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提高教师的历史文化素养,为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个人的一些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体会,就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理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地理观测活动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地理观测活动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值得我们去探讨如何在地理观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培育目标,而深度教学能够有效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结合具体的课例,阐述了实施深度教学时,教师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内容,从“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辐射力”“深入历史人物,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引领力”和“拓展课堂空间,增强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理解力”等方面探索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路径,并在教学中找准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原动力,从而让历史教学变得有灵魂、有深度,助力学生深度学习历史知识,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顺利落地。  相似文献   

5.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程的终极目标。学科教学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往往导致教学的情感缺失;直接或独立教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会遭到学生的厌恶。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科知识教学有机地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3,(A2):140-14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在现代教学理论中已受到一定重视,但在实践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还存在一定误区。本文通过介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法,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感,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情感教育的运用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情感教育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数学学习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倡导运用优化教学过程方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在增强学习情感体验基础上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学生英语学习潜能是展示学习过程和体现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要求,有利于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围绕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优化教学过程,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江平 《中学文科》2007,(12):40-4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育价值的定位,重点要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应成为历史教学的血肉和灵魂。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评价,从而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高中新课改实施已经半年多了,面对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师开展情感化教学,不仅能够优化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提高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地理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地理观测活动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地理观测活动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值得我们去探讨如何在地理观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感、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物理学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的研究,阐述了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运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价值观、科学的态度和意志、审美情趣、以及关心国情、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全球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孤立进行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科学知识获取过程中,靠点滴长期积累,汇滴成溪,才能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李长征 《考试周刊》2011,(72):178-178
文章认为,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历史知识的传递与情感、态度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增加情感的投入,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生命的积极情感。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应结合学科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学习的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过程.化学学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具有极强的育人价值,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本人结合初中化学教学中谈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情感"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把地理教学的总目标定位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确定,是本次新课改的重大亮点。而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认知程序,而是知、情、意、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出知识渊博、能力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的创新型人才.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语言教学过程不能仅仅进行知识教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保证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一直任教于一所农村高中,现就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情感因素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的情感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高中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及正确价值观树立。由于高中历史教学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现代历史发展,教学时在爱国主义情操的影响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