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人在线]——中国女性网页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韵 《新闻记者》2001,(1):49-50
互联网的兴起 ,以其信息开放、互动共享的优势 ,正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有资料表明 ,2000年 ,因特网上的女性比例预计将达到46 5 % ,由此女性网页的应运而生也是大势所趋。1995年 ,woman.com首开风气 ,女性概念网站正式在虚拟空间浮出海面。不久 ,中文网络的粉色空间也渐成气候。如今中国的伊氏女人、伊人在线、女友网、半边天、高跟鞋等女性网站都亮出了大旗 ,并且一些门户网站也纷纷增添了女性频道 ,如搜狐的“女人”、新浪的“女性”、首都在线的“漂亮女人”等 ,形成网络上的一股势力。于是 ,有人说 ,网…  相似文献   

2.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6,(12):18-21
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走在前面的有两个巨人,一是综合性商业门户网站,二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经营上,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商业网站抗争;在新闻上,无法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竞争。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网站的影响力,都无法与前面这两大梯队的网站相提并论,由此也成了地方新闻网站一块抹不去的“心病”: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地方新闻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市场影响力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杨嫚 《网络传播》2005,(8):94-94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如今也开始在市场细分上做文章,于是,大量以女性为受众的网站纷纷涌现。比如“伊人风采”、“瑞丽女性网”、“网妖”等等。这些女性网站大多以新女性或新女权主义来标榜自己,加之其感性的内容,利用网络多媒体传播手段,倒也吸引了不少女性的眼球。  相似文献   

4.
高霞  高斌 《新闻前哨》2009,(4):85-85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介信息传播渠道的激增.向省级政府门户网站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新的舆论格局下,政府门户网站在信息传播领域是应该做“减法”还是应该做“加法”?结论是明显的:即使我们把栏目设计得无所不包.也不能保证所有受众都看:政府门户网站不能包揽一切,不能试图替代其他重点新闻网站.重要的是经营好政府门户网站的特色栏目,让受众和社会在关键时候看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听省政府门户网站的、信省政府门户网站的。  相似文献   

5.
“就算明年包头市政府不在政务信息整合上做工作,我也打算从信息化促进中心这个角度促一促了,我不能再等了!”说此话时,包头市信息化促进中心主任纪平生显得有点激动。自从2000年,纪平生接管包头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以来,他就没停止过思考“如何折腾”这网站,然而,网站的现实环境却只能让纪平生一再地说:“其实,包头市政府门户网站真没什么可说的!”  相似文献   

6.
罗攀 《网络传播》2006,(6):57-57
当前的中国,最流行的网络概念不是BBS、QQ,也不是MSN,而是“Blog”(博客)。回眸2005年的博客世界可谓异彩纷呈:专业博客网站如“博客网”的并购及融资;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搜狐网等纷纷举行的各种博客大赛;以及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专门开设研究专题对博客进行研讨等等。这些都表明:“博客”,这种以网络日志和超文本链接作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个人网页,正在成为一种以燎原之势发展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7.
钟瑛  黄琪 《网络传播》2010,(6):54-56
自Twitter在美国兴起之后,我国微博客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也纷纷开始试水微博,大有赶超博客之势。微博到底有多火,从很多地方可见一斑。“今天,你微博了吗?”已经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在门户网站新浪,李开复、黄健翔、姚晨、易中天、俞敏洪、郭敬明、  相似文献   

