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家庭教育》2009,(12):14-15
自理能力要不要训练?是不是长大了就自然而然地会了呢?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听完了专家的讲解,让我们来看看家长们的心得体会,共同分享家长们关于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2.
难题之四 孩子缺少自理能力35.6%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少自理能力。26,l%的家长承认孩子在家里不愿意承担任何家务劳动,孩子不会自己洗衣服。北京15中学副校长韩效娥认为,孩子缺少自理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父母因为有时间、有能力包办孩子的一切,并...  相似文献   

3.
我去采访一名优秀学生,临分别时她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我家人从没有这样和我交流过,你是惟一的。的确,学生由于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增长,往往不愿意与家长讲心里话,或者讲得少了。家长对此要先分理解。不仅通过语言,也要通过观察来了解孩子。下面是参考有关书籍,给家长出的30个问题,可以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1.谁是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2.你孩子喜欢自己的房间漆成什么颜色?3.谁是你孩子。G目中的英雄?4.最困惑你孩子的问题是什么?5.你孩子最大的忧虑是什么?6.你孩子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7.你孩…  相似文献   

4.
前些天翻看《读者》,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个六岁的小女孩指着家里瓶盖上“open”的“o”说:“妈妈,我已经认识它了。”妈妈说:“那你说说看,它是什么?”孩子说:“是字母‘o’。”“你真聪明,是谁告诉你的?”“是幼儿园的老师。”第二天,这位妈妈就把老师告上了法庭。她认为在此之前她的孩子能把“o”说成鸡蛋、月亮、苹果等等,现在幼儿园的老师使她的孩子缩小了许多想像的空间,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要求教师赔偿8000美元的精神损失费。我真为自己和众多同行捏一把汗,假如每个家长都这样珍惜孩子想像创造的机会和能…  相似文献   

5.
钟柏贤 《教师》2008,(2):33-3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自身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专家比较了中西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提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答对了老师几个问题?”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虽然只是几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而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是否进行了思考,有没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6.
家长总盼着孩子快快长大,但当孩子兴奋地开始自己上学自己外出活动时,你相信孩子的能力吗?渐行渐远的时候,亲爱的家长,你是否做好了“放手”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本月我们将编辑部的来信统计了一下,发现好多信件都谈到了同一个问题:孩子自理能力差。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一些家长老是以孩子学习重要为借口,将生活中的一切“负担”扛上;另有部分家长虽有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却不见效果。家长们为难啊。这不,一到周末,我们的会客室便热闹起来。家长李女士(来自四川):我孩子的生活甚至书包都由我们来打理,孩子学习忙,要是哪天没有给他准备好书包文具,他肯定会落下东西。可孩子就不愿我们帮忙,还说要自立!家长王先生(来自北京):现在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都相当差,就我的孩子,过去在幼…  相似文献   

8.
一天早晨 ,笔者正组织孩子的晨间活动 ,忽然从外面传来吵架的声音 :“你好凶啊 ,竟敢打我的孩子 ,你看 ,你把他的手都抓破了。”还对自己的孩子心疼地说 :“他打你 ,你为哈不打他呢 ,你没长手吗?”笔者出去一看 ,原来是幼儿A和B的家长正在为孩子的事争吵 ,他们吵得脸红脖子粗 ,谁也不让谁。到底为什么呢?询问原因才知是两个孩子玩耍时发生了点小矛盾 ,幼儿A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宝贝吃了大亏 ,于是趁送孩子之际向打了他儿子的小朋友问罪 ,并告诫自己的孩子 :“以后你少跟他玩 ,免得吃亏。”孩子间发生了矛盾,成人应该究竟怎样处理呢?对此…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2009,(12):9-13
家长都知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很重要,可如何培养呢?就让我们从以下三方面逐步提高: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授予幼儿自理的技巧、巩固幼儿自理的能力,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自理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孩子考了100分的好成绩,高高兴兴地回家告诉家长,准备与家长分享成功的喜悦,可是家长却抑制住自己的喜悦反复地问孩子:“班上还有多少同学得了100分?”“你下一次考试还能不能再得100分?”家长唯恐班上得100分的同学太多,致使自己孩子的满分变得特别廉价。结果,孩子战战兢兢,老是担心自己下次考试得不到满分,本来很自信的孩...  相似文献   

