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从创设切分等积矩形饼的情境,提出矩形面积等分方法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想象推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如三角形、梯形等图形面积等分的方法,从而引发新的情境,继而产生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形成"情境-问题"学习链,借以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应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发展史表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发展过程的基本模式.数学问题起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余姚市实验学校于2003年开始实验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校本化的"敢问、会问、善问"的"情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校本化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师生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既有实际意义又有趣味性的"问题串",让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并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一、利用"问题串"引导探索发现数学性质 教学巾的许多数学知识,可通过数学实验获得.我们可根据它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成一个能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串",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归纳、猜想等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高等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尚需大力加强,教师应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熟练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多年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受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虽学会书本知识却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相似文献   

6.
蒯跃兵 《考试周刊》2013,(66):68-68
<正>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答,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与问题紧密联系,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或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好的数学课堂应在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充满数学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问题的探究中得以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要突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就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初中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重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 任何数学概念、定理、规律、公式均有其产生的原因、背景及过程,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学生若能很好地了解数学概念、定理、规律、公式的形成,对运用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能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上述内容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讲授知识,而应当从实际的事例或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楚知识的抽象过程.  相似文献   

9.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围绕"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进行的数学概念的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顺应国家教育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学会累积知识,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理念数学学习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方法、语言和策略,形成了知识基础。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体现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育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重视实践和猜测,进行推理和交流。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过程中,总是要对学生进行提问,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知识或给学生以启发,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但是课堂提问只有"问"到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无目的的"问"、无意义的"问",不但起不到一定的作用,还可能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指南针"作用.教育心理学提出:我们教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创造性地思考,我们教学生怎样解决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最典型的"问"莫过于老师的那种满堂脱口而发出的"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问""对""不对"等.这种提问基本上是每个教师的口头禅,课堂显得杂乱,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问"呢?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新课标"在<全日制普通普通数学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基础上对一些内容作了大胆的修改和创新."新课标"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知识和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些基本理念对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要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合格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就要实现中专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角色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论"数学体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前人的生活经验,而是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理解与体验,并有选择地融入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具有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与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4.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教学内部或外部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标准》明确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为此,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分析、探索、解决问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出既能体现数学本质,又能推动学生"火热思考"的问题,是"创智课堂"在数学学科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任务之一。对于数学新概念的学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在解决"为什么"这类问题时,要善于制造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探究冲突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对"怎样的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探究中,一位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时 ,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 ,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 ,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 ,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 ,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本文拟从“三角形的面积分割问题”的教学活动 ,谈谈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特殊化思想方法的教学活动过程 .1 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前提 ,它起到思维定向、激发动机的作用 .教师应重在如何创设问…  相似文献   

17.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意味着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还要会发现与创建“新知识”,即能够进行一定的创造性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真正成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玩乐"中互动、在"思考"中互动、在"操作"中互动、在"运用"中互动,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殿堂.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在小学数学低段部分安排了一些"实践作业","实践作业"贯彻着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它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巩固和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低段的"实践作业".  相似文献   

20.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苏教版教材对此知识点的编排与原人教版教材基本相同,只是更加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我们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亲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理念对此课进行了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