8.
近期一个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没有合适对象,单身女性在昆明地区的数目稳步上升,年龄介乎30岁至39岁的受访者普遍感到作为单身女性的社会压力,即使认为单身是自己选择的人,其中仍有近七成认为将来会有伴侣,内心其实希望摆脱单身生活。对此,专家表示,目前社会上仍然普遍认为女性应该在30岁前结婚,否则便难以找到好归宿的观念,使30岁成了女性的重要心理关口。 30岁,果然成了女人的恨嫁期?这里的恨,是恨嫁不出去的恨。 30岁到底是不是一个未婚女的大门坎呢?恨嫁女如何成功跨过这个社会眼光组合成的全方位“电网”?我们来听听嘉宾们针对因眼光高而不愿迁就的“嫁不出”,和因工作或环境缘故“嫁不出”的两种情况,给出的中肯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朱清 《网络传播》2007,(9):12-13
今年五月,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厦门网”正式开通,此前福建省内已成立的重点新闻网站有“东南新闻网”、“泉州网”和“福州新闻网”。至今,福建省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数量在全国各省份中居前列。“厦门网”由中共厦门市委主办、该市委宣传部主管,是我国经济特区和祖国大陆对台交流前沿地带的门户网站,它的开通,标志着福建网络新闻工作迈向一个成规模、上水平、扩影响和发展快的新阶段,这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方位推进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女性网民成了网络主力军,为女性网民量身定制的专门网站也滥觞于网络。但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这些曾风光一时的女性网站的命运却因内容单一、管理不善、传播效果不佳等弊病遭受冷落。女性网站崛起与没落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工作中,新闻网站编辑深陷困惑之中——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新闻,被商业门户网站轻而易举地拿走,而新闻网站又给了网络编辑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访问量。这让网络编辑百思不得其解,新闻网站到底与商业网站是什么关系,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门户网站服务性能是决定网站服务质量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网站监测可以通过网站可访问性、响应时间和传输速度等指标,反映网站的健康状况。笔者以国内107所“211工程”大学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站免费监测工具,对其外部可访问性、响应时间等指标进行了监测,并与13所港澳地区高校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门户网站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3月6日湖北省作协对入会细则做出修改。修改后的《湖北省作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明确规定了网络写手申报入会的条件,向网络写手主动发出“英雄帖”。《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作协向网络写手敞开怀抱,成为一些文学网站、门户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部分网友为可能得到的“名分”而格外兴奋,一些人则提出了质疑,更有一些网络写手淡然视之,他们认为,“作协会员”这个身份在网络上不怎么管用,读者更看重的是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网站可谓是蓬勃发展,首先是新浪掀起网民上网的热潮,“狐狸”随之踏入网络业界,“企鹅”也不甘寂寞,依托QQ迅速成为中国浏览量第一的综合门户网站……与此同时,在各种“动物”横行的网络世界里,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为目标的视频网站率先种出了“土豆”,随后的“六间房”、“56网”、“  相似文献   

15.
门户网站头条新闻五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其第一来源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十月份的头条新闻中,网易来源于新华网的头条占45.%;新浪占48.4;搜狐占25.8%。在三大门户网站转载的头条新闻中,至少有一半的新闻其标题经过了网站编辑的加工。”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下午,“浙江图书馆网站改版及数图门户网站建设读者座谈会”在浙江图书馆召开。会议由该馆网络与数字资源中心主任宓永迪主持,副馆长刘晓清、网络与数字资源中心副主任陈哗及工作人员、14位特邀读者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7.
网站的互动栏目,用网络语言讲就是"论坛"。网民只需在这里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长期在这里发表个人的言论和观点,当然,发表的内容要经过网站编辑审核。近几年,各地的门户网站不断推出类似"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审判"等互动平台,如何办好网站的互动栏目,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是摆在从事网站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茜 《新闻记者》2005,(5):44-46
所谓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功能的各种网站.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门户网站等在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样是进行发布新闻工作的专业机构,同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运作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新的技术特性.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传媒监督功能的新特点.而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也开始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子乐 《中国编辑》2007,(6):90-90
刘韧在来稿《网站编辑日常工作指南》一文中指出: 网络编辑可以考虑从以下途径寻找新的信息源:①定期查看导航网站是否增加了新的内容网站。各门户网站、网址站都有专人搜集、整理、分类并权重重要网站。不要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要相信更多的眼睛看得更多、更准。  相似文献   

20.
余军 《新闻前哨》2007,(7):53-54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目前互联网上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主要有三类:一是传统新闻媒体网站;二是以发布新闻为主的网站,包括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络通讯社等;三是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或综合性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这些网络媒体迫使现有电视媒体必须接受严峻挑战,进行正确的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