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既是信息传播形式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时代,也是传播资源重新配置的时代.这种变革与重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播的内容和手段,而是渐渐出现在传播对象(受众群体)的选择和"站队"中.在这场变革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赢家,因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存共生、互补创新的关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推进,广播电视节目这种传统媒体形态将与新媒体持续并存发展,相互交融,共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 新媒体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基础,存在着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因此,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而是相互吸收彼此的优势,从本质上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都是靠内容吸引受众眼球的,二者的融合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及3G等新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它们一方面分流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另一方面改变着人们从传统媒体分享信息的方式和习惯,而且新媒体自身也在迅速变身升级换代,例如微信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曾经是人们信息交流重要方式的短信。因此对传统媒体来说,利用新媒体,并关注新媒体的变化从而一直站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前沿是传统媒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从广播媒体出发谈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5.
对于传媒行业来讲,得益于新媒体技术时效性和高互动性,广泛地受到现代社会群众的认可和关注.通过新媒体平台,受众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切实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使得新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显著增强,受众群体的关注力度和参与度也在此种情况下显著提升.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写工作和传统媒体存在着相当...  相似文献   

6.
崔柳  余汇 《东南传播》2014,(10):116-117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增加,新兴媒体以更活跃、信息传递更快捷、互动性更强等特点,让人们在悄然当中迎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宣传工作来说,与其融合是不二选择,在当前的宣传模式中,不少高校在新媒体背景下,其宣传模式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没有形成很好的互补;对宣传效果的科学反馈机制没有形成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宣传现状的基础上,从重视目标受众特点、发挥新媒体优势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力图构建起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宣传的立体模式。  相似文献   

7.
温莉 《声屏世界》2010,(2):34-35
从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看,崛起之初,新媒体一度对传统媒体构成挑战。然而.在经营模式、传播形式、内容形态、细分受众等方面.新媒体都与传统媒体有着“天然互补性”。这在汶川抗震救灾报道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一、自觉配合,共同参与新闻报道。在汶川大地震中,众多媒体在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报道。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星期至少有150家境内外传统媒体的3000多名记者陆续赶赴灾区,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6,(4):59
1月11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了《媒体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目前在受众群上,传统媒体仍略胜一筹,但新媒体正在"迎头赶上",尤其是社交新媒体使用频率极高。在对新闻信息的获取上,新媒体因"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民众偏好更高;但在重大新闻及突发事故报道上,民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高于新媒体40个百分点之多。受众数量:传统媒体仍胜一筹本调查内容包括民众对媒体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环境日新月异,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更体现了去权威、包容性的大众文化和草根精神,模糊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新媒体科技在互动性上的完善,使得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与拓展。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已经无法对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前新媒体飞速发展视阈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融合,则是当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其取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1]与传统媒体相比,尽管新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但其信息传播速度得以极大提升,在传播范围上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并且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故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促使传统媒体与之融合,无疑能够在吸收新媒体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出新闻资讯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则有助于为广大媒体受众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多样化新闻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11.
论“报网互动”的发展态势与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报网互动"不仅意味着传统媒体报纸与新媒体互联网具有互补关系,报纸可以借助互联网拓展新闻源,创新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网络媒体可以借助报纸提高点击率,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标志着传播技术的飞跃,媒体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以及受众消费体验的革命,宣告着媒体大融合的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2.
移动新媒体在智能媒体融合时代,显示出了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便捷性,在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移动新媒体写作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传播方式,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和阅读方式上,与传统媒体的写作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本文将以移动新媒体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移动新媒体写作在时间、传受双方关系以及各种方式上对受众社会生活产生的改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让我们先考察一下网络时代或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思维模式。在旧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接收多半是被动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内容的接收几乎完全是主动的和选择性的,受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主动地选择内容。如果从传统媒体看,北京的电视观众有60个频道、2200家日报供选择,那么,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能够提供各类信息的主页简直是无穷无尽,用之不竭。人在生活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天拥有24小时的时间。网络时代各种媒体的竞争就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受众的注意与否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广告的"新"主要体现在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广告在传播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广告受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给广告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也正是由于新媒体广告的"新",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内容缺乏创意、受众碎片化、效果监测技术不完善、可信度降低等问题。本文立足新媒体广告的内涵及其传播优势,重点探讨了新媒体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论     
《新闻实践》2011,(5):77-77
传统媒体要引导新媒体完善主流价值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一方面表现为群众从网络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微博等新的传播形式发展迅速,这样的现实无疑对包括纸媒和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提出了如何在迎接挑战中引导新媒体的时代要求。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所要做的不仅仅是与新媒体争夺受众,更应当发挥自身特点,引导新媒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姝 《新闻传播》2016,(4):31-31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方向的发展,受众完全可以依靠互联网端和手机端即可获得一手新闻信息,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增强了受众关注热点的参与度。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写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针对新闻采写的特点,提出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7.
梁泉 《今传媒》2016,(10):114-115
当下,互联网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环境和传播方式,许多网络电台的应运而生,让受众不仅可以在线收听广播,更可以创建个人电台。本文就从网络电台的传播效果、受众群体等方面入手分析,让传统广播借鉴新媒体,而非“互联网工具论”,相互融合更好发挥广播自身优势和特点,从采写内容、技术观念方面完成全面逆袭。  相似文献   

18.
王瑶 《新闻世界》2013,(2):52-53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已很难脱离网络,传统媒体已不再是大众获得信息的唯一通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信息正在出现融合和互补的趋势,许多发轫于网络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地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由于网络信息接收和发布的广泛性,在海量的信息中,受众很难注意到某些事件,这就需要网络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来吸引受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该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引发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9.
李启高 《新闻窗》2014,(5):92-92
一、新媒体对广播新闻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对新闻快捷、迅速的需求。特别是网络新闻,受众对新闻的内容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受众在网络上获得的新闻也更加具有新鲜性。在网络媒体上,受众能根据新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网络新闻有着更强的互动性,另外一个层面能充分体现受众的话语权以及民意表达权。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行业内容资源也在不断丰富。传统媒体新闻消息的获得只能依赖记者自身去发现,或者通过受众的电话爆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当前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发展现状,各自的优劣势以及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得出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便捷,更高效,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的单向性和时间以及空间的制约等都成为媒体发展中的障碍。而新媒体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海量的网络信息控制难度比较大,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的分辨难度大,部分虚假信息容易引发社会恐慌。而且一些不良信息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社会和谐发展不利。因此提出充分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实现取长补短的作用,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