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循环再生粉笔擦这是一套粉笔灰回收和再利用系统,我们可以用它来代替粉笔擦。擦黑板的时候,它能将粉笔灰收集起来,避免粉笔灰扑满全身。积累了足够的粉笔灰后,按动  相似文献   

2.
贵刊在2003年第1期的一篇有关板书的文章,看后感受颇深.在多媒体深入教学的今天,板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上课时教师很少使用粉笔来板书,而是通过鼠标几下简单的点击,便完成了板书的内容.在此,笔者提出应对粉笔板书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董斌 《中学科技》2008,(11):33-33
粉笔变成粉笔灰后,就作为垃圾堆积在黑板槽里,所以我想做一个二次粉笔制造机,既可以清除粉笔灰,又能够让它变成粉笔再次利用。它由吸尘器、装清水的盒子、烘干室、压紧室、出笔通道组成。驱动吸尘器吸入粉笔灰,在空盒子中与清水用搅拌机均匀搅拌,再放入压紧室成形,在烘干室烘干。  相似文献   

4.
利用粉笔洁白,吸水的性质,可作几个简单、方便的趣味实验。一、红蓝互变。将一支白色粉笔一头浸取二氯化钴溶液,取出,湿时呈粉红色,将它放在灯焰上烘烤片刻,则变成了蓝色。再向变蓝的粉笔头吹气,因其中含有少量水蒸汽,可使变蓝的粉笔头重又变成红色,若反复操作,粉笔头的红蓝颜色可反复互变,利用这种性质,浸过二氯化钴溶液的粉笔,可用作预测天气的“晴雨柱”。二、一笔三色。将粉笔划分为三段,用滴管分别滴上4%的硫氰化钾溶液、4%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和6%的鞣酸溶液,晾干后,几乎看不出粉笔上有药物附着。之后,只要将一支蘸有三氯化铁溶液的毛笔,在这支粉笔上纵向涂一下,粉笔的三个部分,就分别呈现红、蓝、黑三种颜色。这就得到了一支漂亮的三色笔。  相似文献   

5.
粉笔主要用于书写,但在化学第二课堂中却有一些有意义的应用.我在指导学生化学课外小组开展活动时,以粉笔为基本材料,辅以其它的药品,开展了下面的实验活动.一.用于叶绿素的分离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可用吸附层析法分离.把一支白色粉笔竖立在含有菠菜提取液的有机溶剂的烧杯中,因吸附作用,液体沿粉笔上升并表现为清楚的色带,叶绿素为绿色,叶黄素为黄色,胡罗卜素为桔黄色.菠菜提取液是由101。。L丙酮和109菠菜碎叶研磨成浆后再离心分离而成的清液.本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层析法分离的原理.=.变色粉笔字将白色粉笔在COC12的水…  相似文献   

6.
放着高薪工作不做,回家乡卖粉笔的刘大锋是家乡的“著名”人物。以前著名,是因为乡亲们觉得世上再没有比他傻的人;现在著名,是因为他不但把粉笔做成卡通玩具的形状,还远销世界,连奥组委和沃尔码都在用他的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粉笔大王”。  相似文献   

7.
三支粉笔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桃花庄小学教三年级语文、数学课。三年级有二十多个孩子,个个天真淳朴,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每天都有无穷的快乐。一天,我发现我的粉笔盒里少了三支粉笔。现在说来好笑,那时村小学穷,粉笔都是限额供给制,每个老师发一个粉笔盒,配上一盒白色的、彩色的粉笔。写完了再去中心校总务处那里领,一支粉笔也浪费不起。我板起脸给孩子们训话:孩子们,你们听过“少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诚实就是好孩子,我最喜欢改正错误的孩子。我今晚住在这儿,看看谁主动来承认错误。大家沉默着,我看见坐在右边的陈…  相似文献   

8.
师范毕业后,我分被配到桃花庄小学教三年级语文、数学课。三年级有二十多个孩子,个个天真纯朴,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每天都有无穷的快乐。一天,我发现我的粉笔盒里少了三支粉笔。现在说来好笑,那时村小学穷,粉笔都是限额供给的,每个老师发一个粉笔盒,配上一盒白色的、彩色的粉笔。写完了再去校总务处那里拿,一只粉笔也浪费不起。我板起脸给孩子们训话:孩子们,你们听过“少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诚实就是好孩子,我最喜欢改正错误的孩子。我今晚住在这儿,看看谁主动来承认错误。大家沉默着,我看见坐在右边的陈天才…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坐牢     
华教授是个哲学家,因为写了一篇“出格”的文章,先被批判,后去坐牢。在小小的牢房里,不能看书,不能写作,连放风的机会也没有。华教授无比寂寞,就对门外的看守说:“给我一支粉笔吧。”看守问:“你要粉笔干什么?”华教授说:“我想画画。”看守说:“不行。”看守不给粉笔,华教授就自己找。他发现这间小牢房的墙壁是用灰沙浆抹成的,年深月久,有些灰沙皮开裂剥落了。脱落的灰沙块,可以当做粉笔用,而黑乎乎的墙面,就是现成的黑板。华教授有的是时间,他慢悠悠地在墙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门口,门口外再画上大海、远山、蓝天、白云,…  相似文献   

