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淳 《考试周刊》2014,(45):175-175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密切相关。教师应该从儿童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分析儿童的欣赏习惯与欣赏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适合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欣赏、感受和体验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感受艺术之美,体验生活之乐。  相似文献   

3.
许蓝玉 《考试周刊》2014,(29):176-176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中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初中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5.
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创造等要素。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欣赏中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增进欣赏中的情绪体验,并与创作结合,提升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相似文献   

7.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术欣赏教育能全面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创造等要素。培养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欣赏中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增进欣赏中的情绪体验,并与创作结合,提升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小学以后,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本文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小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并提出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几个要点以及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春雷 《成才之路》2010,(25):62-63
美术欣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偏离美术欣赏教学规律的一些误区。下面笔者就美术欣赏教学中潜在的种种误区进行揭示,从理性上进行剖析,同时尝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对应策略。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11.
刘湘 《学前教育》2010,(12):17-18
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对美术作品的一种和谐、令人愉快、思想上无拘无束的探索。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儿童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想像、理解、情感等心理因素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体验和认识。相对于成人的美术欣赏来说,儿童由于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欣赏还处于浅表层次,有更多的直觉因素参与其中,但儿童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加深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敏感性,从而在生活中更加自信、主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12.
弘扬人文精神是新世纪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主题,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应当回归人文精神的原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规律,构建适宜的欣赏目标,彰显人文关怀;立足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拓展多元的欣赏内容,培育人文素养;重视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践行对话的欣赏教学,涵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俞东林 《小学生》2010,(1):23-24
美术欣赏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察与感觉,从中得到美的启迪,享受美的过程,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并不能完全地被看成一种先天的才能,后天学习的结果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姜林芝 《成才之路》2013,(22):47-47
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不良的赏析习惯与偏离的评价标准,使美术欣赏往往容易丧失自身的本质特征,偏离了美术的特点。因此,要尊重成才规律,让美术欣赏回归美术之路,重视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特质及美术作品直观性、可视性、形象性的特点,尊重视觉感受,增进美术欣赏的美术性,走出美术欣赏的盲区。  相似文献   

15.
朱涵 《考试周刊》2010,(56):235-236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是具有综合性质的多元性教育教学活动,是儿童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它能提高儿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仍存在不少疑问。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儿童欣赏与评述能力的提高;儿童优良绘画习惯的塑造;儿童协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灌输及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的确立;管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期的“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专辑”是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副教授组织的。南师大的艺术教育研究基础雄厚,研究深入。《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心理及其教育指导》一文对幼儿美术欣赏心理发展阶段和各阶段指导要点的分析都是很见功力的。同样,参与这一课题研究的幼儿园教师的文章也反映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所涉及的美术作品样式,可说是中外兼收、古今并蓄、雅俗共赏。本研究成果较准确地反映了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规律,相信读者会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7.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儿童,他们是天真的,他们是单纯的,他们对待美好的事物,更是全身心地接纳。随着年龄的增长,美术课成为他们上学必修的一门功课,这就不仅要求他们的审美达到一定高度,而且还要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审美素质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培养,关乎每一个学生能否学好美术课,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的目的。一、提升儿童的欣赏能力及审美习惯小学教学中的美术欣赏课是以引导小学生对审美对象产生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对儿童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儿童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美术欣赏教育可以使儿童美育走上一条合乎精神生态发展的健康之路。但是当前一些地区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实施并不是朝着指定的方向前进的,这其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审美素养的提高就成为了美术欣赏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师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相似文献   

20.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亟待重新审视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整合性,在实践层面逐渐拓展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逐步提升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有效性,实现美术教育中审美和创美过程的合理统整。下面,笔者将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方法运用和各类型美术欣赏的指导要点等方面分享研究团队的实践探索.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