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0年起,我国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课改",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课程就是在这场课改中应运而生的一门全新课程,长江文艺出版社(注:下文简称为"长江版")出版的艺术教科书是这一门课程的重要载体。通过该教科书十年实验的总结,分别论述教材的形成、教材的实验过程、实验效果以及实验的反思等,对我国综合艺术课程后续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服饰在这门艺术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戏曲这门艺术可以说是一门装扮角色的艺术。在演员和角色之间戏剧服饰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象征性、规定性、舞蹈性三方面来阐释戏剧服饰在整个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戏剧崇高化具有戏剧的文化地位提升和悲剧诉求普遍强化的双重含义,从"化民"到"新民"到"革命",不同时代因素从各自需求的侧面推进着这一美学倾向。启蒙救亡语境和对西方艺术理论的崇尚导致了近代戏剧写实主义的一端独大。戏剧功利化实践和作为审美艺术的矛盾纠葛成为贯穿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4.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程 《现代语文》2011,(7):112-113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的导入则是这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影,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  相似文献   

5.
张云华 《考试周刊》2011,(54):30-31
在当代重庆儿童戏剧文学领域中,活跃着一批"业余"的写作者,他们与那些专职性的作家相比,其成就毫不逊色。他们本着对戏剧文学的热爱,创作出许多为儿童所喜爱的校园剧,这对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的校园剧创作,体现了其对戏剧文学独特的艺术主张与美学追求。一、强烈的动作性戏剧是一种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艺术门类,它必须借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找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点,探索语艾学科人文教育的新途径,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戏剧美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因为:一,戏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一切艺术分析到最后显然都是戏剧”(叶芝)。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一门作用于人的灵魂的艺术。所以,用艺术法则来观照教学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刘建峰 《考试周刊》2011,(49):175-175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犹如乐曲的"引子"和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重要作用。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基本功,是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导入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8.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科技等因素于一体,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集中概括的反映生活及矛盾的舞台艺术。中学语文的戏剧教学是从学习了解剧本这一文学体裁的角度来说的。  相似文献   

9.
戏剧性指的是戏剧的基本属性,是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基本法则。它使戏剧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而具有其独特的生命艺术价值。它从戏剧自身表现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学构成"和"舞台呈现",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强调的是戏剧以文本形式呈现出的一些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0.
邹志高 《考试周刊》2011,(82):44-45
中国画元素对插花艺术的影响很大。插花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艺术。很多艺术家在插花艺术领域进行了理论及实践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画元素"神韵"、"气韵"、"境韵"、"乐韵"、"形韵"、"色韵"等在插花艺术中的表现,希望给读者、研究人员以启迪。  相似文献   

11.
振兴戏剧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尤其是今年春天 ,从长安大剧院的重新接纳观众到芭蕾舞剧的红火京广两地文艺舞台 ,从小剧场演出场场爆满到当代先进人物孔繁森走上戏曲舞台 ,有力地证明了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它作为真、善、美的载体正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中学生这一社会中的特殊群体 ,如何指导他们了解、欣赏戏剧这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 ,给学生的心灵插上自由的翅膀 ,在戏剧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所构成的真、善、美空间里自由翱翔呢 ?我总结了几点粗浅的指导学生学习戏剧的做法 ,供大家参考。诵读…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学艺术及其特殊性的理论探讨曲阜师范大学李如密"教学艺术"的命题由来以久,但一直难以超越感性经验的描述。如何给这一命题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论证,就成为教学艺术立论的首要课题。一、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什么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认为这是由教学和艺术的密切关...  相似文献   

13.
一艺术课程(一般也称为“综合艺术课程”)是这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出现的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超越了传统艺术教育分科的界限,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电影等多种艺术门类综合成一门课程,为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目前,艺术新课程正在全国试点,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个国家级、省级实验区参与了艺术课程的试验。在开设了艺术课的学校不再开设音乐、美术课,到2005年实验结束,将会有更多地区与学校开设艺术课程。艺术课程的开设,是课程改革与艺术教育改革的一次大胆革新,相关专家在出台这门新课…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实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更是艺术之中的"艺术"。呆板的作文教法,势必学生写的苦,教师修改得累,师生都闷苦。这味儿我也尝过的。"死水"一潭怎么不苦呢,只有"活水"才有甘甜,这甜的活水在于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学生是习作活动的源头,活是作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李强 《中小学电教》2011,(2):143-143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以表演为中心,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一幕戏剧的文化、艺术含量是非常深广的。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了文学、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生在戏剧的学习过程中,走出了课堂,感受到了生动的语文教学,因此,戏剧教学在中学阶段完全可以独立成为一门课程。本文将从戏剧课程的开设目的、具体实施、收效结果等几个方面对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傩戏葆有诸多其初始原生态的宗教文化色彩,但其晚近所撷取的题材内容多属反映底层庶众的世俗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民间性、民俗性和地方性,更突出娱乐性.尽管它的思想义蕴还不够厚重,栖居主流文化的边缘,在艺术形式上亦不够圆熟,不无粗糙,但它的喜剧艺术基质已臻成熟,且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品位.傩戏确已秉具了戏剧的基本要素,类似于折子戏、独幕剧、戏剧小品、微型戏剧.名之曰"民间地方小戏"或"小型地方戏"是比较允当的称谓,视之为独立的"另类"戏剧艺术品种样式亦无不可.  相似文献   

18.
戏剧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它用动作和语言来创造活生生的舞台形象,戏剧动作是戏剧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一部戏剧作品区分人物性格特点,吸引观众的关键,在戏剧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戏剧也是语言的艺术。戏剧用对话、独白等台词呈现舞台形象。如果没有戏剧语言,没有戏剧语言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所展示的戏剧冲突,便没有戏剧。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学并能用这门艺术。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觉得把握准对学生"严与爱"的尺度,不要对学生爱得太过分、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也不能束得太紧、管得太死,做到这一点也就掌握了这门艺术的要旨。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正确把握严与爱,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呢?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虚拟性和程式化表演方式是尽人皆知的,但完整性及观众意识,却鲜为人提及。戏剧艺术在今天的出路,应当是重视对这二大特征的弘扬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