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去年前住非洲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的数百名中国官兵,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展示了中国军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受到联合国官员和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7,(4):F0002-F0002,I0001
前往黎巴嫩和苏丹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维和官兵,忠实履行使命,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训练演习逐步开放和执行多样化任务的增多,国际国内媒体对我军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联勤部队经常参加维和、救灾、演习等多样化后勤保障任务,面对媒体几率也愈来愈多。官兵在媒体面前的表现,直接关系着中国军队的形象和声誉。沈阳军区联勤某分部近年来参加了维和、援外、救灾、处理日军遗留化学武器、“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等关注指数高的多样化军事任务。  相似文献   

4.
邓军  曲楠 《军事记者》2011,(5):51-5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军使命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成为我军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纵观过去几十年,我军官兵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充分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军地媒体大力宣传我军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努力维护和塑造我军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雷锋”走出国门——雷锋生前所在团官兵赴利比里亚维和@盖旭辉  相似文献   

6.
牛占军  高建林  聂中涛 《军事记者》2006,(6):F0002-F0002
2005年4月16日,结婚仅1天的解放军209医院护士长冷辉,在爱人深情眷恋的目光中,路上了赴刚果(金)的维和历程,一去就是9个月。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她和队友们一道克服了高温、疟疾、食物短缺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完成任务,被联合国授予维和勋章。图为她在维和期间的一组工作、生活镜头。牛占军、高建林、聂中涛摄影报道一位中国“白衣天使”在刚果(金)@牛占军 @高建林 @聂中涛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摘     
我军第一张诞生在域外的报纸随着中国第二批维持和平部队开进柬埔寨,我国新闻史上又增添了新的一笔──反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维和工兵生活的《八一蓝盔》报,于1993年1月10在柬埔寨正式创刊。短小精悍的《八一蓝盔》报,四开两版,在1993年1月10日到9月16日的8个月时间里,共出版了16期,为我军军史留卜卜一批珍贷资料。写临人言要是基层*兵、据统计,敞7批维和官兵中20%的人在《八~蓝盔)报_L发达槁子。摘于《新闻爱好者\1995.4)“副刊”的来历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报纸副刊起于消朝末年,件始I…‘创张”或“附张”,大都…  相似文献   

8.
金苗 《军事记者》2012,(10):39-40
维和行动具有国际化程度高、政治敏感性强、部署时间长、任务风险性大、协作关系复杂等特点,在国际、驻地和本土有着不同的大众传播需求和价值。本文尝试从公共外交的路径和理念切入.对维和行动的国际传播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9.
周确 《新闻传播》2005,(1):56-57
这次我接到总社摄影部要我专程赴海地采访我国首次成建制派往海地维和防暴警察部队的任务,是我于今年4月赴拉美长驻后第三次离开总分社所在地墨西哥城。  相似文献   

10.
薛作瑞 《军事记者》2010,(11):55-56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初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指出:“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全军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面向基层、贴近官兵,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努力适应广大官兵全面发展的需求,真正成为广大官兵的良师益友。”这是对军队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以沈阳军区201医院为主体的4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小分队,在赴刚果(金)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期间,克服频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第二批维持和平部队开进柬埔寨,我国新闻史上又增添了新的一笔——反映中国维和工兵生活的《八一蓝盔》报,于1993年1月10日在柬埔寨正式创刊。 《八一蓝盔》报,四开两版,在1993年1月10日到1993年9月16日8个多月时间里,共出版16期,为我军军史留下了一批珍贵资料,为我军的新闻史写下了生动的篇章。 从《八一蓝盔》简讯栏里部队纷纷成立报道组的消息可以看出,平时给报纸写稿人员主要是基层广大官兵,据统计,第二批维持和平部队官兵中20%  相似文献   

13.
赵星辰 《东南传播》2022,(3):134-136
作为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在全国院线公映后拥有着良好的口碑,并获得第18届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纪录电影。该片以年轻的维和战士作为叙事切入点,用独特的叙事艺术与新颖的表达方式传递了维和的内在精神,本文从创作理念、制作模式、叙事手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更好讲述海外维和故事及同类型纪录片的后续创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成才     
《军事记者》2012,(4):71
阿勒泰军分区为边防一线培训报道骨干本刊讯何朝志报道:2月23日至29日,新疆军区阿勒泰军分区为边防部队举办了一期由30名基层报道员参加的培训班。这个军分区官兵全年担负边防执勤巡逻任务,工作头绪多,守防任务重。为充分反映边防官兵战备、  相似文献   

15.
张新氏  彭辉  刘明 《大观周刊》2012,(32):29-30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针对如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遵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所要求的官兵心理防护力进行探讨,从心理学视角透析官兵心理肪扫力的因素构成,提出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加强官兵心理防护力这一论点,并介绍团体心理训练的组织、实施的具体操作,切实有效地为部队关于加强官兵心理防护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之前的19个月里,一 位来自中国的维和警察,在东帝汶这个 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岛国,以他的专业 精神与人道关怀,用手中的“摄像枪”记 录下这个国家由乱而治的历史。也向世 人展现着作为一名中国警察的风采。 他的名字叫张振贵,是中国派往联 合国东帝汶任务区的158名维和警察中 的一员,到达东帝汶之前他是广州市公 安局一名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普通警 察。在东帝汶,张振贵是执行维和任务 43个国家的警察中唯一得到授权,进行  相似文献   

17.
担负解放军报社警卫任务的是北京卫戍区某部的官兵。他们以良好的素质,文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在开展读报评报用报活动中,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形势任务、紧贴官兵思想实际,不断赋予读报活动新内涵,摸索总结了“读报内容重点化、读报时间阶段化、读报形式多媒体化”的读报方法,使官兵在读报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全团官兵抓准备、谋打赢、作贡献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杨鸿 《军事记者》2010,(10):58-60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以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官兵为主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10年8月9日凌晨紧急驰援灾区。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杨鸿和梁怀强跟随工兵团官兵,做全程跟踪报道。工兵团官兵牢记服务人民的宗旨,连续奋战,争分夺秒,全力搜救幸存者;部队新闻工作者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灾区,忠于职责,废寝忘食,与抢险救援部队同甘共苦。高标准完成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与地位日渐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步履也从艰难的“第一步”探索中前进,变成如今的“昂首阔步”常态化运行,拓展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道路,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