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耿源 《知识窗》2011,(6):39-39
十来岁时.惠特尼.休斯顿就在母亲的悉心栽培下。培养出了良好的歌唱才能。休斯顿17岁的一天.正当她在为当晚与母亲同台演出做准备时.突然接到了母亲声音嘶哑的电话:“我的嗓子坏了,今天不能唱了。”听到母亲的话后,休斯顿很着急地说:“我总不能一个人上台去唱啊!”她的母亲却对她说:“你完全能够一个人唱。因为你很棒!”  相似文献   

2.
J·R·科尔和H·朱克曼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妇女而言.科学与做母亲可二者兼得,家庭对于这些女科学家不是累赘,而可以并存,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傻母亲     
母亲只有在家时,才会露出犯傻的一面。她所做的傻事、说的傻话层出不穷,令人哭笑不得,欲罢不能。但我喜欢傻里傻气的母亲,习惯沉浸于她那份独特的爱里。
  母亲做的“傻事”
  我小的时候,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有段时间,我和父亲三天两头地跑去医院照顾母亲。父亲怕我在医院寂寞,就让我呆在家中。可大人们各有所忙,谁有时间照顾我?所以我独自看着动画片打发时间,等待着爸爸中午回来做午饭。  相似文献   

4.
张颖 《科学中国》2006,(10):46-49
在科教片“动物世界”中你或许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年轻的野山羊一边跳,一边扭动着身躯。似乎有意要展现它优美的躯体。在白茫茫的北极地区,狼在雪地里欢快地相互追逐着。在北美山区,一只美洲虎幼崽紧跟在母亲后面蹦蹦跳跳地走出洞穴.不时跑到母虎前面,用爪子轻轻拍击着母亲的鼻子。一群猕猴吃饱后。兴高采烈地做着后空翻动作。一只黄莺站在树枝上。将石子丢进树下的一个玻璃缸里.石子撞击玻璃发出的叮当声让它感到很开心。  相似文献   

5.
她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普通家庭.10岁那年.父亲爱上了别的女人.母亲伤心地远走他乡.她从幸福的小公主一下子变成没人管的野孩子。不久.父亲将继母娶进家门.拂去了母亲残留的气息.也破灭了她让父母团圆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许松华 《知识窗》2013,(2):16-16
“你们家的黄豆下肥太重了。瞧,豆秆多壮!”五娘背着一捆柴.在我家黄豆地边看了良久.这样对母亲说。“是吧?”母亲头也不抬地继续下肥,含笑说,“肥下得重,豆子才结得饱满.”五娘没吱声。一阵秋风把她的一绺黑发吹开.像泼洒出去的一层薄水.看着五娘的背影渐远.母亲啐了一口:“呸。你就眼红吧!——就巴望我家豆子瘪!老杂种!”每年.母亲都要和五娘来这么一段对白.  相似文献   

7.
肖平慧 《科教文汇》2012,(18):95-96
任何一个孩子在他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感受到他的存在的第一人,就是他的母亲。同样,母亲在孩子品行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应该是"第一人"。母亲通过有意识地做一些小事,对孩子品行的培养就将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感恩的心     
母亲节这一天,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说他现在非常难过,因为他的母亲不久前突然中风,幸好经过抢救,已经有所好转,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天天陪伴在母亲身边,祈祷上天让母亲快些康复,好让他有机会好好孝敬母亲。  相似文献   

9.
若干年前,在欧洲北部的山村里,住着一户五口之家:父亲、母亲和三个儿子。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父亲经常带着三个儿子去狩猎。打猎归来,除了能吃上母亲做的鲜美野味外,家里还有一  相似文献   

10.
抱养的孩子     
她从来就不是漂亮的孩子.虽然她的母亲美丽端庄.父亲也仪表堂堂,但从来都没有人说她漂亮。她刁蛮、任性.在学校里是小公主兼小霸王.因为她的父亲是市政府领导.而母亲.辞掉公职后办了一家建材公司.规模虽不算很大.但资产可观.老师让她当班长.什么事都向着她。  相似文献   

