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爆发的非基督教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在非基督教运动中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上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不仅直接推动了非宗教大同盟的成立和非基督教运动的蓬勃发展,还撰写了大量文章批判宗教信仰及其教义的弊端,回应宗教信仰与思想自由关系的论争,为非基督教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世界学生大同盟总干事克鲁门先生说:"中国学生运动在世界学生运动中是处于领导之地位。"我当初听他讲的时候,以为他是对中国人说客气话。但是,九个月来,在巴黎、日内瓦、布鲁塞尔、伦敦和美国,因接触学生活动,而得到的经验是证明了克鲁门先生所见之正确。中国学生拿  相似文献   

3.
世界学生大同盟总干事克鲁门先生说:"中国学生运动在世界学生运动中是处于领导之地位。"我当初听他讲的时候,以为他是对中国人说客气话。但是,九个月来,在巴黎、日内瓦、布鲁塞尔、伦敦和美国,因接触学生活动,而得到的经验是证明了克鲁门先生所见之正确。中国学生拿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的苦难叙事与其自我认同有着深刻的关系。虽然"归来"作家揭示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政治运动对人的精神与肉体的迫害摧残,但他们的用心显然在于刻意强调自我无怨无悔的忠诚。在新时期之初,这正是知识分子获得历史主体地位的必要前提。但这也意味着知识分子放弃了对苦难、历史必要的追问,复杂的民族国家历史、个人情感记忆就此被简化,被悄悄重构。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围绕"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历史分期、发动原因、"大寨精神"以及"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历史评价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今后,要使"农业学大寨"运动成为具有立体感的研究客体,还要对这次群众运动进行宏观的把握与考量,对研究材料与历史文献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对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更新与转换。  相似文献   

6.
"拔白旗、插红旗"运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工农业、工商界、军事界、宗教界、科学界、教育界及学术界等领域。知识分子界"拔白旗、插红旗"运动是整个"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整个运动的一面镜子。知识分子界"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发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对知识分子界产生了很多消极的、深远的影响,给知识分子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同时给现在的知识分子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广大工农兵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投入战斗,有力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干部电积极行动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  相似文献   

8.
在反对腐败方面,"四清"运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这次运动是得不偿失的。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反对腐败,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从中得出经验教训,群众运动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其负面作用很大。在反对腐败时,走群众路线和运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应走群众路线,完善各种法律和制度,将群众路线法制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王艳飞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1):25-31,4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改造方针,通过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从最初实行"全包下"的政策,到初期的理论学习、"知识分子洗澡"、"人人过关"思想改造运动、参与革命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的全面改造运动,造就了新中国的知识分子队伍,增强了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一改造过程对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庄斌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5):103-105
一、清末的民众运动清末的这种民众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抵制列强侵略要求而兴起的群众运动,另一类是为收回已丧失利权或维护本国利权而兴起的运动。无论是哪一类运动,都与外务部所办事务直接相关,并迫使外务部做出回应。前一类运动是直接反对列强的侵略要求,除了表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群众运动”发动频繁,其中有正有误,是非交互。本文对“群众运动”问题作了分析,阐述了“群众运动”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强调对“群众运动”要作辩证分析,具体对待,同时论证了邓小平关于“不搞运动”观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非宗教运动对洹河流域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非宗教运动作为一次思想文化革命可以影响一时,但不可能长久。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低俗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民间信仰在传统社会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将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救亡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只有廓清这个问题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运动向政治斗争运动转变、从知识分子运动向群众运动转变、从追求个人解放向追求民族解放转变的问题。但是这种救亡不是旧式的救亡,它是要通过打倒中国旧文化、创建新文化来改造中国,实现民族救亡的目的。救亡与启蒙是互为条件的,我们应该肯定先辈的革命斗争。今天我们应该发扬五四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众语运动是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的一场文学语言变革运动.运动的发起者虚设了一个文言、白话、大众语的"进化"图景.然而,正如大众是知识分子对自身之外特定人群的想象的产物一样,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也只不过是知识分子所建构的语言、文学乌托邦.  相似文献   

15.
张阳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1):60-61,64
台湾原住民族的衰弱是近代台湾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随着整个原住民族群边缘化程度加剧,原住民问题遂成为台湾社会一大社会难题。为争取生存空间,维护少数民族权利,20世纪80年代,原住民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原住民权利运动”,简称“原权运动”。在台湾政治“民主化”与“本土化”的双重作用下,“原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该运动虽声势浩大,却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波折不断;原住民群体的边缘地位也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社会发展中难得实惠。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1年秋冬之际发起了一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这场运动是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发生的,有其必然性。但运动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新时期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谁先响应了学生运动 从五四运动的发生不难看出,国难当头,最先觉悟的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但是,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运动就不单单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作用。长期以来,教科书的描述突出工人阶级,似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带动了其他社会力量。教科书偏重革命史也埋没了20世纪前20年的爱国运动。事实上,同情学生、支持学生、迅速起来与学生并肩抗争的始终是城市工商业者,工人的觉悟在他们后面。当时,除青年知识分子外,具有反帝爱国意识而且有组织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我们熟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历史,但是,不太了解同期发生在城市的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胡适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就在五四运动的时候发起了白话文运动,来维护文学作品的民间立场。直到"后新时期文学",都在进行着一场"民间立场"或"民间价值"的博弈。由此可见,民间立场使我们在研究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展开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对土地改革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不仅大大加速了土改运动在新解放区的进展,而且促进了"和平土改"向"斗争土改"的转变,强化了土改中阶级斗争和民族主义的观念,为土地改革的彻底完成创造了政治和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虽然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出现过"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法,但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前,并未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笼统地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帽子,是在中共"八大"戴上的.只不过,反右派运动之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提法被广泛使用,并且强调知识分子属于"剥削阶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