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创建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说话的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Verschceren(1999)的话语顺应理论认为,语用学中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规律进行研究,因而话语的产生是一个对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进行顺应(adaptation)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语用模式,关联一顺应模式强调了语言认知关联功能,并使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具体化,让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的描述充分性得到契合。  相似文献   

2.
反语(Irony)是指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字面上与他想要表达的意义恰恰相反,是一种通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来取得讽刺、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本文借助Sperber和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指出反语理解是一个多维推理过程。反语交际发生时,听话人会结合认知环境,明显感觉到在话语和整个认知环境之间存在不匹配、有悖听话人的心理期待。在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中,听话人于是推测这种不匹配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说话人有意为之,代表说话人的某种批评性评判或评价,进而推断该话语是讽刺性话语:传递讽刺、挖苦、戏谑、诙谐、嘲弄甚或幽默等态度。其次,交际者的心态,语气、语调也能帮助听话者识别反语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3.
幽默话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它既是一种制笑机制,又是一种交际过程。本文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实例分析,来探讨幽默言语的基本规律,阐述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的解释力,从而促进人们对幽默的欣赏。  相似文献   

4.
《围城》中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对《围城》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语用分析,结果表明:非真实性话语是人们的语言选择与其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然而,由于顺应过程的动态性,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效果并非总是尽如人意。说话人只有根据交际语境的动态变化,有意识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实现其交际目的,并在交际情境中表现得体。  相似文献   

5.
从关联理论解读翻译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示意和推理两方面的认知过程,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示意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翻译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由于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故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策略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话语误解,结合关联理论,对产生话语误解的原因、日常交际中避免话语误解现象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在交际过程中要重视说话人的话语明示性及听话人的话语推理,尽量减少或消除话语误解。  相似文献   

7.
何丽荣 《海外英语》2013,(1):172-173,176
该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美国情景喜剧《威尔与格蕾丝》中言语幽默进行了认知语用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幽默来自于话语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差异,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以及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认知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帅  赵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09-110
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交际双方进行明示与推理的过程,发话人明示认知语境,受话人推理认知语境。然而,在实际的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常常使用模糊语言故意隐含话语含义,而受话人则期待发话人明示话语含义,于是明示与隐含形成对比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9.
从关联理论看幽默话语的关联特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幽默言语,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难点。在对幽默言语形式研究的传统和逻辑提出质疑后。从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等多维视角统观幽默话语.揭示幽默话语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成长和转化的认知、交际与审美状态,提出幽默话语的关联不仅是信息交际的最佳关联,而且是具有超交际功能的审美趣味性的最佳关联这一特质,进而阐明最佳关联追求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语会话幽默作为话语的特殊表现形式,要实现准确理解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而这足够的努力在关联理论看来就是要寻求幽默话语和前提、语境、回指等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一旦在话轮转换的过程中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失效,语义反差顿显。幽默顺应而生。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对于理解刻意曲解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根据关联理论中的明示——推理交际、认知语境与关联原则,刻意曲解是曲解者在推理过程中对第一说话人明示的歪曲过程,是推理过程中对明示的偏离,使第一说话人交际意图得不到实现;刻意曲解是第二说话人在正确理解第一说话人话语的基础上,对被曲解者的语境假设进行有意识的破坏性改造;刻意曲解是最佳关联性达到最小值的过程,并不总是最大关联,也不总是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2.
话语标记语and是话语交际中构建语篇时常用的手段和工具。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话语标记语and作了释阐,认为:话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and对话语生成和交际进程起调控作用;说话人对话语标记语and的选择和使用是对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申佃美  张卫东 《英语辅导》2011,(1):133-134,139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顺应理论探讨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话语的生成机制。从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和动态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幽默生成现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幽默话语的生成机制,以便更好地对幽默话语交际的过程作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话语标记语and是话语交际中构建语篇时常用的手段和工具。本文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话语标记语and的修辞功能作了阐释,认为:话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and对话语生成和交际进程起调控作用,说话人对话语标记语and的选择和使用是对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言语幽默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交际方式。言语幽默的使用者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将幽默内涵包孕在其话语中传递给听者并期望对方获得。然而由于交际双方所拥有的认知语用背景各不相同,说话者的目的并不一定能达到,幽默交际经常会出现失败。应用C-R-A模式(合作·关联·顺应模式)分析幽默交际失败的优势在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释了幽默的失败,可以发现交际对象的合作意愿和认知语境和对信息的处理模式都会影响幽默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幽默作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是悖谬与和谐的对立统一。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幽默产生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要想理解英语幽默话语,需结合语境推理,为符合最佳关联的期待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有人的地方就有幽默。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幽默的力量并试图变得幽默。自从斯波伯和威尔逊在1986年出版了《关联:交际和认知》一书以来,关联理论为理解包括言语幽默在内的言语交际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将用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共同认知环境,认知语境,语境跨越,明示-推理交际和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落差来分析爱情话语幽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尝试在关联理论的语言学框架下,结合认知语境,来分析小沈阳的幽默话语.  相似文献   

19.
口译是一种有源语说话人、译员和目标语听话人同时参与的特殊形式的交际.在口译过程中,受到口译自身特点的制约,译员往往会采取多种翻译策略来处理源语话语中所传达的信息,这些都是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都是传递从源语话语中所获取的最佳关联的结果,也是其作为虚拟说话人(即说话人的代言人)追求话语最佳关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从顺应理论视角分析跨文化语用照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跨文化语用照应也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用照应的运用要顺应交际语境,对交际语境的顺应是综合考虑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各因素的变化动态地做出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要顺应交际双方的交际语境进行语言选择,促使听话人通过语用推理照应理解其试图表达的意义,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