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沐 《体育博览》2008,(4):32-33
从马良行的离奇调动到王海鸣的"测试"失败,从多曼斯基的主动辞去中国女足主教练再到伊丽莎白的惨败。在这期间从本土教练马良行与领队李飞宇的不和,再到外教伊丽莎白与领队张健强的决裂。自从雅典好运会后中国女足就开始号称"重建",四年一届的奥运会马上就要到来,但球迷看到的是中国女足技术越来粗糙、以往赖以生存的整体意识也荡然无存,场上不出成绩但场下矛盾重重,接二连三的更换主教练不但让球迷看不懂,就连女足故姑娘都无法适应。从体育总局计划奥运会女足进入前四名,到如今能够在奥运会上打几场漂亮的比赛就行,对预期成绩的悬殊落差不得不让球迷感慨:曾经的铿锵玫瑰到哪去了?但令中国球迷更寒心的是,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人看不到希望。  相似文献   

2.
所谓伊人     
梁凉 《新体育》2008,(1):32-33
她有像女王一样的名字,她44岁依然单身,她谨小慎微,她是女足队伍里的败军之将……她叫伊丽莎白,她和中国女足还有8个月的“恋爱”时间。如果不能经受住未来的考验,她将被逐渐淡忘,就像忘掉那位叫多曼斯基的瑞典女人一样。  相似文献   

3.
2000年对于中国女足来说无疑是最为难忘的一年,同时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年。中国女足先是兵败奥运会,堪培拉成为了姑娘们的伤心地,同时也让本来在中国就不受重视的女足运动雪上加霜。当时也有人猜测,中国的女足运动也就到此止步了,可是没想到,美国人搞的女足大联盟拉了咱一把,中国女足的姑娘们终于有盼头了,终于可以像男足的同胞一样去国外闯荡闯荡了。美国的这一举动不光给中国的足球女将开了一扇窗,同时也给全世界的女足姑娘开了一扇门。 美国队自1996年夺得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女足冠军、又在1999年的盛夏以点球击败…  相似文献   

4.
强扭的瓜不甜。多曼斯基与中国足球的"婚配"是典型的中外结合,甜蜜但不能长久。多曼斯基之苦,外人无法体会……今年3月,葡萄牙阿尔加夫杯中国女足惨败之后,中国足协宣布瑞典人多曼斯基走马上任,成为中国女足第一位外籍教练,也是第一位女性教练。多曼斯基就职时,中国女足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阿尔加夫杯惨败令各种矛盾浮出水面,领队李飞宇越俎代庖,多次在大赛前代替主教练讲解战术,执行教练权力。而此前,领队与主教练马良行的矛盾早已公开,马良行无法展开工作,挂印而去。女足帅位陷入真空,  相似文献   

5.
告别的聚会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对胜利曾有过这样的悲观:"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也许,当女足姑娘跌跌撞撞挺进八强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这种胜利的悲观。没有巴西女足的体育精神,也许,中国女足已经止步八强。有媒体用"中国玫瑰只完成一半救赎"来形容中国女足的尴尬,以2:0战胜新西兰的中国女足扼住了命运的一半喉咙,另一半是否出线的命运被掌握在了巴西姑娘的手里。巴西姑娘用真正的比赛,和一个进球的胜利完美地诠释了体育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6.
铿锵玫瑰历来是中国女足的代名词,而近年来女足姑娘们屡屡受挫于大赛,不免让人感觉中国玫瑰铿锵不再,很多球迷在失望的同时也感叹中国女足缺少像孙雯那样的领军人。然而,在今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重庆姑娘徐媛向世界演绎了一曲新版的《铿锵玫瑰》。  相似文献   

7.
陆平 《体育博览》2008,(4):37-37
虽说成绩好坏与主帅有着不可割舍的责任连带但辞去主帅职位之后他们,这些中国女足的故人却都有对女足更深一层次的体会而这些体会或多或少也会帮助这些困惑中的女足姑娘们……  相似文献   

8.
刘柳 《新体育》2007,(7):15-17
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多曼斯基将是人们提及中国女足时最常说到的名字。在并不遥远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她将承载起中国球迷对“铿锵玫瑰”的希望,正因如此,这个47岁瑞典女人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那些关注女足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晴空 《体育博览》2008,(2):20-20
1月20日,2008年女足四国赛结束最后一轮争夺。中国女足在广州奥体中心0:1不敌由前中国队助理教练皮娅领军的美国女足,最终以1胜1平1负连续三届获得四国赛亚军,美国队则以3连胜获得冠军。四国赛之后各界人士也都对现在的女足发表了看法。当然现在来评价伊丽莎白,时间尚早。毕竟伊丽莎白刚刚来中国,带队的时间还很短,还很难看到她的一些新东西与新思路,可以说伊丽莎白还是处在考察每个队员的位置、熟悉队员以及了解队员的个人能力的阶段。所以一个教练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一支球队发生多么大的变化。但纵观四国赛,中国女足暴露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女足夺得银牌后,笔者曾在一篇言论中写道:“中国女足的业绩,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今天,当我们感谢马元安教练、李必教练之时,不能忘记中国女足的‘先驱’们……”在十几年间的采访中,我由衷地感到,在女足十分困难的处境中,有一批批可敬的教练,带领一批批可爱的姑娘苦练本领,奋力拚争,终于有了今天的绿茵风貌。也可以说,早在十年前,我们的女足教练就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付诸行动了。  相似文献   

