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课标时学生的习作做了很明确的要求。要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持学生的习作热情,保护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热爱写作。乐意写习作,写好习作。在习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陈明海 《广西教育》2004,(7A):38-38
如何认识当前习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怎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习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应当是当前语文教改中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敢于和善于突破已形成的习作误区,弘扬让学生在与生活实践互动中进行习作教学的思想,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学会修改是一个教学难点。习作互评能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习作互评的作用,明确习作互评的标准,掌握互评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习作,许多小学生会愁眉不展。习作时有的胡乱编写,语句不通,离题千里;有的偷偷抄袭,应付差事;有的像记流水帐似的,无头无序……他们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难、很枯燥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呢?  相似文献   

6.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敢写、想写,乐写;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知道习作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消除习作畏难心理;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读、评、议中修改作文,不断提升习作水平,享受创造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的习作,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改革习作教学的精神,在中年级习作的编排中,重视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使学生乐于作文。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和使用教材,改变学生习作时下笔欲言无物,落笔无话可说的现象呢?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体验习作乐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10.
习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就是让学生更顺畅地表达,且表达的效果更佳。从笔者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学生不仅喜爱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更愿意老师通过评语来指出习作中的不足,以此促进自己习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的习作评语更应该凸显它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趣味习作就是使兴趣成为孩子习作的内驱力,让孩子在习作的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原先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设计时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出发,设计适合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习作练习。使孩子们体验到:习作前收集、整理材料之趣;动笔时运筹帷幄、挥洒自如之趣;成文后体验成功之趣。一、“蒙太奇”法“蒙太奇”是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我们试着把“蒙太奇”运用到习作设计上,让孩子从中感受加工、组合语言文字的乐趣。1.词语“蒙太奇”。给孩子提供一些零散词语,要求孩…  相似文献   

12.
胡巍巍 《广西教育》2014,(17):45-4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文章的过渡,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笔者从片段习作训练入手,致力于三年级习作教学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写事状物,为将来写长篇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典与习作     
偶然翻阅报纸,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卷,让笔者为之动容:“……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本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多好的一篇经典与习作的契合之作,它让我深深地震撼了,让经典与小学生习作在教学中得以有机地统一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王日 《海南教育》2010,(6):118-118
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不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在习作上求真、求实。  相似文献   

15.
点评:这是一篇小作者的习作。他将人物的形象与动物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看到了身高体胖的爸爸、严厉的妈妈、和蔼可亲的爷爷、默默奉献的奶奶,纵观全文,语言表达较准确,语义连贯.行文流畅.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习作,许多小学生会愁眉不展。习作时有的胡乱编写,语句不通,离题千里;有的偷偷抄袭,应付差事;有的像记流水帐,无头无序……他们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难、很枯燥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都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初写作文,对习作的很多方面肯定有很多的不懂,可塑性也比较强。教师要注意这阶段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有效的习作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捕捉素材,从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在练习中提高习作能力;教师还要及时反馈学生有效的习作评语,用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的评语让学生乐于接受,借暗示学生存在不足的评语督促学生改正错误。通过这些方面的指导,能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慢慢学会更加准确地掌握写作技巧,真正学会写好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何捷 《四川教育》2006,(2):79-80
向报刊投寄孩子习作和推荐参赛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最好的“催化剂”,因此,每有好稿件,我总满怀希望地寄、寄、寄。果然,孩子们的习作热情,创作灵感就在这频繁的编读往来中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可是,每当回想起那一篇落榜的参赛习作时,心中总不是滋味,总觉得有些东西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让我们先来看看它吧。  相似文献   

19.
张瑰 《河北教育》2007,(7):90-91
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动力,小学生作文最难的问题是“写什么”,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并利用有趣的素材,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习作中去。  相似文献   

20.
习作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习作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可能会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恐惧感,因此,习作教学应重视情感的激发。那么如何在习作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使习作充满生气,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