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交通连着你我他》主题生成及方案设计课教学流程:1.联系生活,确定主题;2.讨论交流、形成子课题;3.理清思路,制定方案;4.交流展示,指导完善活动方案。整合内容:《交通连着你我他》是整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从马车到飞机》、《天南地北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和安全教育第一课《学会避让行驶中的车辆》、第二课《守秩序保平安》两科的知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考试?1.测试你对某门课的掌握程度;2.测试你的学习技巧和记忆力;3.评估老师的教学质量;4.最重要的,是测试你诚实与否.  相似文献   

3.
刘虹 《湖北教育》2003,(1):31-31
这是一节公开课!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面积和面积单位》,课的结尾,我出示了一块小黑板布置当天的作业:1.小组合作,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面积单位量一量教室门口走廊的面积;2.把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告诉你的爸爸妈妈或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4.
自学安排与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要求:(1)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2)你在预习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3)你有没有与课本不同的想法或你认为更好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转变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2.解读课标,构建素质目标体系;3.运用媒体,优化素质教育课堂;4.科学评价,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有三大环节: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人们对中间环节的研究已很多,但我认为课前准备环节更不可忽视。课前准备实际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理念中"课外"环节的一部分,苏步青说:"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业。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业。"~[1]它充分地说明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一、教师的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听的语文课,包括各级的教学大赛、研究课、观摩课,有几百节,其中,“半截子语文课”居多。何谓“半截子语文课”?我们来见识见识它的模样。下面是《散步》的案例(提纲):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1.文章写什么内容?2.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后,全班讨论:1.文章所表现的亲情体现在哪里?2.结尾段如何理解?3.哪一段最能表现出“我”的责任感?4.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总结课文内容;朗读课文,之后向课外延伸,讨论:1.你知道哪些关于亲情的名言?2.你知道哪些关于亲情的作品、故事?3.教师推荐课外阅读文章。这节课,…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课前准备:教师:计算机课件。学生: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教学过程:(一)以谈话方式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以谈话方式开课,有效组织课堂;提示学生举起右手或左手,直奔主题]1.感知左手和右手。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  相似文献   

9.
白晓明 《教师博览》2013,(10):48-49
<正>看到一篇小文,写自己亲历的"外教的最后一课"。这名外教在最后一课上谈到第二天的考试问题。为什么要考试?这名外教说:第一,测试你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第二,测试你的学习技巧和记忆力;第三,评估老师的教学质量;第四,这是最重要的,测试你的诚实。而如果你在考试中作弊了,这会:1.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诵诗歌;2.了解作者普希金。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揣摩诗中传达出来的人生态度;2.结合实际生活和阅读积累谈一谈你对诗歌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的真谛,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重点与难点】1.反复诵读诗歌;2.体会诗中传达出来的人生态度。【学法指导】1.扫清文字障碍,反复诵读诗歌;2.搜集"普希金"的相关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3.细细品读诗句,联系自身经历小组交流心得;  相似文献   

11.
全文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思品课的现实状况谈起,就目前思品课如何改变"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进行了三方面的论述:1.以"情"感人,创造和谐的氛围;2.寓"情"于景,创设愉悦情境;3.制造悬念,把思维还给学生,提高觉悟.  相似文献   

12.
林群 《河北教育》2003,(4):28-29
教例: 1.谈话引入。 (1)你去过麦德龙超市吗?这节课我们来了解麦德龙超市的一些情况,并用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先请同学们阅读三条信息,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 A.食品类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1/5; B.双休日到麦德龙超市购物的人数比平时多三成; C.三星电视机让利2%出售。 (2)师生共同小结:通过阅读这些含有分率的句子,我们可知道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联想到另一个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4耀96页。【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1.让学生介绍学校;介绍班级;介绍自己。2援了解班级人数、男女生人数。二、谈话导入1援(课件出示上图)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信息猜一猜,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内容?(板书:可能性)你从哪看出来的?你们以前学过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  相似文献   

14.
【试教课教案】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则谜1语.同,看学看们分,别我是们哪先位来同猜学两。高,爱出踢示足:(球1)爱黑赛脸跑蛋;脸,上个架子副小眼镜,说话幽默逗你笑。(声2)音歌;儿上唱课得积动极听发,言广,播朗传读递课  相似文献   

15.
1.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2.知识与技能: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师生准备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教师准备相应的课件。2.实验材料:试管、纱布、刀、小烧杯、记录纸、各种食物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一名学生配乐诗朗诵:“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变得欢畅……”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2.讨论:为什么水能让小草变得嫩绿,鱼儿游得欢畅呢?(…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复习导入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海伦的哪些事?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近海伦,了解海伦。二、精读品味1.轻声读第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2.那么她盲到什么程度,聋到什么程度呢?(出示句子:(1)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2)她面对着的是无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析句、想象,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了解词体师:说说你对词的了解。(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8.
说明:一、冒号前边的数字是期号,后边的数字是页码; 二、消息、补白短文以及图片等均未收入本目录。 ·特别关注·1:3 你追求什么?1:3 钟敏老师来信1:3 赵谦翔老师复信1:4. 钟敏老师回信1:5 改革——为了一种追求 胡荼1:6 领导,你追求什么? 文字2:3 并非就事论事2:3 学习新《课标》,改革测试题 刘东勇2:4 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 郑逸农2:6 评价应着意于学生发展 滕淑玲2:7 由一份试卷谈新课程改革中的命题原则姚守梅2:8 更新理念,科学检测 ——对广西宾阳一份试题的评析 熊成钢3:3 语文素养:语文课的目标?3:3 语文素养——一个怪胎 古源3:4 用…  相似文献   

19.
薛晖 《儿童音乐》2012,(9):42-43
课例1:《我和你》《我和你》是一节初一的唱歌课,由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学校林嘉添老师执教。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地演唱《我和你》;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音乐学习活动;能认真聆听教师演唱的《我和你》,并且能够模仿此风格的演唱。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