10.
固定粉笔盒     
我设计固定粉笔盒是因为上课时我经常看到老师板书后粉笔盒不小心掉到地上,粉笔断了,捡粉笔也很麻烦。有时老师为了防止粉笔盒掉下,就把粉笔盒放在讲台上,使用时不是很方便,讲台上还会留下一些粉笔灰。于是我就想到把粉笔盒固定在黑板沿上,开口向上,这样,既可以阻挡粉笔掉下,老师用粉笔时又很方便。我根据自己的设想,回家做了一个固定粉笔盒,老师用了后觉得很不错。  相似文献   

11.
小实验     
四(3)中队的李凯实验“巧吹粉笔头”。他拿了一支空的啤酒瓶,横放在桌子上,再折了一段约2厘米的粉笔,将它平放在啤酒瓶的颈部平坦处,他把嘴对准瓶口,用力往瓶内吹气。可是,不论李凯使多大的劲,都  相似文献   

12.
义勇  维东  肇银  瑛子 《江西教育》2002,(18):7-9
“我觉得钟蕾同学以《粉笔》为题的作文,第一自然段写得很好,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手法,不但语句通顺,而且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粉笔蕴含的崇高品格。”“我认为,钟蕾同学的这篇作文写得很充分、流利,它的另一个特点在于运用了较多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借物喻人,歌颂了具有‘粉笔’那样崇高品质的一类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不过,文章在介绍粉笔损耗的情景和过程时,如果能够写得再详细些,文章就会更感人,效果就会更好。”“这篇作文的美中不足,还在于结尾没有与开头照应,如果能把赞美粉笔的语句在结尾一段写出来,不但能前后呼应,而且表达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这是课堂上常见的景象,擦黑板时飞舞的粉笔屑曾经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后来有了老师举在肩膀上拿进课堂的小白板;再后来有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放下来一个幕帘,用投影机更加生动地讲课。如今,更先进的"黑板"出现了,这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英文名为IPBOARD。  相似文献   

14.
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这是课堂是常见的景象,擦黑板时飞舞的粉笔屑曾经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后来有了老师举在肩膀上拿进课堂的小白板;再后来有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放下来一个幕帘,用投影机更加生动地讲课。如今,更先进的“黑板”出现了,这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英文名为IPBOARD。  相似文献   

15.
贵刊在2003年第1期的一篇有关板书的文章,看后感受颇深。在多媒体深入教学的今天,板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上课时教师很少使用粉笔来板书,而是通过鼠标几下简单的点击,便完成了板书的内容。在此,笔者提出应对粉笔板书进行再认识。一、粉笔板书过程也是一种潜在的识字教学过程识字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角落,板书便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教学途径。教师在板书时,认真地写好每一笔,学生有一种内在的模仿的倾向性,会无意识的注意教师写字过程的笔画、笔顺、结构等,教师还可以在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  相似文献   

16.
一、从实物演示着手,引导学生编写过渡题。我拿出一个纸盒放在教桌上的右端,并放进7支粉笔。然后把纸盒向教桌的左端推动,推到教桌长度的二分之一处,再从纸盒里取出4支粉笔。我告诉学生:我们把纸盒当作一辆公共汽车,粉笔当作乘客,纸盒停放的地方当作车站,请你们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编出:“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7人,到车站下去4人,车上还剩多少乘客?”我将学生编出的应用题写在黑板上,要求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我又拿出2支粉笔放进纸盒里,对学生说:我现在放进的2支粉笔,仍然当作乘客,请你们在刚  相似文献   

17.
教法说明:抓住数量关系式教学两步应用题,把学生在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初步形成的列数量关系式的能力运用到解答两步应用题。教例: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渡 1.板算: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彩色粉笔4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要求先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2.口答:解答下列问题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数量关系式怎样列? ①红花和黄花共多少朵?  相似文献   

18.
趣导教学是通过趣味性引导,完成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本文实录了一堂关于密度应用的趣导教学研讨课,供老师们参考。 上课铃响毕,教师自信而稳健地走上讲台…… 在学生正确地回答了“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后,教师拿起一支粉笔当众一折为二,把粉笔的一半放在讲台上,举着粉笔的另一半问:“这半支粉笔的密度变不  相似文献   

19.
三支粉笔     
李胤 《陕西教育》2004,(10):41-41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桃花庄小学任教三年级语文、数学课。三年级有二十多个孩子,个个天真纯朴,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了一个初教者与学生生命融合的快乐。 一天,我发现我的粉笔盒里少了三支粉笔。现在说来好笑,那时村小穷,粉笔都是限额供给制,每个老师发一个粉笔盒,配上一盒白色的、彩色的粉笔。写完了  相似文献   

20.
粉笔的妙用     
高中《物理》第二册 (必修加选修 )第 3 5面分子间引力的实验 ,取材很好 ,也很有说服力 .然而课本介绍的两种实验在课堂上操作时 ,多数学校因实验室备用器材少 ,使学生不能亲自动手 ,笔者发现粉笔可完全取代之 ,实验操作如下 :1 .取一只粉笔 ,让学生看着 ,将其从中间折断 (注意断面不要磨 ) ,然后将两段粉笔对接 ,在对接时按原接茬对接 ,不要转动 ,对接后用大拇指与食指按住粉笔两端并挤压 ,使接茬处产生一定的压力 ,慢慢松开 ,两段就可合到一起 ,拿住一端可向学生展示 .将其轻轻晃动时也不会再断开 ,这足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因为粉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