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搜神记》约在朝鲜半岛三国中后期相继传入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中古时期的叙事文学也从《搜神记》等中国志怪小说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三王墓》故事是《搜神记》最精彩的一篇,如果把《三王墓》故事与高丽中期朝鲜中古时期一些相关的叙事文学进行梳理,可以探明朝鲜叙事文学传统形成过程及中国唐前志怪小说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本《搜神记》"三王墓"条中的"立僵"应为"立不僵","僵"为"仆倒"义,而非"僵硬"义。  相似文献   

3.
<搜神记>的口语色彩较浓,反映了当时生动活泼的用语状况,探讨<搜神记>中的语法现象对汉语史,尤其是中古汉语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确定了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判定标准,然后对<搜神记>的动结式述补结构进行分类描写,最后指出书中的相似结构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4.
干宝<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最高成就的代表,但由于受当时文化背景和作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该书又具有实录的史书性质.试从作者的身份和创作缘起、创作目的 .作品材料的真实性和其补充正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该书的史书性质.  相似文献   

5.
干宝的<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于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后世小说与戏曲的影响更大.文章主要从<搜神记>对晋代以后志怪小说的影响,对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及明代拟话本的影响,对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对清代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影响,对后世戏曲的影响等方面,略做阐述.  相似文献   

6.
干宝以史学家的身份写《搜神记》,使得小说与历史互相掺杂,增强了《搜神记》的真实性,同时《搜神记》一书也真实地保存了当时民间的一些古代礼仪习俗的资料,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作品的社会背景与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7.
李剑国先生认为干宝作《搜神记》在曹毗《杜兰香传》前,必不能取《杜兰香传》入书.故其《新辑搜神记》一书中删掉了“杜兰香条”.但通过深入考察曹毗、干宝的生卒年及作品成书时间发现,二者写作时间接近,再结合干宝《搜神记》著录方法来看,亦有抄录曹毗《杜兰香传》之可能;从之后的各种类书中所引《杜兰香传》篇名之不同来分析,似乎也不能断定诸类书未曾引干宝《搜神记》;西王母形象至东晋初已演化为道教女仙,与《杜兰香传》主题吻合.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选入了陆蠡的散文<囚绿记>,这的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纯朴清丽,结构谨严精巧,情韵深厚悠长.这说明选家很有眼力.但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囚绿记>的主题归纳为: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笔者以为这种归纳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9.
雨果(Victor Hugo)的<巴尔扎克葬词>(又译为<在巴尔扎克先生葬礼上发表的演说>)是一位文学大师评价另一位文学大师的演说佳作.由于该篇课文涉及到两位作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与创作,涉及到西方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语境,这就给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与鉴赏带来了难度.笔者以为,该篇课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较难篇目之一.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其进行了基本到位的整体把握与鉴赏说明,但白璧仍有微瑕.现试举一例以与该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在朱东润先生所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收录了关汉卿名剧《窦娥冤》,其文后有一注释(即东海曾经孝妇冤)有误。在参阅《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东海孝妇》后,笔者认为,《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注释东海曾经孝妇冤末尾应由事本《汉书.于定国传》,改为:事本《搜神记.东海孝妇》。  相似文献   

11.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中<舞姬>、<泡沫记>、<信使>是森鸥外著名的"德意志留学三部曲".本文将从作者对三个故事的不同塑造着手,分析三部作品的关联性以及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爱情、对自我解放的不同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中<舞姬>、<泡沫记>、<信使>是森鸥外著名的"德意志留学三部曲".本文将从作者对三个故事的不同塑造着手,分析三部作品的关联性以及作者在不同阶段对爱情、对自我解放的不同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宋定伯捉鬼》,课文注称出自干宝的《搜神记》,我认为不妥。 《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干宝,字令升,河南新蔡人,生卒年不详,但主要活动于东晋初年。《晋书·干宝传》说他“性好阴阳术数”,“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二十卷。”作品借助神异题材,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显示了奇异怪诞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介词有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将八卷本《搜神记》与同时代文献《朱子语类》,以及其他两个本子的《搜神记》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介词的发展、继承。  相似文献   

15.
姜丽凤 《现代语文》2007,(3):116-116
干宝《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李寄》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作品。本篇塑造了有勇有谋、智杀蛇妖、为民除害的少女李寄的形象。在《搜神记》中,李寄是最为鲜明、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勃朗特姐妹的传世之作<简·爱>和<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两部作品的作者及其作品的探讨和评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观点纷繁.笔者认为,<简·爱>作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追求着完美和理想.它遵循着道德规律来决定人物的命运走向,它的真实远不如<呼啸山庄>那样更深刻地反映现实的复杂,<简·爱>归根结底是虚幻的完美,而<呼啸山庄>则指明了现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裴航>是唐代文学家裴铏<传奇>中的一篇代表作,爱情在<裴航>中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作者更加倾心的却是对神仙境遇的描写,神鬼神怪的事物几乎在<传奇>的每一篇作品中都出现,可见这才是裴铡最重视的题材.  相似文献   

18.
牛炜征 《文教资料》2008,(28):83-85
<搜神记>作为唐前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以其匪夷所思的故事构建影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容忽视的是干宝所编选的幻术题材,其中对幻术的详细描述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异彩纷呈的幻术奇观,更为后世研究魔术发展提供了文本依据.也为后代仙道小说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创作母题.  相似文献   

19.
章红 《考试周刊》2008,(22):194-195
华盛顿·欧文和陶渊明在他们最受世人瞩目也最受评论家好评的作品<瑞普·凡·温克尔>和<桃花源记>中,关注了相同主题,流露出两位作者对政治的不尽相同的相似态度.两篇佳作均文字流畅,情节生动,想象丰富.同时,两位作家都抒发了对自然的挚爱之情,具有前瞻性地表达了对生态问题的焦虑.  相似文献   

20.
同义变换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很有效的修辞手段,是言语表达者一种主动积极的修辞活动,若变换得当,能够产生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古汉语同义变换的三种修辞功能和语境对<搜神记>同义变换制约的四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