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互联网“记者”被多家新闻媒体授予“年度关注人物”、“年度知道分子”的称号.这些媒体认为他深入实地报道了利比亚的战况.可是,当一些有心人顺藤摸瓜,仔细地跟踪调查这些新闻报道出笼的经过后,他们才发现,这位“记者”不是在制作新闻作品,而是在“写小说”.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上线的新华报业网,依托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近20家江苏地域内读者覆盖率最高的主流媒体,着力打造本土新闻网络传播第一品牌。在2006年6月举行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报业网原创评论获得江苏省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奖项。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闻的编辑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新、快捷的传播方式横空出世的互联网,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顺应时势,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报网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创办的金山网于2002年应运而生. 新闻网站的成立,造就了网络编辑这一新兴的职业.和报纸新闻编辑类似,网络新闻编辑每天都要面对众多的新闻稿件进行选编.可以说,优选精编无论是对报纸新闻编辑来说,还是对网络新闻编辑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开播了。仅过了3天,2009年12月31日,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举行开播仪式。前者为国家综合网络视频公共平台,汇集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移动传媒等各种媒体终端,通过全球镜像站点,覆盖近百个国家及地区的互联网用户。  相似文献   

5.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的第一次全国党代会.无论是党代会上的各项议程成为微博热议话题,还是各类媒体纷纷尝试用微博、客户端报道党代会,都说明重大主题报道在今天已离不开以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 媒体新问题:程序性报道如何创新?新华新实践:权威信息微博抢发  相似文献   

6.
出自互联网的“链接(Link)”一词,早已被纸介媒体借用。美国的网络报纸普遍运用链接形式是在1996年。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参考消息》,本世纪以来时现链接的身影:新锐报纸《北京青年报》、新华社办的《新华每日电讯》等有时能将链接应用得恰到好处:有些报纸的深度报道版,把小链接放大,使之成为新闻大餐中的一道大菜。  相似文献   

7.
一、“新华视点”定位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顺应了中央新闻改革的大思路。二、“新华视点”能言其他媒体未言之事,报道新颖翔实;对问题剖析深刻,高屋建瓴,给人以深刻启示。三、“新华视点”在具体运作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改革和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四、“ 新华视点”整合了新华社资源优势,实行 “开门办栏”,举全社之力,全方位经营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8.
李想 《新闻知识》2012,(4):64-65
随着报业市场化的发展,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不断加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民主进程。但与都市类媒体相比,我国党报长期以来面临着舆论监督弱化的困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这样的格局中,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自2002年起开始  相似文献   

9.
草根媒体:传播格局中的新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探讨草根媒体概念时,可以发现还有许多与此接近的表述,如:自媒体、私媒体、公民媒体,独立媒体,参与式媒体……这些概念尽管有各自的侧重点,但本质上与草根媒体是相通的.这些新词汇的出现,是互联网普及后,尤其是互联网进入Web2.0阶段以及各类新媒体手段不断涌现后,传播格局变化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10.
“急速不宁”。这是元旦当日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人对2014传媒业的形容。的确,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传媒市场的优胜劣汰,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来得直接、残酷,广告业务大幅下滑,部分纸媒宣告倒闭,一些著名新闻人卷入敲诈贪腐也被解读为媒体变局下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碰壁……传统媒体要同时应对来自内部环境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激流、2014年,对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来说,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通过组建全国两会报道的全媒体矩阵、策划组织“全国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以及发起“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三次大的突破,很多创意堪称“惊艳”,在业界引发持续热议在新华报业向现代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稳步跨越过程中,新华报人们也努力完成着全媒体记者的角色转换和观念蜕变。本刊在年首特推出新华报业“年度记者”专栏,入围者均由集团属下各媒体老总推荐产生。所谓“年度记者”,他们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对媒体变革的敏感者,是苦乐并作的实践者和耕耘者,他们所思所虑,也是整个转型中的传媒业之所想所忧。其间,他们既有急速不宁以变应变的一面,也有静水流深有所坚守的一面。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大势下,记者的喜怒哀乐,早已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他们用记忆为新华报业的2014精彩定格。  相似文献   

11.
随着CTP技术和数码打样技术在中国报业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作为国内优秀的媒体服务供应商,北京紫光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新华”)联合中国日报社、北京日报社.克里奥亚太有限公司和中国惠普公司于2004年6月11日在中国日报社召开了“2004年度紫光新华北方地区报业用户现场会”。  相似文献   

12.
媒体脸谱     
看客 《青年记者》2004,(5):36-36
从媒体上得知,4月8日,中国晚报新闻奖在金华开评,笔想查一下自己城市的晚报有没有获奖,但从网上一查,才知道这中国晚报新闻奖一年当中还不止评一次,比如.早在2005年11月17日,2002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就已经在长沙颁奖了,而这次在金华开评的是2005中国晚报新闻奖(图片类)暨全国晚报优秀新闻照片评选,那就是说在今年至少还要再开一次非图片类的2005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已经变得无所不在.美国人通过无数终端上的多媒体平台,以各种形式接触到新闻.那个人们忠诚于某种媒体形式或某个新闻组织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使用多媒体平台获得新闻,包括全国性的电视台、地方电视台、互联网、地方报纸、广播和全国性报纸.46%的美国人认为在具备代表性的一天中,他们会通过4~6种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仅有7%的人在具备代表性的一天中,只通过单一的媒体形式获取新闻.  相似文献   

14.
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一个关于“良心”的话题,一声对“感恩”的呼唤,新华社发出专稿,上百家媒体纷纷转载——2005年7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出一篇新华社专稿《大学生儿子玩“潇洒”农民老父“心口疼”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不仅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媒体,广播新闻的采编工作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开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进而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本文对媒体融合时代广播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平台。所谓传统媒体的手机新媒体评论,是指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社在内的传统媒体机构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就方针政策、新闻事实、社会问题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或意见性信息的统称,其中不包括新闻客户端,因为传统媒体入驻客户端尚属少数且无专门的评论客户端。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上开通或设置了专门的评论栏目和账号,比如"@人民日报"开设的《你好,明天》《人民微评》栏目、"@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栏目、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 一、互联网——报纸传统优势“升级”的助推器 互联网被一些人称之为天下大同的基石二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并不是“不共戴天”,事实上目前网上的大部分新闻,正是由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站提供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成千上万网站上的数据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线索和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为报纸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带来了一场革命,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舞台获得第…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流媒体的广泛影响,媒体矩阵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演化,不同的媒体展现出了不同的矩阵平台,形成了聚合发散型的新闻叙事结构.这种非线性、非结构化的新闻叙事策略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与扩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分析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叙事策略,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传统媒体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要进一步促进媒体融合.在传统媒体中,新闻电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分析了新闻电视VS新媒体大小屏互动播出的效果,为媒体融合提供更多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百度网新近推出"泛媒体概念",并推出自己拟定的<互联网新闻开放协议>.这一协议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尤其是平面媒体与互联网络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大家看法各不一样,甚至针锋相对.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新闻开放协议>,需要结合著作权法的立法理念和具体规定,对其做出具体和前瞻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