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perber&Wilson在他们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文中提出来的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础,它在语言学界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这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探讨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对交际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成功理解会话含义,进行成功的社会交际。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哲学家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以及塞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语言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其重要理论基础便是1986年美国语言学家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中提出的与交际、  相似文献   

3.
浅谈语篇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关联理论以其抽象的概括性与广泛的适用性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框架。语篇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解释,划时代地将认知与语用学研究结合起来。语篇关联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并建立了颇有解释力的关联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Sperber和Wilson在合著《关联性:交际和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中提出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以来,关联理论在中西方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一方面关联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另一方面也招致众多的批评和种种的误解。它的出现,影响到多个领域:语言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关联理论的潜在的广泛的解释力为  相似文献   

5.
于秀敏 《陕西教育》2007,(7):32-32,11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语言的语用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随着语用学的不断发展与认知科学的影响,语用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看待言语交际.Sperber 和 Wilson的关联理论就是其中有着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理论.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一直是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语言学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详细阐述和论证。本文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从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出发,详细剖析语言符号产生及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知语用基础和特点,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为探讨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更为深刻地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符号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学界,有些学者认为萨皮尔-沃尔夫的理论含糊其词,自相矛盾,先是提到语言决定思维和文化,又同时认为语言只是影响思维和文化。笔者认为,这只是理论的方法论问题,这种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极为相似,为后人在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上提供了很好的哲学理论基础。语言本体论的确立与超越历来是跨文化交际的热点论题,也为当今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8.
简论Grice的合作原则及其遵守与违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傲 《文教资料》2008,(18):46-48
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理论在如何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目的是解释人类言语交际的实现过程,该理论以其所具有的适应性、适用性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语言学界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合作原则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应用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体态语,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比起有声语言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历史却不长.上世纪50年代初,西方才有人对体态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80年代末我国语言学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的学者们在注重语言研究、分析的同时,也开始对体态语进行研究.可以说体态语之所以长期而广泛地为人们所运用和研究,就是因为它具有独到的交际功能,常常能显示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well的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关联理论被认为是从语用学角度解释话语标记语的有力理论支撑。考察关联理论与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发现关联理论在解释话语标记语时仍然存在不足。基于此,尝试运用语言顺应论对话语标记语well进行分析,指出在顺应论框架里话语标记语well是交际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在动态交际中相互顺应的选择,旨在突显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交际的手段和工具。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结合一定的语境。Grice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Sperber, Wilson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于此,从语用理解的角度比较英汉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衡量一个语篇是否连贯,既离不开对语言形式本身的分析,同时也离不开逻辑推理和对知识的记忆和调取等心理认知活动,因此,语篇连贯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心理认知现象。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了《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该书提出的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过程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理论,它要求人们对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结合认知心理学及语用动态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交际意图的概念范畴及其与意义的映射关系;并结合钱冠连先生所提出的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程式性语言中的观点,分析了在程式性语言中,人类是如何利用交际意图在认知层面上的形成、传递及阐释的动态认知过程束实现双方的交际的,从而提高我们在多种场合下利用语言的效率,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当代语言学界存在着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分野的看法,国内学者对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也有诸多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形式语言学研究语言形式,功能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交际意义和语用功能。本文将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区别以及今后的交流趋势。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际的手段和工具。人们使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结合一定的语境。Crice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Sperber,Wilson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于此,从语用理解的角度比较英汉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人们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日常交际范围,而对其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却较少关注。本文以认知和模糊语言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出发点,从认知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并提出模糊语言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认知环节,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学角度分析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人们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日常交际范围,而对其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却较少关注。本文以认知和模糊语言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出发点,从认知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并提出模糊语言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认知环节,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境是语言交际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合理与充分建构是成功交际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对语言学习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影音教材以其知识立体性、情景真实性、语境假设内化性及交际的动态模拟性实现了对动态认知语境的全息化建构。  相似文献   

19.
李淑康 《文教资料》2006,(31):172-173
相关理论是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一个重要语用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它首先把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指出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现和互相显现。本文试从认知环境的角度来探析它在相关理论中的作用,进而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随着社会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的建立、兴起和迅速发展 ,我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功能、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日益重视。学者们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语用规则、翻译、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等不同角度对交际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探讨 ,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并从语言交际的实际出发 ,指出语言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以及文化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学者们发现 ,只懂些语言 ,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 ,而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所以 ,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当前语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