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规律性的体力活动有利于提高健康效益、降低疾病风险,大量的研究证实了体力活动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从体力活动概念,历史演变过程,体力活动量的各单因素(量、强度、频率、时间)等方面概述了体力活动与健康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通过历史回顾厘清了体力活动中“剂量”这一概念由“体力活动总量→业余时间运动量→运动量单因素”的演化过程,对建立在剂量-效应理论基础上的运动推荐量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深入探讨了运动量、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各单因素与健康之间可能存在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模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已有的有关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效应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运动心理学     
G804.82 20033393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training onemotion[刊,中,A]/晏宁,毛荣建,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30-32,73参19(SJ)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情绪//效果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伴随着各种情绪效应,且大量的研究报告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二者之  相似文献   

4.
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目前较为有影响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以及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重要社会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不同群体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梳理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作用路径,发现:(1)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身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青少年、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2)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区环境(体育活动设施、社区学校条件)、家庭因素(家庭物质环境、家庭成员身体活动行为)、久坐行为、超重或肥胖、锻炼动机(锻炼意图、自我效能)等因素对个体身体活动产生影响。(3)当前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与身体活动关系的研究存在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混乱、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身体活动的理论构建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南4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进行问卷调查,并从认知效应、情绪效应、自我概念认识和人际关系等4个方面分析在体育活动的作用下,对城市居民的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各种影响。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参与者具有更加乐观的生活态度,自我感觉更好,身心健康水平更高,人际交流能力和亲情关系自觉良好。  相似文献   

7.
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7  
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目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回顾了有关身体活动心理治疗效应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阐述了快乐对于坚持身体活动的重要性;讨论了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身体活动方法;并对上述内容进行小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校园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为观察对象,考察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减缓的效应。在调查中,来自浙江高校的837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一个改编的心理危机自评问卷,根据这些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分为体育活动参与不足、非常规体育活动参与和常规体育活动参与3种类别,采用方差分析对各类别的被试进行心理危机状态的强度差异比较,并进一步运用归回分析考察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和频率对心理危机减缓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心理危机水平要低于非常规体育活动参与和体育活动参与不足的学生。研究进一步表明,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对人际关系危机、情绪控制危机和环境适应危机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体育活动参与频率可以共同预测心理危机减缓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静力性拉伸是竞技体育热身环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拉伸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其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运动损伤的急性效应,同时避免其降低力量或爆发力表现的急性效应是摆在教练员和运动员面前的一个难题。通过对静力性拉伸相关文献的梳理,讨论了静力性拉伸对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损伤和力量或爆发力表现急性效应的多重作用,厘清其产生急性效应的生理机制,并分析影响其急性效应的相关变量。研究认为,在既定的拉伸时间下,重复次数对静力性拉伸急性效应的影响甚微,把拉伸时间控制在45s左右、使用次最大拉伸强度、把静力性拉伸与动力性练习组合、将静力性拉伸置于专项练习之前进行,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静力性拉伸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运动损伤的急性效应,又能有效地降低其对力量或爆发力表现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体感游戏作为体育运动与电子科技的结合产品,对其在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体力活动的促进、能量消耗、运动康复、社会价值以及心理效应等方面对体感游戏进行分析,发现体感游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满足其锻炼的需求,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地影响,能作为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员科学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理技能训练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有效性、训练方法上。心理技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理论导向,训练效果评价的效度不够,未能充分重视教练和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等。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完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突破评价心理技能训练有效性的传统方式,检验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进行跨文化与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回顾了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相关研究。介绍心理坚韧性4种较新的结构模型,梳理心理坚韧性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教练员行为、幽默风格、自我意识等,分析心理坚韧性的效应,包括运动倦怠、情绪调节策略、流畅特质等,指出未来研究者应积极开展心理坚韧积极的纵向研究,并注重考察情境因素对心理坚韧性的影响,探究其神经机制,关注其消极作用,进行团体心理坚韧性研究。旨在为运动领域中心理坚韧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营造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营造理想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意义及如何营造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价值,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培养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们不仅对青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缺乏深刻认识,而且对具体运动项目在非智力因素的特定需求方面也缺乏足够了解,以至影响了青少年竞技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有效性。旨在为提高青少年竞技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乃至运动团队的综合制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进行辨析,指出目前国内心理技能训练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集中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过重、缺少具体过程研究、未能重视教练作用等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明确概念界定,建立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自身理论;丰富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的方法;拓展细化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的内容;探究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足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国人对足球事业的日益重视,国内的运动心理学者对国内的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对1990—1998年中运动心理学领域的大部分论文进行了比较、归纳、总结。展示了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的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研究概况,分析了本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关于此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已经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而健美操运动与心理效益的关系尚未被具体清楚阐述。通过近年来国内健美操与心理效益的研究回顾和总结,结果发现健美操运动对人格、身体自我概念、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发现国内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对研究结果应该谨慎推论。为今后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促进高校女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心理机能方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是促进女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感调控、自我完善、社会适应、意志努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关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仍方兴未艾。但学者们关注的主题、采用的范式和方法不尽一致,研究结论不确定、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也仍然存在。该综述旨在通过分析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既往有关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是行为学层面的分析,虽然研究者也试图揭示出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机理,但囿于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难于揭示出运动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当下探讨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大脑神经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不仅助于厘清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脑机制,也可以促进行为学层面的相关研究。但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大脑神经机制研究也还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仍方兴未艾。但学者们关注的主题、采用的范式和方法不尽一致,研究结论不确定、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也仍然存在。该综述旨在通过分析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既往有关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是行为学层面的分析,虽然研究者也试图揭示出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机理,但囿于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难于揭示出运动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当下探讨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大脑神经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不仅助于厘清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脑机制,也可以促进行为学层面的相关研究。但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大脑神经机制研究也还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