11.
家有犟牛仔     
幼儿大多具有反叛性,而许多时候,当他们做出一些令家长感到困窘或烦恼的事情,家长都会懊恼地想“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这样顽皮?为什么他完全不像我?”有这些想法的家长实在不少,但若经常这样地想,可能会破坏亲子关系。以下是一些家长在教养子女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为何我的孩子总不像别人的孩子?. 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性。你应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为何他总在公众场所令我丢脸? 孩子在公众场所哭闹,令父母束手无策是常有的事,但不要因此而感到尴尬甚至懊恼…  相似文献   

12.
对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我曾经设计了几个问题,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如:孩子的学习怎样?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么?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教育你的孩子?190个家长中,16%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兴趣不断提高。72%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考出很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其实大多数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有自己做事的要求,一旦错过了这个阶段,自理能力的培养就会变得很困难。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将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熟练掌握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1.容忍孩子尝试自己做事时带来的混乱由于生理发展水平的局限,3岁左右的孩子在肌肉力量、动作精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均不成熟,加上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经常把事情搞得乱糟糟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一味包办代替的话,孩子就会慢慢失去自己做事的兴趣,习惯于依赖大人。孩子的自理能力正是在失…  相似文献   

14.
孩子入园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质准备通过选择、比较,家长在确定自己孩子在哪所幼儿园后,可根据该所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要求而定,可作一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具、床上用品(有些幼儿园自备)、玩具等的准备。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准备在幼儿园里,老师主张小朋友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事情包括用餐、洗手、洗脸、穿脱衣服鞋袜、睡觉、入厕等等,如果你的孩子在入园之前没有具备以上这些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他们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是很不利的。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已经感到很陌生了,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到孤独和害怕,如果…  相似文献   

15.
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由于成绩差而责骂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绩出色而给钱和物,那就更加不明智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刘艳 《家庭教育》2006,(11X):52-53
孩子属于谁?当向我们的家长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孩子是我们生的,我们养的,自然是属于我们的,不然,孩子还属于谁?”在我国,父母通常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于是会忙着帮孩子解决这个,处理那个,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那样做。但如果我们问美国家长同样的一个问题,也许就会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于是美国的家长会抱着宽容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尝试,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编按]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在家长工作中总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放 《山东教育》2002,(9):21-22
吴放老师:您好。我希望您能就如何优化家长工作给我们提一些建议。多年来,虽然我们一直把家长工作、家园沟通作为重要工作来做,但仍然时时感到来自家长方面的阻力,比如有些家长总嫌幼儿在园穿得少;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独立性常常怀疑,阻碍孩子独立性和自立、自理能力的发展;一些祖辈家长比较顽固,更难沟通。尽管我们园的老师努力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可大家总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使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幼儿园同步呢?晓文晓文老师:你好。很高兴能够与你分享一些我的看法。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  相似文献   

18.
家长:你该洗洗头、理理发了。孩子:理发干吗?家长:当学生留这么长头发哪行?孩子:用不着你管!家长: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孩子:你还越来越讨厌呢!……这还是我的孩子吗?怎么一点儿都不如小时候乖了?我做错什么啦?我为他花尽了精力和心血,可我们却越来越陌生。为什么我们与孩子的心相隔得越来越远?@本刊编辑部 @楚城  相似文献   

19.
一天早上,聪聪的妈妈拿了一只鸡蛋来到幼儿园:“朱老师,我们家聪聪特别任性,我用尽了所有办法,他就是不愿意吃鸡蛋,他最听你的话了,麻烦你叫聪聪把鸡蛋吃了吧!”聪聪的妈妈一走,我就拿着鸡蛋来到聪聪身边,握着他的小手说:“聪聪,鸡蛋的营养可多了,它可以开发大脑,使你变得更聪明,鸡蛋还有……”还没等我说完,聪聪拿过鸡蛋几口就吃掉了。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有的家长采取强硬的措施;还有的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这些举措久而久之都会导致任性行为的形成。任性的孩子难以与别人合作,难以与别人友好相处,难以…  相似文献   

20.
来园时,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走着上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