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在设计教学导入时,首先要基于学生的经验,做到心中有学生;其次要基于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氛围;再次要基于课堂类型,创新使用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实质是数学符号的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意义.数学符号最显著的特征是形式的简单性、内涵的精确性、应用上的可操作性以及使用上的统一性.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在明白数学符号的学习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数学符号学习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上组织课堂教学,根据数学符号的本真意义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认知同化和顺应.  相似文献   

3.
图形计算器(以下简称GC)具有便捷、实时、准确、综合、直观等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GC进行探究性教学,需要做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本文结合个人的学习思考和课题组同行的教学实践体会,就GC支持下的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做蝤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切学习在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教学要基于学生.数学家加德纳说:"数学的真谛在于不断寻求越来越简单的方法证明定理和数学问题."教师通过恰当地设问和追问与学生对话,并通过对话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然后生成的东西才是学生真正所拥有的、长久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一、改进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时刻改法,激发兴趣.其实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改进自己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孔香俊 《考试周刊》2013,(87):57-58
数学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要吃透教材,既要尊重教材的思路与意图,又要挖掘和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合理制定三维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并巧妙地处理;要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7.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是激发学生数学思考,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 ,与传统的认知工具 (如纸笔、三角板、圆规等 )相比 ,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培养上有着根本的进步 ,但应当被恰当地使用 ,使它为数学的学与教服务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工作 ,也不应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工作 ,而是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做过去不能做或做不好的工作 .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 ,正确地把握思维操作与技术操作的平衡原则 ,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 ,构建交互式、多样性的学习环境 ,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本文结合案例 :函数 y =a′x2 +b…  相似文献   

9.
姚霞 《小学生》2013,(11):101-10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老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课程资源缤纷复杂,不管使用哪种课程资源,都要贴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多姿多彩。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数学课程资源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的思维.恰当的拓展与延伸能让学生的思维如鲜花般怒放.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合理拓展,恰当延伸,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求知欲,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懂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