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是运用现象学精神、观念或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的某一现象和事实本身进行探究的一种研究范式或研究活动。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活世界被遮蔽和遗忘的局面。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不是随意而行的,有着自己的研究程序和要求。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现象学研究并非尽善尽美,它有着自己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限制。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是运用现象学精种、观念或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的某一现象和事实本身进行探究的一种研究范式或研究活动。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教师教学生活称王称霸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活世界被遮蔽和遗忘的局面。教师教学生活现象学研究不是随意而行的,有着自己的研究程序和要求。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现象学研究并非尽善尽美,它有着自己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限制。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哲学理论的现象学;二是作为研究方法的现象学。作为方法的现象学表达的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态度"或"思维方式"。现象学作为方法首先被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现象学方法被引入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打破了比较教育研究一直以来实证论独占鳌头的局面,为比较教育研究范式走向多元融合的开放道路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叙述探究与教师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发展是重中之重,包括教师教育和政策制定官员在内的各层教育改革者几乎总是以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发展的起点,他们把改革的焦点放在为教师设定的新知识和技能上。本文将教师知识和为教师设定的知识加以区别,阐述教育改革环境中的教师发展,解释以叙述探究进行对教师知识和教师发展的研究,并对以叙述方法来探究教师教育和发展提出一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个别”的割裂;在研究方式层面,现象学范式遵循质性研究的模式,擅长对微观体验的揭示;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现象学范式综合运用访谈、体验报告等手段,使研究结论具有建构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教育技术研究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现象学之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在于贯通融合,即有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定位融合、视域融合和研究取向融合。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探究现象学的实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现象学在行动研究中的适用性、可能性、价值与意义,并对深入到教育现象学的应用中的教育现象学写作与研究的方法、特征与意义做出了区分与描述。现象学不仅以其独特的价值与使命,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汲养,其实证的科学之光亦照亮了真实的人的生活之路,为教育学研究真实的人做出了重要的方法论引导。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扎根于教育情境、面向实事本身、关注教育现象的意义等等方面,为教育行动研究的实践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于进入到实践层面的教育现象学的反思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中的反思性文本的写作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0.
受现象学哲学思想以及北美教育现象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采取现象学态度和方法面对教育生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取向。现象学为教育学提供了思想资源与思维方式。为了在教育现象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我国教育现象学的发展,然后回到现象学哲学的思想资源中,从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和致思路径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明确教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规范教育现象学的致思路径,提升教育现象学的理论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争论,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文章通过对周扬以及胡乔木在这一问题上各自观点的研究、分析和比较,提出应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应用硬软酸碱原理对Baeyer-Villiger重排反应选择性规律进行理论解释,并说明了异丙苯氧化酸性水解重排反应也遵循硬软酸碱原理。  相似文献   

14.
王佳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2):131-134
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为了实现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提出从四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5.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取代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紧迫而必要,为了使心理咨询更为有效,能被学生普遍接受,需要根据高校实际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Paradox(似非而是的隽语)与Oxymoron(矛盾修辞)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它们因表面自相矛盾但实则入情人理的共同特点而经常被混淆。本通过例句分析了这两种修辞格的异同并对它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OMPLEXITIES AND CONTINGENCI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19.
A bstract .  In this essay Andrew Metcalfe and Ann Game argue that although the term "dialogue" is commonly used in educational theory, its full significance is diluted if it is seen as a matter of exchange or negotiation of prior positions and identities. As a meeting point, they argue, dialogue suspends the senses of time, space, and ontology on which identities are based. It is therefore not simply metaphorical to say that dialogue changes lives and opens minds. Using empirical material from interviews with Australian students and teachers, Metcalfe and Game draw out the relational qualities of genuine dialogue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y have for how we understand everyday classroom life.  相似文献   

20.
For some eighty years, Bureaus of Jewish Education, working under a variety of names, have served the cause of Jewish education and the Jewish community. From time to time, as have all agencies of the Jewish community, the Bureaus have had to rethink their roles. Because of radical shifts in the way Jews live their lives, the nature of Jewish commun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Jewish education as a priority, at least, in the rhetoric of Jewish life, this would appear to be such a moment. In doing so, agencies have to understand the questions and problems that are specific to their times and also revisit old questions to find new answers. An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what happens to the advocacy role of the bureau when the Federation, at least rhetorically, adopts Jewish education as a priority. An old question that, perhaps, requires new answers is “What ought to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eaus of Jewish Education and denominational movements?” In this article, I wish to turn my attention to this question, and, perhaps, provide some basis for formulating policy and ideas about practice. My response cannot help but be affected by my experience as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The United Synagogue of America but it should not be taken as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ynagog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