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鱼的理由     
侯增福 《钓鱼》2009,(14):66-66
上班太累了,我要休息,所以明天我要去钓鱼! 家里太闷了,我去透透气,所以明天我要去钓鱼! 明天是个好天气!所以明天我要去钓鱼!  相似文献   

2.
施文健 《垂钓》2010,(4):62-63
第一次去王二河是六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我还不会钓鱼,是一位酷爱钓鱼的朋友生拉硬拽把我带到王二河去的。朋友说,正因你不会钓鱼,所以才选择这样一个是人都能钓上鱼的地方,把你的瘾逗起来。我说真那么好钓?朋友诡秘一笑:“那简直是钓鱼人的天堂,太好钓了!巴掌大的鲫壳,安逸得很嘞!”  相似文献   

3.
云年到加拿大去探亲的时候,住在温哥华。我是个钓鱼运动爱好者,尤其喜欢野钓、海钓,到了这里自然也是一见到水就想起钓鱼。在国内我有许多钓友可以交流、一起结伴游钓,可是到了加拿大却是人生地不熟,为了结伴钓鱼,我在钓鱼网上发了一个贴子并写上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哈哈!这一招还真灵,过了些日子,我就接到了朱先生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一起去钓  相似文献   

4.
李成 《垂钓》2014,(10):67-73
牵牛 自从我和老刘头儿去了一次“牵牛”之后,我就被那地方深深地吸引了,尤其老刘头儿跑的那条大鲤子,个头儿是真大呀!在“牵牛”钓鱼,一个不经意间就可能创造奇迹。大人们工作都很忙,父亲和老刘头儿总是没时间,跟他们去钓鱼就成了泡影。我们小哥儿几个一商量,实在不行咱们就自己去一次吧!可是,咋去那儿又成了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钓鱼小将     
我从小就爱好钓鱼,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去钓鱼,学上鱼饵、弹竿、如何看漂和提鱼,就这样我在鱼塘边长大了,成为了一名钓鱼小将,有些钓鱼的老翁还钓不过我呢! 但有的老渔翁不信我一个毛丫头会钓鱼,哈哈笑着说要同我赛一赛。我憋了一口气,发誓要钓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瞧瞧。  相似文献   

6.
我打什么时候开始钓鱼?文化大革命。我摸着这么个规律:上午挨斗,下午没事;下午挨斗,第二天上午准没事。心烦,没地方去。我家对面有个小湖,湖里有小鲫鱼那时不提倡钓鱼,钓鱼是“四旧”。这竿都没地儿买去,我在旧货商店看见一个,人家自己做的,我说这个我买了,花了十来块钱。我钓鱼去的时候,把竿藏在袖口里,怕人看见。从那时起,我越来越爱钓鱼,吃了甜头。有时写东西时间长了,脑子麻木了。得了,钓鱼去吧!天天早上钓鱼去,钓这么三天两天的,  相似文献   

7.
在怀柔钓鱼     
洪烛  娃娃鱼 《垂钓》2009,(10):41-41
去怀柔钓鱼恐怕已成了北京城里的一项时尚。当然,是有钱阶层的时尚。星期天打电话给朋友,老半天后回电话:“我在怀柔,钓鱼呢!”语气中透露出隐约的骄傲。今天,有人径直到我家里邀约,我也赶了一回时尚。  相似文献   

8.
我钓鱼常与回家联系在一起。 老家就紧邻一座较大的水库,里面鱼肥水美。因此,常有众多的钓鱼爱好者在此垂钓。我也是一名钓鱼迷,也常去钓鱼。其实,我钓鱼不仅是去享受垂钓给我带来的乐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常常回家,去享受那浓浓的父爱和母爱。  相似文献   

9.
“渔”趣     
冯钰婷 《钓鱼》2009,(11):65-65
“放假了!耶……终于解放了!”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又可以跟邻居家的张叔叔去钓鱼了。突然,门铃响了,从门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噢,原来是我的钓鱼师傅——张叔叔。我赶紧从沙发上跳起来,跑去给张叔叔开门。“嗨,小婷!今天一起去钓大鲤鱼,怎么样?”张叔叔笑呵呵地说。我听了连忙点头答应,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相似文献   

10.
除了日常吃饭、穿衣、学习、工作、娱乐、家庭、孩子、医疗等等外,人生究竟有多少“难忘”?我有件最令自己难以忘怀的、魂牵梦萦的往事,那就是:难忘的一页“淀山湖钓鱼日记”——1960年秋天,我去上海淀山湖同农民伯伯一起钓鱼的故事!那回我是借了学校实习的光,有了第一次钓鱼的深深感受,才使我至今没有离开过钓鱼,钓鱼成了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不自量力,与年轻人打乒乓球,胳膊受了伤。按摩高手赵小山夸下海口:“按摩五六次,保好。” 一边按摩,一边闲聊。这才知道,赵大夫是个钓鱼迷。这下,我们的共同语言就多了。 “前些日子,我认识了一位香港的侯先生。我原来钓鱼,就图鱼多,这位侯先生改变了我的钓鱼观。他在怀柔山里建了一个垂钓山庄,把钓鱼与休闲结合起来。我去过几次了,那才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呢!”赵大夫说起钓鱼来,简直就像个孩子。 经赵大夫的鼓动,5月初的一个休息日,我们一行驱车奔怀柔。锦绣垂钓山庄位于怀柔县城的南端,  相似文献   

