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我国近年来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特别是受到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会议是否成功更加引起全球关注、国人瞩目。中央电视台全力以赴,成功地向全国全世界报道了这一重大会议。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西摩·托平是美国老一辈的名记者,曾经担任过《纽约时报》编辑主任,现在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主持人,同时又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的教授,讲授国际新闻。他最近出版了一本题为《北平  相似文献   

3.
美国杰出的编辑萨克斯·康明斯在1958年7月17日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得到消息,随即给萨克斯的家人发了一份唁电:“每个认识萨克斯的人,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将不得不同意这样一篇最美好的墓志铭:他爱我。”  相似文献   

4.
应美国SCOLA电视网总裁李·鲁伯斯先生和洛杉矶郡郡长迈克·安东诺维奇先生、莫赛德郡议会议长周·瑞委乐先生的邀请,由山东省委外宣办组织的山东省新闻电视代表团一行7人,于6月21日至7月5日赴美国进行访问考察。设在美国中部依阿华州麦克莱兰的SCO—LA电视网,是一个以“实现共同教育”为目的,通过卫星向美国及美洲各学校和专业机构播放  相似文献   

5.
中央媒体“力挺”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日前,中央外宣办组织的由8家中央外宣媒体和13家重点新闻网站组成的中央媒体采访团赴闽采访投洽会活动圆满结束。中央外宣办和各媒体、网站对此次采访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力挺”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据初步统计,从2005年8月7日至8月19日,中央对外宣传媒体共发出相关稿件50多篇。其中,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连续发出了4条关于第九届投洽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报道;新华社发出了3篇有深度、有分量的报道文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发了10条重要中文和英…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学界业界普遍将美国媒体视为全球最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机构,但在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一些美国媒体的价值选择与舆论倾向始终以其国家利益为最终考量。诚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了美国媒体免于政治权力干涉的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但它却并没有规定媒体和政治权力之间究竟要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也没有规定政治权力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大部分美国媒体往往对美国政府既定的外交、国防等主流论调予以支持及认同,只会在某些涉内政的细节上提出批评和异议。从2020年美国媒体涉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涉香港暴乱报道等都能明显看出,一些美国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经常因国家利益站位而背弃了新闻的客观公正,大肆采取双重标准,继而服务于军事战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际战略等的需要。研究发现,其双重标准主要表现在议程设置、话题选择、文本叙事、报道态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白宫的新闻大管家们 并非所有的新闻发言人都那么幸 运。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的第一个发言 人马格丽特·迈尔斯就因为始终没能 挤入白宫的小圈子,干了一年多就被 克林顿解职了。因为不能参加内阁或 白宫的高层会议,她总处于“无知”状 态。克林顿已经会见完某位客人或官 员,迈尔斯还告诉记者,克林顿“谁 也没见”。美国政府明明已经宣布希 拉里·克林顿将在1993年率领美国代 表团出席冬季奥运会,迈尔斯还在否  相似文献   

8.
同全国“两会”相比,国外媒体对中国地方“两会”的关注度一直相对较低,使其难以像全国“两会”那样引人瞩目。我们不妨以美国全国性报纸对各州议会新闻的报道作参照,结合国内外宣媒体的报道实践,通过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3日,我国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的盛大阅兵,引起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次阅兵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作为我军形象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阅兵在中西媒体报道中呈现出不同的镜像,中西方媒体对其意义也有不同解读。一、报道内容的差异化呈现中西方媒体在9·3阅兵报道呈现中,差异明显。中方媒体对于这一重大事件保持较强的新闻敏感性,阅兵前后的报道总体呈现积极、自豪的基调。而西方媒体则在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次的“两会”是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也是记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两会”报道有两个特点:最大的现场性报道和最大的程序性报道。一方面,“两会”信息海量,新闻不断;一方面“两会”突发情况少,新闻难出彩。这要求记能从细节中发现魔鬼。  相似文献   

11.
1997年5月19日上午9点,我们在岳阳市与湖北咸宁交界处的羊楼司镇接到了开着一辆造型奇特的美式吉普飞驰而至的美国“穿越亚洲历险”采访团。采访团的领队穆拉德·阿姆布鲁斯特先生,是美国环球学者公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是“习李新政”实施初年,美国媒体对“习李新政”如何评价?美国媒体2013年涉华舆论有何新特点和新趋势?本文选取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具有影响力的26家美国媒体在2013年1月至11月期间的涉华报道300篇,通过内容分析和定性研究,对2013年美国媒体涉华舆论进行全面考察。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美国媒体涉华舆论主要呈现以下5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华山之旅     
今年夏天,陕西省渭南市新闻办公室和华山管理局举办了“世界华人看华山”活动,外文出版社英籍专家保尔·怀特作为少数几位被邀请的外国专家前去采访,并撰写了这篇《华山之旅》,现发表如下以供读者了解外国人是怎么看华山的。  相似文献   

14.
言论集纳     
突发事件一般都是重大事件,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度,符合媒体有关新闻价值的诉求,所以媒体必然介入,必然报道,国内国外都是如此。像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派重兵奔赴灾区报道;在日本,只要地震发生,媒体记者就会很快在灾区集结,这被看作是职业精神的表现。这是自然产生的现象:灾区现场是救援大战,荧屏上、版面上是新闻大战。应当承认,媒体的总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9日,由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编辑出版的《中国商业周刊》(China Business Weekly)正式开始随泰国第二大英文报纸《国家报》(The Nation)在泰全国发行,发行量7万份。中国英文媒体再次在海外“生根发芽”,标志着媒体在改善国家外交上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地区性新闻联盟成员间合作正逐步深入。此次合作由“亚洲新闻联盟”执行主席国——中国的唯一代表——《中国日报》发起并得到了联盟总干事——泰国《国家报》的支持。每周一出版的《中国商业周刊》以报道中国经济生活为己任,旨在全面、客观反映中国的外资投资环境,外贸、金融和市场的发展,是国外企业界、政府部门、研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新闻界公认的一年一度的“新闻大战”,海内外上百家媒体到会采访,无论是对上会记者还是对新闻单位,都是一次组织策划报道、采写新闻精品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国家电台的传播优势,创新“两会”新闻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丹尼尔·伯恩斯坦是美国自由撰稿人,多次访问过中国。60年代他曾是美国共产党中央委员。近几年他致力于世界经济的研究与写作。他已出版的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日元》和反映美国与西欧经济关系的《优势的倒转》,都得到了世界经济界学者和商界的关注。今年他将着手写一本有关中国经济的书,年内可能来华做经济考察。本文摘编自丹尼尔·伯恩斯坦1994年10月在美国报刊上发表的一篇有关中国经济发展和预测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年仅27岁,在福布斯公布的2010年度世界亿万富翁排行榜上IT界最年轻的富豪,继比尔·盖茨之后,扎克伯格已经成为美国新偶像。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称,“脸谱”是美国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一、软压力和软实力问题的提出 笔者一直在从事一项课题研究“西方媒体中国专栏的中国观研究”。本研究主要是选择欧美国家主要媒体网站的“中国专栏”或“亚太专栏”作为分析对象,考察其对中国报道的议题、报道标题、新闻框架、话语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两会”都是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的大事。“两会”议题均关乎国计民生,信息量大,富有新闻价值。但在“两会”报道中,《中国日报》既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也要与境外媒体竞争;既要面临同类媒体的竞争,也要与异质媒体竞争,这就对我们的“两会”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