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候机理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共同造就了赤峰地区沙化现象的形成,赤峰人民经过长期的治沙实践,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的赤峰模式,也取得也显著成绩,但赤峰地区沙化治理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赤峰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象征:草原明珠、文明之源、古玉之都、辽代遗址.要利用这些优厚的条件,发展旅游事业,弘扬地域文化,必须加强学习,努力达到“人人是导游”的目标,熟知我们的现状,了解我们的历史,赤峰才能在旅游业中腾飞.  相似文献   

3.
苏玲 《中学文科》2006,(10):25-26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的高低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赤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赤峰地区已召开了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赤峰市政府将发展旅游业放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而且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又荣升为世界地质公园。作为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们必须担负起引导学生了解赤峰的历史、热爱赤峰的现在、建设赤峰的将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对古代的体育类型可以按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粗框架划分,称为游牧体育和农耕体育.本文试图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的出土文物和史料,运用马克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论的分析,期望以点带面将古代赤峰地区体育类型的独特性呈现出来,为研究古代赤峰地区的体育做贡献,为当今创建赤峰旅游城市增添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一般原理,并对赤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对赤峰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机械自动化作业所取代,由于缺乏身体锻炼和自我保健意识,本在中来年人群中多发的颈椎病逐渐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赤峰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如下:赤峰学院大学生对颈椎病有一定的认知;赤峰学院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注重肢体及局部保健人数较少;赤峰学院大学生患有颈椎病者占有一定的比例.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掌握大学生颈椎病现状,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使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内涵深广的概念,文化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总和。而语言是人类的一种听觉的符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了解文化。民俗是一个地区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方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夹"是赤峰的一种地方小吃,透露着赤峰地区人们的物质文化。詈语词一直被文人雅士鄙视,认为其不雅下流,难登大雅之堂。可是詈语却可以真实的反映着一个地区民众的心理文化和人际关系。本文分别从"对夹"这种地方特色小吃和詈语词来介绍赤峰方言中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8.
对地质旅游资源的概念作了阐述,论述了赤峰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探讨了赤峰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赤峰方言形成于清代,是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之间的一种过渡方言,具有较强的地域特性.  相似文献   

10.
赤峰方言形成于清代,是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之间的一种过渡方言,具有较强的地域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声乐文献是中国传统文献中具有独特价值的音乐理论遗产,是我国古代先哲在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独具特色和较为完善的声乐演唱理论。在中国古代声乐文献中包含着丰富的演唱艺术思想。千百年来,在这些演唱艺术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声乐表演艺术家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他们调动了诸多美的形式与手段来抒发情感和塑造意境。总结中国古代声乐文献中的演唱艺术思想,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声乐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12.
论古希腊音乐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几乎包括了除体育以外的所有科目。古希腊人有一套特色的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被纳入哲学范畴里进行理解和定义。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渊源是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教育对人的素质形成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给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改革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有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作用。诗乐本一体。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课前用音乐诱导学生,课中用音乐激发学生,课后用音乐收束,有助于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有助于其领悟古诗词之情感意蕴,感受古诗词之音律美与艺术美,能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小学古诗词课融入音乐元素,要适时、适度,配乐也要恰当。  相似文献   

14.
从湖湘文化的特征以及影响,特别是湖湘文化内容上看,湖湘文化与地方民族音乐是息息相关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也是地方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地方民族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行音乐历经“西风东渐”的影响以及商业化运作之后,逐渐开始探索建构自身的音乐体系,积极争取与主流文化相融入。在这一进程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风”的兴起。“中国风”流行音乐全方位融入了民族元素,主要体现在歌词文本中对古代诗歌等传统语言文化的引入、旋律上对民族调式的运用、演唱中对地方民歌与戏曲的借鉴以及配器上对民族乐器的广泛运用这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中国风”流行歌曲的这些创作特征。有助于更为直观地理解和把握新时期民族化这一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6.
福州十番"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州十番是流传于福建省福州附近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福州十番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另一类是用民间管弦乐器加上打击乐器演奏的“丝竹锣鼓”。本文主要对“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几首代表性十番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丝竹锣鼓、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曲牌,小调,哗牌等。曲牌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乐曲;小调是当地的民间小调;哗牌是当地流行的一些唢呐曲。“丝竹锣鼓”的曲式结构多为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及多段体形式;调式从为“正宫调”即(do=G)及其同宫系统的各调;节拍板式多为一板一眼的二拍子;速度一般是先慢后逐渐加快;配器手法主要是齐奏;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乐段内常以“起,承,转,合”的发展原则安排乐句,并常用四小为一乐句的相同乐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17.
燕赵地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燕赵音乐自远古就有迹可循,其音乐文化历史久远,极具特色。基于民族音乐视野对不同时期燕赵地域的音乐文化进行考略,重在使人们了解燕赵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特征,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8.
音乐自原始巫礼到先秦的乐教,经汉唐盛世的大量胡乐的传入,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的作用长盛不衰。文章主要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出一些有关于音乐的例子,简要说明音乐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曲艺音乐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但新世纪以来,地方曲艺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受到极大冲击,将其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对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有积极意义。青田鼓词是丽水民间曲艺中较为独特的一种说唱艺术,将青田鼓词引入当地高校音乐教学,可以凸显高校音乐教育的地方特色,有助于完善民族音乐的教学,充实和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本土民间音乐的特色,探索出更好的教学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周易><豫>卦之象数义理的探析,结合古代典籍中的乐论,阐明了<豫>卦所包含的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独特内蕴,并揭示了古代音乐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