12.
《钓鱼》杂志社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自2000年订阅《钓鱼专刊》以来,我从中学到不少钓技新知识、了解了钓坛新动态和各种新钓具,真是受益匪浅。《钓鱼专刊》改为周刊,今年又从周刊升级改版为《钓鱼》杂志。告广大读者,订阅《钓鱼》杂志,可加入读者俱乐部,并免费赠送钓鱼背心一件。在订阅杂志前,我心里还在想,送钓鱼背心,怕是不可能的事,全国订阅杂志的读者成千上万人,送得了那么多?可万万没想到,最近我就收到了贵社寄来的钓鱼背心,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我也成为读者俱乐部的一员了。当我第一次穿上钓鱼背心去钓鱼时,那种…  相似文献   

13.
沙湖垂钓记     
周五晚饭时老盛打来电话,说他们几人找了辆车准备去沙湖钓鱼,我如果愿去就明早7点一同出发。我一听正中下怀,明早一定去!  相似文献   

14.
钓鱼幽默     
路安 《钓鱼》2006,(2):69-69
独自钓鱼钓鱼迷甲:每次我想独自外出钓鱼,一般来说,我都会仔细想两遍,然后再这么做。钓鱼迷乙:为什么呢?想两遍和想一遍有什么区别?钓鱼迷甲:是这样的,首先,我得想出一个能出去钓鱼的理由;其次,我还得想一个不能带妻子一块儿去的理由。钓急性子鱼张三是出了名的急性子,他见邻居每次外出钓鱼都钓好多鱼回来,十分羡慕,便提出要同邻居一起去钓鱼。邻居说“:你性子太急,哪有耐心坐着等鱼上钩呀,所以,你不适合钓鱼。”张三听后,急忙回答道“:我可以站着钓急性子鱼嘛!”去没有水的地方钓鱼周末,爱好钓鱼的丈夫想带女儿一块儿去水库钓鱼,女儿非常高…  相似文献   

15.
新手上路     
《钓鱼》2007,(12)
假日期间,远离喧嚣的都市,远离拥挤的人群,我被游说去钓鱼,说是去钓鱼可啥都没有,我得置办装备去……如今的渔具店可比以前要好得多,从专业到业余,什么装备都有。想想我平时也没什么时间去钓鱼,就配套基本装备吧!鱼竿160元,鱼  相似文献   

16.
薛福连 《钓鱼》2011,(14):65-65
“倒霉、倒霉,钓鱼、钓鱼怎么会染上了蚯蚓病?”老苏一见我,就冲着我大声嚷嚷起来。瞧他那一脸的委曲,我连招呼他坐下来慢慢说。 “唉!”老苏叹了一口气,对我说道,“你不知道,这几个月我可吃足了苦头啊!腹痛、腹泻、肚腹胀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连我那6岁的宝贝儿子竟然也同我一样得了慢性消化不良症。只是他腹痛得比我厉害,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转,直到前不久我的那位老娘舅问我:‘前一阵子,你们父子俩是不是钓过鱼啦?’我回答:‘是啊,去年几次钓鱼,儿子硬吵着要跟我去玩,我是带着他去钓了几次鱼。  相似文献   

17.
张新龙  任重摄影 《钓鱼》2013,(16):12-13
我是一名《钓鱼》杂志的老读者,九几年,偶然从朋友那里看到一份《体育时报·钓鱼专刊》小报,然后就一直爱不释手了,从此结下了深深的情缘,以忠实读者的身份见证了《钓鱼专刊》从一份小小的报纸,成长为《钓鱼》杂志,到现在中国月发行量最大的钓鱼类期刊,深切地感受到《钓鱼》在广大钓友心目中的分量!2002年底,一个亲戚在深圳开了一家布艺公司,我因为以前在服装厂做过技术员,布艺缝制也算半个内行,亲戚力邀我去帮忙打理。临行前,将订阅了多年的《钓鱼专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湘江平原,从小与江河湖泊为伴,搏浪嬉水,抛竿垂纶。自50年代迁居广州之后,很少有机会钓鱼。一个金秋的周末,大女儿带回新买的相机提议全家到植物园照像游玩。老伴、小女儿都附议赞成,只有我默不作声。我心里盘算着:植物园虽说好玩,但我已去过几次,再去必定索然无味,不去又扫她们的兴,如何是好呢?我突然想起有一位朋友住在植物园附近,同当地农民熟悉,不如趁机到那里试试竿,也让她们尝尝钓鱼的滋味。于是,我说:“好,你们去照像,我去钓鱼,钓到鱼就去那里烧烤野餐!”这一说大家都乐了,约定明早7时起床,8时出发。我整理了一下钓具,早早就…  相似文献   

19.
去年7月19日,天气特别热,我在自家的渔具店里,闲来无事翻看《中国钓鱼》杂志,儿子家乐跑了过来,拉着我的手说:“爸爸,我们去钓鱼去吧。”看着他稚嫩的小脸,我说:“不成,天气太热,会给你晒坏的。”“不行不行,我就要去嘛,我的暑假作业做完了。”儿子着急的说着。这时从店外进来一人,是我的老钓友孙老师,还没等我开口,他便说:“赵军,我们今天晚上去钓鱼吧。”“好啊好啊!”儿子家乐拍着手跳了起来。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我说:“好吧,等天气凉快下来,我们就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23日,大哥从百公里外家乡打来电话,问我去不去永久水库钓鱼,当然去!这是我地一百多座水库里屈指可数的好水库,鱼多,鱼大,品种全,是钓鱼人梦寐以求的地方,10多年来从不让人钓鱼,今天怎么开恩了!永久水库距离我市120公里,距离我的家乡梅河口市10多公里,坐落在丘陵之间,库面有10多平方公里,由于建库2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