的内涵?在漫画家方成老先生的会客厅里,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幽默中闪烁的机敏和智慧。已进入耋耄之年,老人家却依然精神矍铄,反映敏捷,妙语连珠,动作麻利,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  相似文献   

8.
档案﹁保管单位﹂可否改为﹁案卷刘震岭读了《档案学研究》1997年第4期发表的冯汉国《也谈“案卷”和“保管单位”概念》一文后深受启发。该文把国家标准和专家学者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作了对比,从中发现对这两个词涵义的表述差异很大,甚至相反。有的认为“案卷”概念...  相似文献   

9.
韩羽 《采.写.编》2013,(4):66-66,F0003
方成前辈是漫画大家,笔头千钧,深刻入骨,幽默诙谐。风发泉涌。漫画是讽刺艺术,讽刺离不开幽默,以枪弹为喻,讽刺是弹头,幽默就是蛋壳里的火药的质量与数量。方成以创作实践之经验,梳理阐释各种道理,比如对“幽默”的论说不仅深入浅出,往往更个性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10.
8月下旬至9月上旬,’97西北五省区漫画联展在新疆巡回展出之际,我国著名漫画家方成、缓印堂。常秩钧等应新疆漫画学会的邀请来新疆采风,并参加了库尔勒市首展开幕式。新疆日报社、新疆记协和新疆漫画学会先后举办了漫画学术讲座、漫画草图观摩会,三位漫画家向新疆部分新闻单位代表和漫画作者介绍了国内外漫画创作发展趋势,分析了当的漫画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各自丰富的创作实践,谈了有关漫画创作的经验体会。对新疆部分漫画作者的作品作了精辟的点评,对我区漫画创作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寄予厚望。下面将三位漫画家分散的谈话综合…  相似文献   

11.
我喜欢方成的漫画。他的漫画,题材典型而广泛,形象夸张而优美,寓意丰富而深刻。我从戴红领巾开始拜读他的漫画,至今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12.
现今评奖名目繁多,获奖的品种也丰富多彩。不是我危言耸听,倘若随便到一个爱写写画画的朋友家里,都会毫不费力地捧出一摞红彤彤的证书来。曾记得有一幅漫画,画了一大堆鸡毛协会之类,讽刺协会太多而贬值。前几天,又读到资深漫画家方成先生大作,说如果画上“按时上班奖”、“从不发怨言奖”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全国优秀新闻漫画评选已于4月中旬在京揭晓。《北京嘉宾集亚洲群英会》(苗地、朱根华、孙以增、夏清泉合作)、《顾客是皇帝》(施明德作)、《蚀》(金伯年作)三幅获一等奖,另评出二等奖7幅,三等奖13幅,佳作奖12幅。这些优秀作品是从全国70家报社推荐的近400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评委会由著名漫画家沈同衡、方成等九人组成。此间评论家认为,从本次参评和获奖的作品来看,虽  相似文献   

14.
周怡 《新闻界》2009,(2):79-80,78
思想评论漫画是新闻漫画的一种形式,方成是其代表性画家,他创作出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作品,善于剖析国民的精神弱点,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自觉地探讨新闻漫画的创作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方唐漫画     
从五十年代末始,有很长一段时期,漫画忽从我国报刊上消失,原因是极左的评论家们对漫画横挑鼻子、竖挑眼,搞深文周纳的游戏,甚至猜谜子,从画面上搜索某些隐藏的谜底,然后上纲上线,予以定罪。画家自危,只好搁笔。“四人帮”的倒台,颇象一声春雷,漫画亦被震醒,破门而出,才情如春笋萌发,一时佳作如林,新人迭出,其中佼佼者便是方唐(陈树斌)。方唐人方中年,广东中山人氏,是继黄苗子、梁白波、方成、江有生诸乡前辈之后,成为中山县漫画史上的新军。他自称:“‘四人帮’倒台后,喝了盅  相似文献   

16.
著名漫画家方成同志说,漫画这种含笑的艺术,其效果是一般新闻报道所不能替代的,它对事不对人,与新闻报道、评论融为一体,可以及时地传播信息,针砭时弊,赞颂光明。漫画离不开新闻,新闻少不了漫画,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17.
专门介绍中外古今优秀漫画作品的刊物《漫画选刊》第一辑(试刊),已于八月下旬出版。这一辑以主要篇幅选刊了《1982年全国漫画展览》展出的一百多位漫画家的近作,包括全部评选得奖作品。此外,还介绍了著名漫画家米谷的政治讽刺画,我国最早的一部漫画集《戊申全年画报》,南斯拉夫报纸上的漫画和  相似文献   

18.
邝飚 《新闻实践》2010,(11):41-42
漫画是在批判的冲动中产生,起源就是一个批判性的绘画嬉戏,它的本质就是靠批判起家的。对于新中国的漫画而言,漫画批判性无处不在,传统的讽刺、幽默漫画本身就具备批判性。从早期的廖冰兄、丁聪、方成等前辈的作品到中期的代表人物方唐的作品,无不展现出漫画的批判性。批判性是漫画的主流,漫画如果不批判,我认为它就不是漫画,那是宣传画,是“笑画”。  相似文献   

19.
拱‘洲川厂岛洲鞭罗{移爆躺不住了一(原载经济白报) 王荫华《陈州放粮》新编 —报!陈州百姓缺的是粮仓(原载河南日报)在议论声中……(原载北京日报):I选拨对象日进城对象场图进拔对泉0日玻拔对象OJ扣绪树惑厂夕贻略牡有感于都发服装︵原载陕西工人报︶赵崇敬人间真神啦,.︵祝我国试验通讯卫星首次 发射成功﹀︵原载工人日报︶李玉亭知识分﹁母﹄(原载羊城晚报︶方唐1984年新闻漫画佳作选~~  相似文献   

20.
徐进曾被老一辈漫画家方成称赞为"漫画快手"。他的漫画以讽刺为主,在创作中探索漫画的民族化,与中国传统绘画和北京民俗等密切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曾10次获中国新闻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