11.
报之以歌     
朱晖 《知识窗》2011,(5):24-24
三年前.贾斯汀.比伯还不是全球人气小天王.还没有在“全美音乐奖”中横扫四项大奖.也没有在各类盛典中与众大牌明星平起平坐。那时,他只有14岁,一个平凡的加拿大男孩。父母离婚后.母亲独自抚养他.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经常出去打工。他天生爱唱歌.有时.他也会去家附近的一家歌剧院门口卖唱。  相似文献   

12.
周海亮 《知识窗》2011,(9):36-37
母亲的红宝石,剔透、晶莹,杏仁般造型,卧在天鹅绒上,装在檀木匣里。他小时候见过,被璀璨明亮的光泽迷了眼睛,念念不忘。他不能帮母亲做事,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上学,不能做最简单的乘除运算和稍稍复杂的作文。换句话说,他是一个傻子。傻子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3.
流沙 《知识窗》2010,(6):15-15
超市里的大米、鸡蛋经常搞促销.队伍排得好长。母亲把孙子送到学校,就花一元钱乘公交到超市去排队。大米买好了.扛回来不现实.于是花了6元钱乘人力三轮车回来。结果大米只便宜了5元.而成本付出了7元。但母亲觉得赚到了便宜。很高兴.于是我硬生生告诉自己.不要把赤裸裸的成本账算给母亲听。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种子     
<正>当孩子还孕育在她的腹中时,她并不似书中所写的一般有一种"做母亲的奇异的幸福",相反倒有一点惶惑。她刚刚适应妻子的角色,而今竟要做母亲了,她有些无所适从。阵痛袭来,她心中有点恼,有点怨。孩子给她的见面礼竟是这千回百转的折磨,她很痛。在那阵痛的缝隙,担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很多人照顾自己的小车更甚于照顾自己的母亲。然而,我们只要求我们的车能够保持良好状态十来年,但是却希望自己母亲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一辈子。或许,我们需要有一本母亲《维修保养手册》,这样我们就知道该怎样照顾我们的母亲了,至少可以像我们照顾自己的爱车那样做。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在非洲肯尼亚发现了一种形似蚯蚓的两栖动物,它们喂养孩子的方式让人匪夷所思。 这种两栖动物的幼崽会用牙齿啃噬母亲的皮肤,以此作为食物。两栖动物的母亲的皮肤外层含有牛奶一样的营养物质,能够给幼崽补充脂肪,帮助它们生长。当然,母亲所做的牺牲其实并不太多,不会伤害它们的身体。这种两栖运动在生命中要经历脱皮阶段,绝大多数的皮肤可以重新生长出来,因此母亲用自己的皮肤喂养孩子,也算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7.
当胎儿还在母腹中时,说“胎儿是母亲的一部分”,大概无人说错,而一旦婴儿呱呱坠地,特别是已经长大成人、生活能够自立以后,尽管他(她)与母亲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要为母亲做各种各样的“服务”,但这时仍说儿子女儿是  相似文献   

18.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最近在动物身上发现了幼崽为什么眷恋母亲的原因,他们找到了一个母亲吸引孩子的化学分子2MB2.这是由母亲乳腺分泌出的一种挥发性小分子.这种小分子属于外激素,它能够引导幼崽去寻找母乳。这一发现又重新引发了早已平息了一阵子的人类是否存在外激素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工资     
美国作家克里腾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提倡应把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量化,给她们应有的肯定.她指出,母亲是一种"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神奇母爱     
孩子需要母爱胜于食物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做过"关键期实验".给一个幼猴两个人造母亲,一个有奶水,一个没有奶水.有奶水的母亲是用冰冷的铁架搭建的,而没奶水的母亲身上包着厚厚的绒毛.然后让观众猜测,小猴子会喜爱哪个"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