11.
雅典预告片     
小朱 《新体育》2004,(8):60-64
8月11日:“新玫瑰”发芽 推荐看点:中国女足VS德国女足 有人说中国女足是2004年中国足球惟一的一块“遮羞布”。然而,女足姑娘们自知,此行的使命不仅仅是“遮羞”那么简单。新领导、新教练、新队员、新希望、新困难、新悬念……一切都将在这一天先于奥运会而提前开始。  相似文献   

12.
晴空 《体育博览》2008,(3):20-20
"张鸥影归队未果"、"伊丽莎白迟到与领导争吵、"……原本看似平静的中国女足一下子爆发了。一时间中国女足内乱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足协两巨头谢亚龙和杨一民先亲临永川"平乱"后,"女足内乱"终于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13.
小六 《新体育》2007,(9):14-15
在主教练多曼斯基的蓝图中,韩端是一枚不可或缺的棋子,这位24岁的大连姑娘是中国女足重启世界杯辉煌的重要按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子足球队荣获了奥运会的银牌,为中国足球捧回了历史上最重的一块奖牌,实现了中国足球的又一次突破,体现了女足姑娘们超越自我、向极限挑战的精神。 尽管最后的决赛,中国女足惜败东道主美国队,但她们在场上的作风和球技,仍让我们对她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秋已经很深了,球迷的心也已很痛很痛了。然而痛定思痛,我们还是难以割舍对中国足球的那份真挚的感情,于是我们仍在“顽强”地去寻找败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足球的再发展而竭诚地探索着。11月的一天夜晚,记者来到了正在备战亚洲杯赛的中国女足的驻地,请来了六位身经百战的老队员,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一下中国男队的败因。作为同行,女足的姑娘首先肯定了男队的队员们是尽了力了,因为每一个运动员都不会拿世界杯开玩笑的。自然,女足的姑娘们也诚恳地指出了男足的一些缺陷。孙雯、温莉蓉、王丽平、赵利红、孙庆梅和高红,我想球迷对她们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她们对中国男足的客观评价和分析,大家可能会有兴趣的。 记者向女足的姑娘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男足心理素质不高形成的原因和改善的办法,二是男足在十强赛中技战术打法的缺陷之处,作为奥运会银牌的获得者,我想,女足的姑娘们是有这个发言权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女足在身体基本形态、战术阵型、射门、射门准确率、控球率、场均失球及犯规等方面与其他4个对手的优势和差距,认为应加大女足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继续聘请洋帅执教,以促进中国女足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足踢到今天这份上,有点“空前绝后”的味道。 嗅出这种味道的,不仅仅是足球圈内高层人士,也不仅仅是搞女足的地方队教练。喜欢看女足比赛的有限球迷这样品味,把中国女足带向辉煌的马元安教头,恐怕此生也难得几回闻了。 这并非是老生常谈的危言耸听。 看看中国女足训练的场地、住宿营地和赞助商的腰包,再看看国内屈指可数的地方女足的生存条件,你就知道中国女足奋斗到今天,是何等地艰辛,称其“夹缝”里求生一点不为过。 我并不是在刻意地责备谁。 再看看中国女足运动开拓者们的归宿,我们也不免有苍凉之感。我们今  相似文献   

18.
小刀 《新体育》2005,(4):46-47
王海鸣面临大考2月4日,2005年“中国之队”女足友谊赛中国队同丹麦队的首回合比赛在浙江义乌揭开战幕,结果两队以0比0握手言和2月7日,中国女足与丹麦女足进行了第二回合较量,由于场地过于泥泞加之女足姑娘们体力并不处在最佳状态,中国队被对手1比1逼平,值得庆幸的是韩端还是奉献了一个精彩的头球2月14日,享受了难得的六天假期之后,中国女足重新在成都毛家湾集中,开始备战3月9日揭幕的阿尔加夫杯赛2月22日,在毛家湾集训的中国女足迎来了农历鸡年的前两场热身赛。以主力、替补两套阵容出战的中国女足均不敌明宇足球俱乐部U17的球员2月26日,足…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中国女足近几年的水平与强队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作为本届世界杯的东道主,作为曾经的传统强队,中国队还是得到了教练们的重视。而无论是原女足主教练还是国外教练,中国队依旧是他们关注的焦点。马良行:朝鲜的硬朗、日本的技术值得中国学习作为曾经两次担任女足主教练的马良行来说,他对这支女足队员想必了解得并不比多曼斯基差。虽然马良行此次没有机会带队出征女足世界杯,但他依旧关注着中国姑娘。在看完朝鲜与日本队的两场比赛之后。马良行道出了中国女足最应该学习的地方。面对  相似文献   

20.
提起女足的轰动效应,不光令足协官员、女足教练及专门负责女足的人感到尴尬,就连新闻记者乃至专门跑女足的记者同样不感兴趣,舆论界不感兴趣怎会使女足红火起来? 谁都知道中国足球凤先飞,谁都知道中国男足连“中国都冲不出去”而中国女足却走向世界。奥运会结束后,女足姑娘们风风光光地捧杯回来不久,却在全国女足锦标赛第一阶段比赛时无人捧场,10元一张的门票竟无人问津,甚至出现了一场比赛仅售出10张门票的情况。看着这些世界顶尖球员在空荡荡的球场内拼争,很多人不仅没有别样的滋味在心头,而且感到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