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工作实践表明,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才能消除心理障碍,敞开心扉向老师倾吐心灵深处的秘密。学生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鼓励,把批评看成是爱护,表扬、批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就会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师生间的距离就会接近。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弹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一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我们都知道,那根琴弦始于老师的指导,源于老师的鼓励,基于老师的作文教学如何定位。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肯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只要我们老师肯富于激情弹准音符,只要我们老师能够鼓励学生将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写出来,就能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老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2006,(6):15-15
cherry:老师不仅是要学会教育学生,更要充当学生的好朋友,要理解学生的感受,有时老师的一句夸奖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一句辱骂会毁了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一个好老师,第一是要学会夸奖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尽量做到台上为师,台下为友。要创心教育爱学生,不歧视羞辱学生,更要做到为人师表。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带学生去踏青!!!  相似文献   

4.
黔课堂上很多同 学常不愿意主动回 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顾虑回答错了,会遭 到老师的批评,同学 们的嘲羌当教师给 予充分鼓励后,学生 就能解除顾虑.大胆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 见解。 鬓肇夔7 丫当学生遇到滩 题回答不出问题时 自信心可能会受到 损伤。这时老师给学 生以鼓励,告诉学生 老师充分的相信他 的能力,极易恢复学 生的自信。教师文明用语漫画图解~~  相似文献   

5.
一、支持并鼓励学生的不同寻常的想法和回答。学生都是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当学生提出独特的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老师暂缓做出正误判断,而是给予支持与鼓励,就不但能增强该学生的信心,而且往往会影响全体学生,使他们也勇于表达,进而形成热烈讨论的气氛,此为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起点。二、接纳学生的错误及过失,也就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了解错在何处,并在一种支持他们的气氛中告知可接受的标准。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乃成功之母。老师往往对学生的错误给予责备或惩罚,这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增加学生的挫折感,失去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6.
教师如果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以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常常如老师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反之,教师如果漠视或讨厌某些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品行往往会逐渐滑坡,进而破罐子破摔。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寄予期望,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行为,产生不负重望的决心,而且教师对学生的优点及时、合理的肯定,还会增强学生学习好、表现好、做好学生的信心。相反,受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必然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老师之间形成僵局,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曾有这样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这说明鼓励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说出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尊重、信任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直接接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感情上的纠葛。要么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要么是学生有了成绩,教师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要么是教师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要么是学生对老师表达不同的尊敬之感。这一切,都需要老师认真对待,慎重处理。稍有不慎,处理不当,便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必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教育有如催化剂,成功的鼓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强有力的推波助澜之效,不当的鼓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伤害孩子的自尊,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既然我们选择了这“充满情感、充满爱心的事业”,我尊敬的老师,在不吝啬我们鼓励的同时,请三思而后言,用我们深深的情、浓浓的爱去拌匀我们润润的言,  相似文献   

10.
眼睛会说话吗?会的,老师的眼睛会说话。你看,在老师严厉而不乏信任的目光注视下,一个正要挥动拳头的男孩,红着脸收回拳,安静地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一个正在伤心流泪的女孩,从老师的眼中读到了关心和爱护,悄悄揩去泪水;一个被人误解的学生,抬头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心中得到莫大的安慰;还有受到挫折的学生,在老师鼓励的眼神里,领悟到期待和力量;取得进步的学生,从老师喜悦的眼睛里,感受到赞许和鼓励……老师的眼睛真的会说话。在很多情境下,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需要也不宜用语言和动作去传达。比如,授课过程中面对违纪的学生,面对公共场合做错…  相似文献   

11.
师爱:学生心中的北斗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班主任老师,无论他有多高的智慧,如果他不爱学生,或只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的智慧便无用武之地。反之,一个水平还不很高的班主任老师,如果他具有强烈的师爱,便会刻苦奋进,努力追求,把班级工作搞得生机勃勃;有了这深沉的师爱,就会促使他朝更高的目标去追求。学生取得了成绩,老师以爱的语言、表情、动作,热情地加以肯定,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的鼓励,日后必定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回报老师的爱;学生有缺点、错误或受到挫折,老师充满爱的分析、批评、鼓励与期望,也会在学生的心中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增加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因担心答不对问题而挨老师批评,因而不敢大胆地举手发言。针对这种启而不发的情况,教师必须尽量做到多肯定、多鼓励,少否定、少批评,让学生树立信心,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目的。对待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能简单地用“对”或“不对”来评判,评判应注意因人而异,如果是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即使他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老师一鼓励,学生便会信心倍增,有了信心,便有了兴趣。让学生模仿文章中人物的对话、动作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人物对话,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  相似文献   

13.
1.爱心原则班主任工作实践表明,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才能消除心理障碍,敞开心扉向老师倾吐心灵深处的秘密。学生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鼓励,把批评看成是爱护,表扬、批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就会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师生间的距离就会接近。2.公平性原则由于环境及自身特点的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个性差异。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不可厚此薄彼,在给优生“锦上添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为后进生“雪中送炭”。班主任要把自己的爱分给每个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和…  相似文献   

14.
爱心教育是最稳固、最持久,最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关怀和慈爱下茁壮地成长,健康快乐地学习。老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一种鼓励、一种引导、一种帮助。现在的学生非常的需要关爱,不管我们眼中的“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鼓励和帮助。在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下,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将会更有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批语     
王婧人 《新读写》2008,(10):36-37
初读这篇文章,让我仿佛回到了小学时的作文课,同样期待能看到那些被老师画出来的优秀句子,也会拿着向周围同学炫耀。文章从批语这件小事,联系到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角度把握得很好,对自己的心理刻画得也很好。  相似文献   

16.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文本实质性的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强调读者根据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的文本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我们应更新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导、以老师为辅助”的新型的教与学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17.
颐新苗 《湖南教育》2004,(13):30-30
一、哪些批语能激起学生认真阅读的兴趣 鼓励表扬性的批语。这种批语或者是对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的肯定赞扬,或者是对某些词语运用的恰当表扬,或是对某方面进步的鼓励。当然,这种肯定、鼓励、表扬必须是恰如其分的。一般学生看到老师给自己作文写的这类评语,心里都感到十分高兴,总要多看上几遍,还会回头再看看自己作文的相关处。  相似文献   

18.
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会让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一、情感投资,拉近心理距离最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都来自于教育者对学生的爱心。老师爱学生,师生关系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哄人;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整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是十分必要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你。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互动的合体。学生作为学习的独立个体,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决定他们应该是老师的朋友。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施动者,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应该尊重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至少要做到两点:即鼓励学生说话,鼓励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各方说法     
《高中生之友》2012,(Z2):14-15
老师代表:我认为,学生做错事可以鼓励互相揭发。学生为什么会做错事?由于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自制力差的难免做错事。这时候学生会怎么样呢?会勇于承认错误吗?一般来说,他们是不会承认错误也不会正确面对的。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教师是导人向善的。错事已经发生了,当没有学生承认这件错事的时候,教师心里很着急,很想纠正学生的错误。此时怎么办?老师就会鼓励学生揭发。这就好比在社会上看到某人正在做坏事,该不该报警?学校更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