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华 《百科知识》2002,(6):32-33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的吗?专家说,这是一种肤浅而传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4.
拯救地球     
Mark  A.  Garlick  张牛 《科学中国》2001,(9):11-11
  相似文献   

5.
6.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总在不断变化,科学家通过地球磁场的研究指出,地球磁极会翻转,地球体积在膨胀,地球磁场还会消失。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球没有了     
《百科知识》2010,(9):50
  相似文献   

8.
地球老歌     
“安静些。”向导叮嘱。顿时便鸦雀无声。穿过一幢幢年代久远的老式建筑,我们在沥青路上飘行着。那荒凉的月儿洒下凄凉苍老的光。尽管我们早已在照片中见过千百遍了,但此刻那一轮死气沉沉的月儿仍让人感到太亮,靠我们太近。一幢幢建筑沐浴在这月光里,也都透着层光亮。我们靠光子导航仪引路。那新颖的光像一枚柔软的光蛋,把我们和我们身边的街道包裹了起来。一条窄窄的弄堂尽头,有一个不大的广场,四条街道由此延伸开去。一条街的尽头,耸立着一座石头垒成的教堂;另一头正好面对一座玻璃和砖结构的百货大楼。两幢建筑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欧…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中外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研究都是按专业分类进行的,例如地震归地震学;暴雨、干旱、浓雾、沙尘暴、台风归气象学;沙漠归沙漠学;洪灾归水利;森林草原大火归林业;厄尔尼诺、海啸归海洋;煤层自燃归煤炭;空难、海难事故归航空、航海等等。然而近来的研究表明,上述各类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除了各专业自身的致因之外,可能还有一个过去被忽视的一  相似文献   

10.
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灾难场面——小行星撞地球,在878年后将可能成为现实。2002年4月5日,美国太空总署预测到,一颗代号为1950DA的小行星将在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相撞,此后不久,世界各国的天文台陆续预测到了这颗灾难之“星”。 面临灭顶之灾 2002年4月底,一颗1950年首次被发现的名为1950DA的小行星再次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科学家们根据它现在的运行轨道预测,该小行星将在878年后,即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相撞。虽然科学家们声称相撞几率仅约为三百分之一,但这已经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了。 这颗行星与6500万…  相似文献   

11.
拉伸效果     
David  Asch  程婉 《科技新时代》2005,(9):106-106
多年来.一些地质学家收集到的证据表明地球曾出现过种全球结冰的状态——“雪球地球”,甚至连赤道都覆盖着冰层.对地球生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最近美国科学学家提出,23亿年前的一种细菌可能是使地球成为个“雪球”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贺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值此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向支持和关心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各位领导、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为科技期刊界提供了两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一是创办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而被赞誉;二是每年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层次高、内容前沿、收益大而受青睐。这两个平台,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系统  相似文献   

17.
要在太阳系中改造一个没有任何生物的荒凉星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也许人类首先要让其他生物作为先驱者,建立起初级的生物圈,将行星改造成适合人类定居后,再搬过去住。但即使像金星和火星这样最接近地球环境的星体,对地球生物也太不友好。因此,人类不可能把大型动物或者高等植物直接送上去,只有先派遣少数能忍受极端恶劣的外星环境的地球细菌上去。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针对不同的外星环境,派遣哪种地球生物去开辟新殖民地比较合适。去火星的先驱生物火星的大气比较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温度很低。这让人不禁遐想,通过增强火星的…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对于人类的生存最为重要,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透明,无色、无味,无臭的东西是什么吗?是围绕着整个地球的一个巨大的气体圈,是人类糊以生存的大气。由于它的存在,人们才可以传递声波,从而实现声音的传播一才可以阻止有害人类建康的辐射到达地球表面,才可以呼吸保持生命不死,保障人类繁衍  相似文献   

19.
20.
人类很早就设想了地球的有机性,然而,真正为这些设想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是20世纪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当代地学思维展示了人类对地球有机特性甚至生命特性的集中思考,这些思考成果充实了当代地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